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文 《科教文汇》2011,(33):59-60
机械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在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中,引入Pro/Engineer软件进行机构仿真能够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机械原理这门课程。本文首先介绍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引入三维CAE运动仿真的重要性,其次简介Pro/Engineer Mechanism模块的主要功能和机构运动学的工作流程,最后介绍在教学中如何运用Mechanism模块建立连杆机构的装配模型、进行仿真运动分析和获得运动轨迹和包络图等相关数据。实践证明,在机械原理教学中引入Pro/Engineer Mechanism模块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优化机构、提升机构运行可靠性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通信原理课程特点,将System View仿真软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该软件能方便地建立各式通信系统模型,使教师可以直观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陈磐  朱红霞 《科教文汇》2023,(21):82-85
基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和抽象性强、难度比较高的特点,提出以机械位移系统为典型实例,建立基于机械位移系统的项目式驱动教学改革。通过项目化实践提高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甘锋 《科教文汇》2012,(25):37-39
理论性网络课程学习难度大,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根据"政治学原理"设计与开发经验,基于现代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五个环节之中贯穿"三个统一"的课程核心理念,探索理论性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Matlab在通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通信类课程理论性强、直观性差、趣味性差、学生学习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MATLAB可视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并分别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为倒,给出了应用MATLAB进行教学的案例.通过应用MATLAB分析和仿真,得到了直观的可视化教学内容.不仅减少了对通信硬件设备的依赖,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
电路原理实验课程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性强、过程枯燥、不易于直观理解等缺点,从而使学生对实验课程缺乏主观积极性、能动性及创造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电路原理实验课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结合国外先进的DCL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电路原理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有效地增强了电路原理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地提高了电路原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方法抽象,学习过程容易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从课堂和实验两个教学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手段。从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分层次实验课程的开设等方面入手,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实践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培养学生采用控制论方法对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展示"信息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与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分析并设计基于MATLAB的信息编码软件仿真系统。以通信工程信息处理理论中的信源编码为主线,建立容易理解且容易操作的模块式仿真教学平台。采用MATLAB中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操作按钮和输入文本等界面,通过软件编程可以实现信源压缩编码方法中的香农信息编码、离散费诺编码和霍夫曼最佳编码以及连续信源编码方法中的均匀信息编码与非均匀量化编码。实验系统的工作参数可以人工调整,根据参数的不同自动发生变化,方便学生全面观察通信系统工作过程。该仿真系统不仅能模拟信源、信道等各个部分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还能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0)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编程能力弱,传统实验箱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为改善该现状,对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精心设计通信系统案例,利用SystemView的模块可视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表明,所提出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中提高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重视对单片机应用性设计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介绍了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中,在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改进了教学方式,采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进行辅助的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通信系统的深入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论文以2FSK系统为例子,详细分析了Systemview仿真在通信原理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C课程作为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面对现有实验环节不够直观、不够真实等现象,三菱FX-TRN-BEG-C仿真软件在PLC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就突显出来,软件丰富的编程模块,直观的仿真界面,简单的编程操作。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对PLC课程的实践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优控制”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以经典变分法、极小值原理、动态规划为基本理论,重点讲述了线性二次型控制中的状态调节器、输出调节器和跟踪问题的综合设计方法。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综合程度高,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的教学案例研究。结合工程应用重点针对经典变分法、极小值原理、状态调节器和跟踪问题开发具体教学案例,使学生从控制原理、对象模型、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几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教学的交互性、启发性与创新性,对“最优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学校扩招而导致的教学设备紧缺的矛盾,针对GPS通信技术课程设备紧缺的需求,应用常见的EDA工具Quartus Ⅱ对GPS接收机的数字基带前端信号处理仿真,实现了载波NCO、码NCO、C/A码发生器、积分清零器等核心模块的FPGA设计,各模块软件和硬件的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编程简单,可信度高等特点,是解决目前通信实验设备紧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翔 《科技风》2023,(32):100-102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要求下应该主动寻求改革,以适应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人才。通过分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研究和设计了针对课程不同知识点、不同掌握程度要求的多层级实验内容,包括针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硬件实验、针对分析方法的软件实验和针对系统概念的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综合实验。通过一年来课程考核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新实验课程内容满意度较高,各类知识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程度较好,实验实践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通信原理系统概念更为牢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在“新工科”建设要求下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梅艳  黄德昌 《科教文汇》2009,(16):163-163
近年来,通信仿真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使用了Matlab语言。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学会使用Matlab这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综合理解这几门主干课程的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能够很快学会借助于仿真技术来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针对本科高年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无线通信系统发射和接收电路板原理的分析掌握以及焊接、调试等应用,加深学生本科期间所学习的高频电路,数字带通传输系统,以及信道的编译码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理解和回顾,提高学生对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的认识、分析、掌握和设计等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的开展,促使传统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改善目前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过低、不能应对新工科建设需要等问题。通过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比重以及新增课程设计等方式,对原有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扩充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大学生竞赛活动、课题式教学以及生产实习等补充方案,变更现有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新工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改进和设计实验课程,是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就当前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原理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原理性比较强,通过笔者几学期的授课,感觉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这门课程效果不好,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后学生也没有从本质上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掌握。因此,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特点,本文探讨了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三种常用的发动机仿真软件零维仿真,一维仿真以及三维仿真软件为例,列举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发动机原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论文可以为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