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积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入流行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育人内涵。可以通过“培育爱国情怀,挖掘精神内核;彰显时代背景,体现教育意义;重视纵横对比,突出爱国主题”的方式有选择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2.
从流行音乐鉴赏课谈高职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对于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发挥着积极而卓有成效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智力,增强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纯鉴赏课程似乎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高职学生,尤其是表演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让高职学生从音乐教育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养分,如何让音乐教育与“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统一,流行音乐鉴赏课程是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梁苇 《中国教师》2009,(Z1):348-349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我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5.
中学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音乐的感觉能力,通过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流行音乐以其浓烈的时代气息,通俗上口的旋律更容易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将有助于中学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改革刍议□罗开菊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我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去...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音乐教育中利用音乐本身所蕴涵的育人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气质、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逐渐建立起高尚完美的人格。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愉悦性等特点,在情感之中、趣味之中、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8.
郑惠 《教育》2013,(9):56
美的教育,就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一个个音乐家,也不是要让学生学会几种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并创造音乐,进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成为一个全面  相似文献   

9.
奚霞 《成才之路》2013,(23):58-5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陶冶高尚的情操,是音乐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薛晓雯 《小学生》2012,(8):47-4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现在,成长记录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音乐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和使用成长记录袋,让成长记录袋在音乐学习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从中有所受益;要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的音乐教育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需要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3.
李娟 《辽宁教育》2018,(1):87-88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格构建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具有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音乐的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欣赏教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劳逸结合,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前者可叫做高等音乐教育,后者则称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  相似文献   

15.
刘繁育 《考试周刊》2014,(38):178-178
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例,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以感受音乐、激发兴趣为主.  相似文献   

17.
夏明星 《教师》2011,(33):118-118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相对而言,由于条件、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组建合唱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培养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理论传授,而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一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相对而言,由于条件、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组建合唱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