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2.
傅安妮  陆韵 《四川教育》2023,(24):6-7+13
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严重缺失这一困境,从“推进城乡携手,助力院校结对帮扶”“优化课后服务,开发乡村特色课程“”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多元教育服务”三方面着手,着力补偿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同时“,助人自助”终极目标的实现须从三方面助推家庭文化资本的自主创生:强化优秀品质,激活儿童发展潜能;汇聚多方力量,助推文化资本积累;提高监护人素质,改善隔代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缺位、家庭结构断层或缺失,致使亲子游戏缺失。监护人对儿童游戏价值认同的匮乏,对待儿童游戏以及与儿童游戏的互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封闭性。网络游戏渗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剥夺了儿童亲近自然和参与群体活动的机会。农村留守儿童游戏阙失现象亟待解决,需要重视调节父母行为,促进亲子亲合;调节监护理念,呵护童心世界;调节环境变量,赋予灵性生活。  相似文献   

4.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亲子分离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采用S-I问卷对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进行测试.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差异显著,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一年内相处时间越少,孩子不安全感倾向的可能性则越大;隔代教养和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显著好于寄养儿童.结论:亲子分离后,亲子相处时间和替代养育方式显著影响着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并对社会变迁背后的发展主义思维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学院学报》2015,(7):17-25
经济大发展带来的人口大流动使"留守儿童"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城市文化的"入侵"和乡村文化重构的滞后在导致乡村文化教育功能式微的同时加剧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化":文化异质化导致留守儿童对乡村文化产生抵触心理;人口空心化导致留守儿童权益的弱化和教育的难以为继;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加剧留守儿童对乡村文化的排斥心理;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多元化严重冲击乡村文化秩序。基于此,改善乡村人口结构,重构乡村本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推动乡村教育再回归,不仅有利于乡村本土文化的复归,更有利于矫正留守的儿童偏差行为,为留守儿童建构起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2):13-14
现如今,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很多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很多乡村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来增加家庭的收入来源,使得很多乡村儿童逐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培养与爱护,在身体、心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乡村儿童生活与教育现状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对乡村儿童学习现状的具体分析,引导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关注乡村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共同努力来帮助乡村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与成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推动农村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关文明 《人民教育》2021,(3):115-1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年轻夫妇外出务工,多数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生活和父母关爱,关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等品格养成更是留守儿童的奢望。在广大农村地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开展劳动教育成为乡村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校的应有之义。安徽省太和县三堂镇中心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和农村劳动教育资源,突出劳动育人价值导向,因地制宜开展校本劳动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97-198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把子女留给老人,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些留守儿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与父母相见。儿童时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长期缺位给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价值观、心理、教育、生活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进而引起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现状的研究,对绘画治疗在留守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中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如何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问题,是乡村振兴阶段面临的新挑战.对当下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一心双环"的新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激活乡村教育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渭南为例,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与经济相对落后的矛盾、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冲击、教育经费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父母教育职责的弱化乃至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党和政府及社会、学校、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中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职责,才能标本兼治,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趋呈现繁荣的景象,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对于一些生活水平较低的城乡地区而言,若想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证生活质量就必须"走出去",很多城乡地区儿童的父母为了家里的生计选择外出打工,从而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本文就家庭、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留守儿童更好的关爱与呵护,从而让他们在最需要关怀的年龄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学习自律、人际支持上,有着较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对父母外出表示理解;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城乡二元壁垒、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生存状态、心理发展、教育状况等方面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工》2010,(10):33-33
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大背景下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异,城市学校越建越大,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厚,学生越来越多,而乡村学校却越来越“小”,教师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学校、留守教师、留守儿童成了一种必然的阵痛与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问题自从2004年以来得到广泛关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探索进行了很多。本研究选择了河南省信阳市附近某农村的一名教师教导留守儿童的经历,描述了调查研究全过程,分析了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状况,以阐明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严重性。最后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在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补偿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试图探索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补偿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途径,期冀能够对教育者有所启示,对留守儿童有切实帮助。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全面深入,城镇下岗人数以及农村的劳动力剩余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进城打工。因此,一批新的群体由此产生,那就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越来越多的儿童缺少的是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细心地指导,导致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以及身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关爱这些留守的儿童,班主任就要肩负起更重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7.
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其农村父职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66名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及其中28名留守儿童信件和日记的分析,探讨了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农村的父职角色.认为父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较强烈.农村父职角色主要包括:承担经济责任、养家糊口,给家庭成员予以心理支持,在学习上给儿童予以辅导和督促,这是儿童力量、安全感、自信心的来源,有助于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2219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堪忧,不同安全感水平下心理健康差异显著;(2)生活事件、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3)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4)安全感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留守处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安全感在留守处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积极实践情境教育,跳出对“情境教育”的狭隘认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类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力缺失的问题,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真实情境,给孩子一双慧眼;抓住契机情境,给孩子一双慧耳;巧设课堂情境,给孩子一颗慧心。乡村语文教师要当好一个称职的“农夫”,让情境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