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黎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31+145-231,145
库岸边坡的稳定往往与水位上涨有密切关系,随着库区水位上升,除了降低岩土体的弹性模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外,还将增大坡体的容重,从而降低边坡的抗滑力及稳定性。同时库岸边坡在地震的作用下,就会加剧边坡失稳和破坏。基于此,以一典型边坡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边坡水位升降前后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水位上升坡体饱和时边坡的稳定性降低;②地震作用下饱和坡体的稳定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西藏某水库库区岸坡变形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变形体稳定性计算实际模型和假设模型,确定了数值模拟计算参数。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和研究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变形体实际模型和假设模型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得出不管岸坡变形体内有无砂壤土夹层,潜在滑体的安全系数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潜在滑体安全系数变化与模拟水库运行期不成简单的对应关系,不管水库蓄水与否,砂壤土夹层均导致岸坡变形体安全系数降低约0.08,库水位接近正常蓄水位时变形体上潜在滑体安全系数接近最小值,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农村水库库水涨落诱发的山体建筑滑坡危险性加大,而且会危机水库边缘居民安全。对此,提出农村水库库水涨落诱发山体建筑滑坡动力耦合预测方法。农村水库库水水位涨落变化容易造成山体建筑滑坡、引发库区发生危险,因此对水库边缘进行渗流场的分析,得出了水库边缘渗透场的有限元分析参数方程,设计了水库边缘水位动力增量载荷位移响应比预测模型,对水库边缘稳定性受库水水位涨落的影响进行动力耦合预测分析。实验证明,运用改进方法能够对农村水库边缘的稳定性进行有效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库区滑坡在库水位骤降作用下渗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应用GeoStudio有限元模拟库水位骤降而产生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分析滑坡渗流场的变化情况,分析库水位骤降对地下水渗流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库水位升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某典型库岸边坡为工程实例,采用GEO5岩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毕肖普法和瑞典法分析了水位由0米涨至12米时边坡稳定系数的变化状况。通过分析表明:随着水位升高坡体的稳定性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水位升高过程中毕肖普法最小安全系数比瑞典法的最小安全系数大。水位升高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为水位升高对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设计、施工及加固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梅其岳 《科技通报》2000,16(5):375-378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库水位频繁涨落,日变幅大,对岸坡的稳定有更高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解决孔隙压力消散问题对岸坡的稳定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岸坡排水孔的排水效果,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孔隙压力消散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结合,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实践证明,电站运行效果良好,工程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水库蓄水改变了岸坡内部渗流场,加之其它诱发因素,综合导致库区岸坡产生塌岸现象。通过分析库区岸坡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多种塌岸预测方法后,选用两段法对复杂地层堆积体塌岸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段法可简便快捷地求得塌岸宽度和塌岸方量,并依据本次塌岸预测结果,对复杂地层堆积体今后的变形发展趋势给出了预测。此外,为减小预测误差,在条件允许的情下,建议通过卡丘金法、佐洛塔廖夫法等其它预测方法加以验证,以进一步确保塌岸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李志华 《内江科技》2008,29(1):52-52,128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是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论证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屈×镇岸坡基本工程地质特征,运用传递系数法,分析计算库岸在不同库水位及其变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三峡库区危害性最大的地质灾害,而水库型滑坡在三峡库区占极大比重,约60%的水库型滑坡发生在库水骤降期,40%发生在水位上升期。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例,结合多年的专业监测数据,对阶跃型变形退水滞后型滑坡诱发机制进行分析,运用Geo—Studio进行稳定性模拟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退水滞后型滑坡因其坡体渗透性差,库水快速消落时,由于正落差的存在形成了指向坡体外侧的渗透力,不利于坡体稳定,易诱使滑坡失稳;库水消落速率越大,则滑坡的稳定性越差,当以较大消落速率工况2、3、4运行时,白家包滑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汪建伟 《科技风》2014,(8):78-79
安康水库系汉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建成后,库区范围内天然河道及邻近坡面被淹没,产、汇流规律发生明显变化。诸多差异的结症所在就是建库后坝址以上128公里长度的库区形成了一个水面宽广的人工湖泊,改变了原来河道的水文特性。现就与安康防汛关系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水库形成后,由于蓄水原因,库区水文动态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比如岸坡再造,水库浸没等。综合上述问题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运用"两段法"、"卡楚金公式"图解法对溪洛渡库区大湾子左岸桥头进行塌岸预测。  相似文献   

12.
某码头堆场两面临湖,系水中填土而成,其岸坡稳定性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由于施工速度较快,雨水的影响及填土以下残留的淤泥受剪切,导致坡面开裂,岸坡整体滑移。为了控制滑坡,杜绝隐患,我们对施工期的岸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取了反压棱体的护岸措施进行加固,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的水文地质因素,降雨、地下水、不同的岩性赋水状态、库区水位变化、涌浪、采矿活动均影响或加剧库区滑坡。根据诱发滑坡的水文地质因素,提出了水文地质方向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库大坝运行60多年以来,水位变化区坝址上游风化岩石岸坡也是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但风化岩石崩岸滑坡,必将形成对泄水底孔的堵塞,从而严重影响水库宣泄洪水,排除库内泥沙。为了使大坝达到防洪排沙的逾期效果,对风化岩石岸的处理势在必行,经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库大坝运行60多年以来,水位变化区坝址上游风化岩石岸坡也是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但风化岩石崩岸滑坡,必将形成对泄水底孔的堵塞,从而严重影响水库宣泄洪水,排除库内泥沙.为了使大坝达到防洪排沙的逾期效果,对风化岩石岸的处理势在必行,经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概况 (一)地形地质条件 丙巷河水库坝址区河谷为“V”字型峡谷,岸坡陡,左岸坡度40~50°,右岸约50°,河床高程1214~1224m,河床宽12~15m,冲积层砂卵砾石厚0.5~3.5m,正常高水位1289m以上为泥岩,正常高水位以下为各类片岩。坝肩两岸基岩出露,岩层倾向上游偏左岸,倾角60~67°,坝址区无大的断层通过,岸坡较稳定。片岩岩体内有火  相似文献   

17.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在上游形成库区,松下12km至松下70km区段的库区航标由于库区水位的变化频繁水流对航标基座底部软土产生冲刷以及基座底部的土壤在水中长期浸泡变软致使航标基座因为不均匀沉降产生倾斜和开裂变形。另外有些航标基座因为开江和封江冰排对航标基座的撞击发生冰损破坏。需要对库区航标基座进行改造,保证其发挥助航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水位变化作为湖泊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动态反映,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自然变化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过去100多年水位表现出较大的年内、年际和多年变化。贝加尔湖水位变化与入湖径流量变化密切相关,与贝加尔湖最大支流色楞格河的径流量变化较为一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对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变暖条件下耕地面积扩张和灌溉用水增加导致贝加尔湖流域用水增加,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另一方面,1958年伊尔库茨克水电站投入运营之后,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受到了安加拉河水位顶托的影响。在下游水电站人为调控影响下,贝加尔湖年平均水位升高,年内水位波动幅度增加,年最低和最高水位出现日期推迟。地处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敏感区的贝加尔湖,其水位变化对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因此,探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贝加尔湖的水位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软粘土中土钉支护基坑隆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钉支护失败,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软弱土层基坑底部发生隆起破坏。将圆弧滑动假设运用到土钉支护基坑隆起验算中,利用程序计算研究了基坑隆起的影响冈素,认为坡率陡缓和平台宽度大小对基坑抗隆安全系数有重要影响。提出在土钉支护设计计算中应定量考虑基坑隆起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水库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蓄水、拦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若当地出现旱情时,也可以通过将水库中所储存的水排放出去,以缓解旱情。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若在放水时出现水库水位骤降的现象时,会对水利大坝坝坡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减少水库水位骤降对坝坡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就必须要对其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并设计合理的水位下降速率,以保证水利工程水库坝坡的稳定性。以下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