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双双 《百科知识》2010,(20):17-18
在烟波浩渺的海洋上,一艘艘舰船往来航行。但因种种原因,人们会落水遇难。 人员落水以后,随时有可能被淹死。即使凭借救生器材漂游海面,生命仍要受到来自寒冷、高温、饥饿和干渴等的威胁。那么,人在海上遇难后应该怎样同恶劣的环境搏斗,以求得生存呢?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针对车辆落水后,车内人员生还概率低的现象,提出设计智能落水逃生装置的观点。在汽车被动安全领域起到有效提高落水车辆车内人员生还概率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落水事件频发,因此,本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乘用车落水多重逃生智能装置设计方案,通过对车辆内部硬件与软件的改装,实现第一时间检测车辆落水并示警、第一时间通过人机交互系统确认落水、第一时间打开适时的逃生通道,通过人机交互,科学有序指挥车内人员逃生,有效减少车辆落水后车内人员死亡概率。  相似文献   

3.
采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历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能分析我国不同纬度的星座状况,并在不同的可视环境内进行。采用两台BDS/GPS接收机接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范围内的系统定位数据,让数据快速的传输过来,并单独运用北斗卫星导航在全球环境下开展动态化的基线解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系统伪距双差的数学模型,使用MTLAB编制定位程序,对实测数据分别进行北斗、GPS单系统伪距双差基线解算,北斗/GPS双系统伪距双差基线解算。实现了分米级的北斗、GPS以及北斗/GPS短基线伪距差分定位。通过对结果分析和比较,验证了组合定位的优越性,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结论的正确性,并简要展开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市场上存在测量接收机高端低用的现状,制作了一套北斗导航定位集成模块。模块由北斗接收器(BN-280)和蓝牙、WIFI、GPRS三种不同的通讯模块组成。通过对目前常用的高精度测量型GPS接收机与自制北斗集成模块同时进行数据采集,经数据处理,利用单点定位数据和位置差分数据分别进行两种仪器测量精度比较、单点定位和位置差分精度比较,并分析其误差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综合表明,自制北斗导航定位集成模块,可以实现一般精度测量功能,并具有成本低、易携带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对高山、海洋、城市等室外环境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然而,当面临有建筑物遮挡的室内环境时,卫星导航定位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定位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人们对于室内高精度定位服务提出的更多需求,“羲和”系统应运而生。“羲和”系统是针对构建基于多系统融合的精确、泛在、智能化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的需求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该系统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项目。“羲和”系统基于北斗/GNSS、移动通信、广播和卫星通信等系统,提供室内导航信号和室外卫星导航增强信号,采用协同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大幅提高室外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有效解决卫星导航信号到达个人移动终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北斗系统应用的精细化和延伸,与北斗的结合将有力地带动北斗走进公众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迅速弥补单一北斗系统与GPS等系统竞争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导航定位功能,统筹北斗地面应用的密集跟踪站网,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为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的增强终端研制项目提供完整的应用规范、标准支撑,为北斗终端应用的高端低用思路建立地面基础设施。这不仅有利于对原有CORS系统的升级,和进行北斗/GPS的融合,而且还能提高CORS系统定位精度、可靠性,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在本地区进行应用,提高国土安全、测绘、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斗搜救系统在地震救灾、海上渔业、越野探险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小型化、低功耗的北斗搜救终端正在成为设计人员遇到的最主要技术挑战之一。本文利用PIC单片机对北斗搜救终端的电源进行管理,以延长搜救终端的使用时间,为成功搜救遇险人员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城市燃气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其本质是基于精准位置的地理信息时空中,对管网设施设备、人员等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识别与分析为管道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阐述了城镇燃气管道管理中对北斗精准定位全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事件:前不久有报道称,北斗地图App会在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一时间,北斗地图App将上线的消息形成刷屏之势。北斗系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北斗系统可以给电子地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但说成是"北斗地图"则容易引起误导。因为导航卫星只能提供定位,只有遥感卫星才能帮助生成地图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室外定位终端采用GPS定位及单一的通信方式,设计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监测一体化终端。本设计终端硬件方面以ARM 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集成了北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并保留多个扩展通信接口以便未来增加通信手段和应用于其他领域;软件方面进行了嵌入式系统和图形界面的移植和开发,开发了定位数据处理、收发通信以及多通道回传切换协议,并为了兼容终端的多通道回传方式,对监控中心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改进。最后,对终端进行了软硬件的联合调试,并结合车载监控系统对整个终端进行综合性测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7)
针对公路监测设备发生断电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和修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北斗+的公路设备通电状态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首先,当公路监测设备发生断电时,断电检测模块立即检测到该故障;然后触发北斗卫星定位装置获得设备地理位置;接着通过物联网信息传输装置将设备断电的相关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最后,监控人员在得知该处道路监测设备断电后,通知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此外,监控中心将收到的信息保存到中心数据库中,以备查询历史记录。此系统用于公路监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设备发生的断电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及修复,并实现断电相关信息的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以北斗导航系统为基础,利用北斗终端的实时定位功能,设计了一套精确空投系统,类似于美军的"联合精确空投系统(JPADS)"。可用于特定场景下的物资空投任务,尤其在某种客观条件制约下,人员车辆无法到达或GPS中断等情况下,如何避免人道救援空投物资从"天女散花"到"定点投送",精确空投系统成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地区的定位功能,其中包含了快速导航定位,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本文论述了借助于北斗系统的应急通信网的设想和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斗二代卫星服务亚太区域需要使用GEO卫星来增加可用卫星数的问题,文中对北斗GEO卫星的数量影响单历元基线解算效果进行了分析。利用依据高度角从大到小顺序逐个剔除北斗GEO卫星来仿真该卫星失效过程,对两条基线数据进行了定位解算,对比不同北斗GEO卫星失效数量对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的。结果表明:北斗GEO卫星失效数量与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呈负相关,即失效越多,固定率越低定位精度越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导航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家对北斗应用的大力推广,面对我国物流行业存在的回程车辆难以找到货源,发货方难以找到空闲运力,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以及物流车辆难以定位、难以调控的问题。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结合无线通信、Web GIS、Web Socket等技术,建立物流平台,提供物流车辆精确定位、车辆的统一调控管理、车辆跟踪、发货收货等功能,充分解决物流车辆管理问题,提高空闲资源利用率,推动北斗导航和物流行业的融合,提升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物料厂长期采用人工监管方式控制物料,存在很多管理漏洞,货车与铲车司机串通以次等物料价格装载上等物料,对物料厂带来经济损失,提出基于北斗高精度铲车轨迹识别技术,通过车载人机交互截面与无线局域网通信进行数据双向传输,通过集成电路卡控制,高精度铲车轨迹识别有效检测规范铲车司机行为,避免物料厂的损失。卫星定位技术日趋成熟,北斗定位成本适合一般民用设备,北斗定位精度不断提高,能够满足车辆轨迹识别需要。  相似文献   

18.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定位服务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形成的高科技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定位、导航服务,即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来完成对各种目标的定位、导航以及监测和管理服务,是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本文主要从北斗兼容GPS+GLONASS的定位系统出发,对比单GPS的定位效果,从而论证多系统的优势,实验表明在内外符合以及RTK初始化时间上,北斗兼容GPS+GLONASS相比单GPS系统明显占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装备保障指挥的军事需求,分析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MGIS的功能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MGIS的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法,将计算机技术、MGIS、北斗卫星定位通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装备保障指挥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需求的进步,机器人技术迅速普及,农业的智能化将会是农业机械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国家智能化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和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机器人,北斗系统将帮助机器人产生定位和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