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MICAPS高空探测资料(500hpa、700hpa、850hpa)、地面实况资料、雷达探测资料等,结合天气背景分析,对2015年4月4日-7日遂宁机场出现的强寒潮天气过程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寒潮天气预报服务以及对飞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寒潮属于典型的倒"Ω"流型、"横槽转竖"型,地面冷高压在500hpa引导气流作用下东移南压本次寒潮爆发的主要因素。此次寒潮的预报,EC数值预报产品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NCEP/NCAR、JRA-55、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遂宁至广汉航段一次飞机积冰个例的天气系统、环流形势、温度、水汽含量、水汽输送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积冰个例是槽前水汽充足导致的,空中存在稳定的逆温层和水汽在近地面辐合为积冰产生提供有利条件。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短途飞行训练中积冰个例进行数值分析时,采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更为合适,且对短途中低空通航飞行训练的积冰预报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1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17年2月20-21日发生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次暴雪天气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槽一脊、低层切边线、高空槽、地面倒槽、低空急流等是引发本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700hpa位置处,南海水汽被低空急流持续输送至河套上空,为本次暴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河套地区存在着显著的西南水汽输送通道其最大值为6×10~(-5)g/(cm·hpa·s)~(-1),为本次暴雪天气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河套地区位于700hpa偏南风急流的左前方及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形势,既为暴雪过程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也具有一定的能量、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恶劣天气是影响飞机正常起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影响飞行的所有正常性因素里,天气可以占到七至八成。大风、暴雨、雷电、冰雪、多云等都会给飞行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轻则颠簸,重则机毁人亡。只有全面分析恶劣天气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的应对,减少飞行事故。本文介绍了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保障飞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延吉机场气象台预报室在2020年春运保障专项学习时,把冬春降雪预报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回顾2007年3月4日04时到6日13时,延吉机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降水时间最长、降水量最大、降水相态变化较多的暴雪天气。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数值预报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发展、急流配置、能量条件、水汽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了解延吉地区的这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是由高空南北槽合并与地面黄河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的结果,暴雪形成的动力机制是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相配置导致的强上升运动,以及中低层深厚的正涡度的产生和维持。水汽来源是由700 hpa偏南低空急流携带东海和南海两个源地的充沛水汽抵达东北地区。强降水落区与850 h Pa正涡度和200 h Pa正散度大值区相一致。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有利于中尺度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雷暴是伴随有不同种类天气现象的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中,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雷电、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严重威胁着航空飞行安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雷暴天气识别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雷暴天气下航空飞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500hpa高空环流特征、物理量场、上空水汽和云图演变特征,结合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特征,对2014年3月19~23日拉萨、墨竹工卡等地明显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亚欧500hpa天气环流特征场和各个物理量场的分析表明2006年8月中旬开始我区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两高之间切变线的影响和有两个水汽通道西南-东北向和东南-西北向的输送,对应的前期西部相对湿度较大,中后期中东部相对湿度大,相应的低涡气旋的发展也是自西向东.  相似文献   

9.
通过亚欧500hpa天气环流特征场和各个物理量场的分析表明:2006年8月中旬开始我区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两高之间切变线的影响和有两个水汽通道西南一东北向和东南一西北向的输送,对应的前期西部相对湿度较大,中后期中东部相对湿度大,相应的低涡气旋的发展也是自西向东。  相似文献   

10.
<正>民航训练学校主要以CCAR141部驾驶学校为主,向121部运输航空公司培养运输飞行员,训练飞行是培养成熟运输飞行员的初始阶段,以真实的飞行练习为主,很多方面都和运输类机场存在着较大差异,除了机型、飞行性质、机场等硬件设施等外,空中规则、指挥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飞行过程中具有科目随意性强、跑道起降频繁、飞行员易出错等  相似文献   

11.
机场通信导航设备防雷电保护是飞机安全飞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机场通信中潜在的雷电安全隐患问题选行分析,探讨了机场通信导航台的工作环境和雷电种类,阐述了机场通信导航防雷电的外部和内部防护技术,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未来机场通信导航设备雷电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7年2月20日至21日咸阳机场经历了一次大风及降雪天气过程,利用机场的观测记录,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实况场及天气图等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的相关气象要素和天气演变过程进行严密的监视分析。通过分析旨在发现冷空气回流降雪成因和动力、水汽、锋面等触发条件等因素,为咸阳机场提供当地降雪特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电时刻伴随着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与火灾、电气等其它事故一样,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往往还会使整个系统甚至整个公司造成停产,带来的损失更大。为了减少雷电对高原机场的导航、通信、弱电系统及站坪照明设备等的影响,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行及飞行安全,因此对于机场的防雷技术及气象设备的防雷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原机场的雷电特点,以及防雷要求,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资料,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关物理量诊断、数值预报的检验等分析,发现此次拉萨暴雨天气过程在经向型较大的环流背景和500hpa低涡切变影响下产生的。中高纬度地区较大的经向环流形势,有利于的冷空气侵入高原,而孟加拉湾热带地区的热带低值系统的活跃及暖湿气流的输送给拉萨地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高原中东部天气尺度的西风槽尾的切变线给拉萨地区水汽的底层辐合上升提供了较强的动力条件。拉萨站处在切变线东南侧,地面辐合、高空辐散,高温高湿,对流云系前沿等有力的天气形势下,导致暴雨天气过程拉萨单站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高温高湿区,高层存在干冷区,这种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发展,而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上升运动,从而导致强降水的发生。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的要素变化分析,有助于开展对单站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能见度给民航经济效益和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据中国民航统计,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一般占总延误次数的70%。针对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在民航界对低能见度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和低能见度对航商用航空影响三个方面。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宋立新、王银钢在《人工观测和器测  相似文献   

16.
在航空运输中,天气始终关系着航空飞行的正常与安全,特别是复杂天气更直接威胁着飞行安全。航班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切身利益及民航事业的工作效率,为此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复杂天气,尽量减少天气原因对航班造成的影响。据统计,天气原因仍是导致民航航班放行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机场的飞行延误事件中,天气原因占45%,其中可避免的天气原因占21%。尽管助航设施和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不利天气条件对飞行的制约会有所减小,但对于一定气候环境和气象条件的机场来说,短时的不利天气即可严重影响航班起降。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9)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卫星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7月22日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形势,高原低槽东移南下同地面冷空气共同配合为强雷雨天气提供了有利天气形势。强雷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低槽、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急流、孟加拉湾低值系统。南海同孟加拉湾水汽在东南亚汇集,建立一条水汽输送带延伸至成都机场附近,副热带高压向西边延伸,同时500h Pa同700h Pa水汽输送带大体上保持耦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西北冷空气入侵到成都机场,与西南暖湿气流配合,再加上高能高湿物理环境,促进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0—2009年遂宁机场出现的初雷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初雷的气候特征,并对其具体的预报做出经验技术总结,结果表明:近20年遂宁机场出现的初雷大多出现在月下旬到4月中旬,初雷持续时间大多在1小时以内,且强度较弱;引起初雷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面和槽;初雷发生前三天的气温一般较常年显著偏高,日较差偏大;T213的垂直速度预报产品对初雷预报有较强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达 《科技风》2014,(24):17-17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飞行安全作为航空事业的重要基础,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天气因素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雷暴天气对飞行安全具有极大的考验。因此,加强对雷暴天气对安全飞行影响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雷暴天气分析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为我国航空安全飞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20年8月14日西藏拉萨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期间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500hpa高度场上系统生成,地面上出现增温降压,配合高空槽过境,造成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形成强降水过程得到了有利的影响系统,拉萨站水汽通量值较高;垂直速度存在一个-0.6Pa·s-1的上升运动中心,水汽和动力条件都很有利;雷达产品上,拉萨站上空回波最强值达到了65dBz,回波顶高达到9km,对流发展旺盛,垂直风切变上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FY-2F卫星云图TBB分布反映出降水期间有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发展,有利于TBB值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