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播发射射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信号冲突会对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广播发射射频系统不能稳定的运行,广播不能够正常传播信息。首先对广播发射射频系统出现信号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相关理论提出新型的预防射频系统出现信号冲突的算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捎带检测技术预先对信号的间隙进行调节,进而减少出现空闲间隙,消除信号冲突现象。并对该算法实施仿真验证的研究,最终结果发现,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广播发射射频系统的传输,保证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完整性与不间断性。  相似文献   

2.
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方式,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发射部分的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发射线圈,通过磁环电感、场效应管将电能发送出去。接收部分包括接收线圈和滤波整流电路,线圈将能量转换为交流信号,通过滤波整流转换为可以供负载利用的直流电,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采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传输距离更有优势,且具有无敏感的方向性、无辐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在射频前端系统中,滤波器通常位于发射机天线的前级以滤除发射链路中的杂散信号,或者位于接收机天线的后级以抑制接收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为了满足无线终端的多制式和多频段,可重构射频前端结构被提出,其中可调微波滤波器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分支。可调滤波器技术是指通过某种特定元件的调谐,改变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射频带宽或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一套无线供电装置,对装置的发射单元电路、耦合线圈与LC振荡电路以及接收单元电路进行设计,进行系统频率、线圈不同绕制方式的传输效果以及工作稳定性测试.利用该装置,可稳定地对小型直流设备进行无线供电.  相似文献   

5.
刘新竹 《科技通报》2015,(2):85-87,91
设计了一种小功率强磁耦合全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系统由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耦合模块、高频整流滤波等组成。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在1MHz固定频率下自谐振,可以对间距70 cm范围内的负载提供能量。通过实验分析了电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参数包括两谐振线圈间的系统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在水平错位时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谐振线圈空间距离D对功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调制模拟信号语音通信系统 红外语音通信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红外语音通信系统采用模拟通讯技术。语音信号采用φ3.5mm的音频插孔线路输入,经过前置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红外发射电路进行调制以及发射。中继转发装置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改变传输方向,再次对信号进行调制和发射。最终由红外接收电路接收语音信号进行解调,然后送至音频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最后经过功率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再次放大后,送入耳机或喇叭播放。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8)
信息技术日渐普及,与之伴随的广播发射也提升了原先的水准。广播发射配备的射频系统应能发射信号并且接纳返回信号,但发射进程中不可避免各时段的信号冲突。发射信号彼此的冲突干扰了稳定发射,应当妥善消除这种干扰。对于此,采纳捎带检测以此来预设最佳的信号间隔,缩小空闲的时隙。消除冲突的信号,从根本上提升了信号传输的实效,维持了完整且连续的射频发射。  相似文献   

8.
王昊 《金秋科苑》2011,(24):170-170,172
近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作为无线接入通信方式中的一种。在无线信道中,如何利用新技术在不牺牲功率和误码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信道容量,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可广泛应用于遥控、报警、遥测等领域。采用射频收发器件设计射频收发器是一种重要的实现近距离信息传输的方式。本文基于英飞凌公司的射频收发器TDA5255和XC866单片机设计一个射频收发器,实现了信息传输。对于己知序列的接收信号,可以通过低功率发射,方法简单、运算量小、易于实现;对于未知训练序列的接收信号,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运算量减小,但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发了一种直放式载波信息接收机,主要用于从空中接收中波广播载波信号,其特点是接收天线磁棒线圈采用独特的密绕方式,对接收到的载波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可得出载波功率大小、调制度和频率信息,真实反映空中载波情况,其优点是在发射天线附近、在功率相差10倍、频率差只有45k Hz的两个同时播出的载波中接收都不串台,为无线监测载波提供准确的载波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一般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设计为对称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称结构很难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对称结构限制其应用的扩展。本文以磁耦合谐振等效电路为基础,推导出不对称结构下的匹配条件。为不对称结构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线圈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无线遥控发射电路及编码芯片PT2262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单片机对无线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原理,给出了应用程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频调谐器芯片TDA6509作为系统发射,接收端的核心器件,该芯片采用PLL锁相环实现信号的调谐、混频、中频放大、滤波.系统通过发射,接收电路完成语音信号的发射/接收功能.发射端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选台.接收端除了TDA6509还采用窄带芯片MC3356作为核心器件完成混频、中放和解调,完成对发射端所发射信号的接收.接收段采用拨码开关设定原始频道.整个系统采用电池组供电,可以实现多频道单呼和群呼功能,且一个频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和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3.
1系统模型本文中我们考虑了一个具有n个发射和m个接收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在每个时隙t,信号cti,i=1,2,…,n从n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且所有的信号都有相同的发射周期T。在这里我们假设发射的信号是空时分组码。每个接收天线接收  相似文献   

14.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为了实现远距离识别目的,除采用不同天线结构外,必须在射频ASIC与天线之间加入射频功率放大器,使得发射到空间的射频信号足够强,从而为无源电子标签提供足够能量来完成远距离识别。首先介绍了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基础,然后设计出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形式及其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红外传感器控制的发射与接受电路设计自动水龙头的原理及设计方案,电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节能,它采用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发射与接收是一体化的,当人或物靠近时,自动产生控制信号继电器动作,使电磁阀得电吸合放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7)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生活的质量,电视行业作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电视因其节目数量多、图像质量好、接收稳定而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同时人们对数字电视的信号质量有更高要求,相关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直接影响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发射与接收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及技术能效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文章设计了一种实用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线圈将电能以无线方式传输。系统包括高频振荡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发射和接收线圈、高频整流滤波电路,经过实验控制变量法优化后,确定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应参数,实现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8.
移动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移动机器人要实现避障的基本功能,需在机体内安装传感测距装置以控制与障碍物的距离。针对当前用于机器人避障的测距装置易受到电磁干扰、体积大、测距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用于智能机器人避障的激光测距仪设计。首先依据激光脉冲测距原理,设计了以信号调制器、激光器和光学发射接收系统为核心模块的测距仪系统硬件结构;在云计算环境下基于云端的超强运算能力,对高频激光回波信号脉冲计数,并提取激光器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实现对机器人和障碍物之间距离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激光测距仪设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仍能够将测量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孙春茂 《科技风》2013,(10):127
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业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促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迅猛的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接受信号都离小开发射天线、电视台发射、调频广播等也必不可少,这些有利于广播电视接收信号能力的提高,更对广电工程的天线设计、参数设置和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在广播电视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为例,着重地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概况、特征、要求以及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机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装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产生高频信号,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的信号经过整流滤波后供给负载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