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比如: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盐渍土最集中地区来兴建一些大型的岩土工程是一项费时、费力且存在极大施工风险的事。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北地区岩土工程正在迅速发展,在有关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上取得较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几种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盐渍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其组成中的氯化盐、硫酸盐常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造成盐渍土工程的翻浆、盐胀、溶陷等工程病害。针对阿拉尔盐渍土特点,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分析确定其土壤的性质,并针对盐渍土的这些性质,建设阿拉尔地区盐渍土中离子含量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环境多样的国家,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软土地基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分布范围也很广。这种不良地基的存在给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尤其是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更是给工程质量、效益带来严重困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对不良地基土加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先进的加固处理新技术,高喷灌浆技术便是目前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本文就这一技术的原理和施工工艺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它在公路地基施工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蒋亚 《中国科技信息》2023,(20):143-147
<正>本文针对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铁路复合地基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滨海相软土地基加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长期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铁路复合地基动应力响应的研究建议。在新基建下的铁路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和既有铁路提质增效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地基土层主要由高含水量、大孔隙比软土组成,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大的沉降和液化风险,给铁路基础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采取复合地基成桩的方法,即在软土地层上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通过复合地基充分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成为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确保苏北滨海相软土地区铁路复合地基加固工程的质量,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际高能级强夯置换工程实例,本文对强夯置换施工在某深厚填土地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夯后检测,采用18000 kN能级的强夯置换复合工艺可使场地地基土检测深度范围内置换墩墩点位置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50kPa,置换墩墩间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0 kPa,地基土复合压缩模量达到20 MPa,地基处理深度达到8 m~12 m,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地基均匀性,可给类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基作为水利工程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体技术的革新,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和完善。如果在水利工程中出现不良地基,不仅工程中水管开裂,还会造成崩塌现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伤害,当地基问题进行处理时,则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极为复杂的处理问题。所以,面对水利工程中的不良地基的处理,一定要将方法优化并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使不良地基得到良好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刘飞 《科技风》2013,(21):134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承载力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将给工程的稳定性带来很大隐患。在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中,一旦遇到软土地基,因其承载力不足,必将对工程整体的稳定性构成很大威胁。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夯实、置换、排水固结、加筋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以改善地基土的剪切性、压缩性、振动性和特殊地基的特征,使之满足上部拟建工程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及方法快速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时新疆北部地区盐渍土分布广的辕占',对其溶陷工程特性进行简单分析,了解分布范围、主要影响因素、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危害及影响,从而提出较为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多项施工技术的创新进步,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其地基的施工程序以及各项处理技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地基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后续施工的安全性,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地基工程中的各类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那么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很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在水利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处理技术,严格遵守标准流程和工序,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8)
我国国土的西南、中南、华东等地区广泛存在着岩溶地质,岩溶地质给桥梁等工程的建设带来很多困难。在岩溶地区建设桥梁时如果没有做好桥梁基础的处理工作就会引发桥梁基础沉降甚至是坍陷事故,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基础处理。桩基础是处理桥梁岩溶地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应该采用哪种桩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应用桩基础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交通道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公路施工中遇到的地质情况更加复杂多变,这无疑给公路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其中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的处理就是需要重点研究探索的课题之一,众所周知,软土地基中土壤的含水量较高,渗透性较弱,给工程地基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特殊的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有效治理。在此背景下,作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就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接着例举了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推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挤密砂桩作为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处理深层松砂、杂填土和黏土粒含量不高的黏性土。近年来随着砂桩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挤密砂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在南汇花园住宅小区建设中,根据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作为科技研发项目,采用振动沉管挤密砂桩施工工艺加固软弱地基,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生产方法与制作,详细分析了其轻质性、高流动性、自立性、高强性等力学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利用其特殊性能,作为良好填料在减轻路基自重、处理路堤地基、拓宽道路、解决桥台跳车问题等工程实践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叶青 《科技风》2014,(6):180-180
本文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基土特点和处理技术为出发点,对目前高速公路地基土处理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做了详细分析,针对高速公路地基土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建在经济发展十分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湖泊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层大多都是淤泥、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土和淤泥混砂层,它们属于饱和的正常压密软粘土。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的一些施工经验,提出了一些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方法,提高地基强度.  相似文献   

17.
苏迎社  陈林 《科技通报》2012,28(2):143-145
根据对挤密桩和CFG桩作用机理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先挤密地基土,后施工CFG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并通过复合地基检测结果的评价,表明了该设计方法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技术先进的优点,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介绍了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瑞利波法等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法在强夯处理地基检测中的优缺点,论述了强夯地基检测先采用瑞利波法检查场地的均匀性再采用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检验场地土的承载力等工程性质指标以及检验经瑞利波法检测的场地薄弱位置的土的工程性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综合检测方法;分析了粘性素填土强夯地基工程力学性质的场地分布的复合地基特征,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粘性素填土土强夯地基承载力按复合地基进行评价,及夯点下土按硬壳层、有效加固层及影响层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能为强夯地基的检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载荷试验和路基下桩、土应力测试,采用现场实测分析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承载性。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路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沉降观测实验研究,按沉降观测结果预测路基工后沉降,为铺轨提供时间参考、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论证了水泥土挤密桩作为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水工建筑由于其建设环境的特殊性,经常需要在淤泥、粉土、砂砾石层等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深层搅拌法应用于水工建筑地基处理中具有很多优点,能够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带来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水工建筑地基处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深层搅拌法的应用,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