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发展更为迅速。发电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电能生产企业,每年都要使用大量的煤炭作为燃料,电厂锅炉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煤炭质量以及煤炭燃烧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煤炭无法完全燃烧或者燃烧情况不佳还会产生大量的结焦,一方面影响机组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会给机组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防止电厂锅炉结焦,相关技术人员都对锅炉的燃烧器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需要正视的是,尽管做出了相应的处理,也只是对锅炉结焦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仍无法从根本上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以电厂锅炉结焦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对相应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预防电厂锅炉结焦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火电机组是我国的主要电源,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厂锅炉炉膛结焦是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炉膛结焦的过程、原因及其危害,给出了预防炉膛结焦的措施,并从改进锅炉的设计方案和加强锅炉的日常运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炉膛结焦预防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3)
由于"W"火焰锅炉的结焦现象逐渐的严重,造成了"W"火焰锅炉的运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下降,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高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导致了电厂的锅炉呈现出缺氧燃烧的状态,锅炉内的燃烧材料得不到充分的燃烧造成锅炉内的温度以及压力都有所上升,其中缺氧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引风机在高负荷的状态下出现了失速、喘振以及风机降出力运行等等状况,造成了"W"火焰锅炉的结焦现象,基于此,本文对"W"火焰锅炉结焦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结焦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几点分析预防、调整运行以及完善"W"火焰锅炉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电厂锅炉泄漏可以说是当前影响电厂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假如不对此加以高度关注,必然会极大地威胁到电厂安全、稳定、高效运转,而且还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此,应当深入研究电厂锅炉泄漏的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对策,让其能在最短时限之中继续投入到运行之中。本文分析了电厂锅炉泄露原因,并提出了针对电厂锅炉泄漏问题采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焦问题是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而结焦问题直接影响着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因此需要熟悉锅炉的结焦原因和预防措施,提供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对某电厂500MW机组锅炉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几起类似灭火事故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了燃烧不稳是造成锅炉灭火的原因,指出了灾检问题影响了对燃烧的判断以及机组采用小油枪技术降低了燃烧稳定性,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博冬 《内江科技》2014,35(11):32-33
<正>煤种的变化直接影响锅炉燃烧的好坏,从而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由煤质变化引起电厂变动成本的变化是电厂运行经济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煤质的常规特性及煤质成分论述了煤质对锅炉运行及经济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电厂实际运行中煤质变化而可能产生的运行影响提出控制建议,以利于机组实际运行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某厂1025T/H锅炉水冷壁及屏过结焦的原因,介绍了如何通过燃烧调整和其他辅助手段使结焦问题得以解决,供同类型锅炉机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何锟  陈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61-261,260
对电厂的燃煤锅炉而言,结焦问题时有发生并且处理起来十分棘手。从理论上对锅炉结焦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掌握锅炉结焦的规律,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防治结焦,就具有长期的现实的意义,而不断发展的锅炉防治结焦技术也为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火电厂锅炉投运后,炉膛结焦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锅炉运行的安全陛经济性,甚至造成锅炉被迫停炉清焦,为此进行了锅炉防治结焦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各类发电技术中使用煤炭的比例还较高,为了更好的使用煤炭能源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对于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一般来说,燃煤电厂锅炉是根据特定煤种进行设计的。本文研究了我国电厂锅炉混煤燃烧的三种方式,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的当前发展实际,提出了应对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技术的应用的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容量与高参数是我国电厂锅炉目前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的过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投运的百万千瓦火电机组锅炉水冷壁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爆管。通过对锅炉在制造、安装和运行方面产生爆管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水冷壁作为电厂锅炉的辐射受热面,因其热负荷大,长期在锅炉水和火焰的高温冲刷下,易产生高温蠕变。不稳定的燃烧状况、变化的工质温度以及达不到最低质量流  相似文献   

12.
电厂发电过程中是以煤炭作为主要资源进行能力供应的,在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火力发电的电厂会大量消耗煤炭资源,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对锅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分成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并且目前国家正在走向环保性的道路,由此一来依靠煤炭提供电能的电厂来说,问题就严重的现象出来,怎样能够降低煤炭的使用率,如何能够减少粉尘的生成,这也成为了电厂工作中重要的问题,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就电厂锅炉检修中粉尘的危害和防治做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煤炭供应日益紧张,燃煤电厂为降低成本,大多选择了非设计煤种,使锅炉炉内不同程度的结渣现象时有发生,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以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为例,针对结渣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使燃煤电厂能够科学的进行燃煤配烧,达到降低发电成本并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电厂锅炉运行中,锅炉结焦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且一直困扰着电厂锅炉运行人员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循环硫化长锅炉的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因床料局部或整体温度超过灰熔点或烧结温度,以及炉内流化工况不良等所致。对此,提出了改变燃煤焦结特性,严格控制运行参数,尽量缩短压火时间等措施,以避免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  相似文献   

15.
就如何提高锅炉经济性调整做了阐述,锅炉调整对电厂的经济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锅炉通过不同的调整方法所产生的机组效率相差很大,同时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运行方式安排合理是保证锅炉安全可靠及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排烟温度是电厂集控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排烟温度偏高不仅会使锅炉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各换热管件长期超温运行寿命缩短,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还会导致锅炉效率明显降低,影响电厂经济运行;而且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过高的排烟温度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降低锅炉各项热损失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有效方法,而锅炉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占锅炉热损失的60%~70%。由于煤质的变化、燃烧组织不合理、炉膛和制粉系统的漏风、受热面污染等因素,不少锅炉长期在排烟温度超设计值状态下运行。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电厂锅炉排烟温度偏高是目前锅炉经济运行中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户县第二热电厂2号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从而提出降低排烟温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电厂机组的维修保养极为重要,而在机组的维修与保养中,电厂锅炉泄露问题是影响电厂整个机组系统稳定运行的毒瘤,"四管"泄漏将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一旦发生"四管"泄漏,就必须停机处理,一方面它是属于非计划停运要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另一方面影响电厂的发电量和利润,而且还增加了检修员工的检修工作量。对锅炉泄露问题的维修也是重中之重的。当今社会,电力事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随着多年的历史科技经验,电厂对锅炉的维修是针对锅炉泄露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正因为这一针对措施,缩短了对锅炉泄露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加快了电厂对锅炉泄露的排查和维修速度,并且有针对性的做好提前保养工作,是的电厂的运行处于稳定状态。下面将谈谈电厂锅炉泄露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出现的结焦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一是床料对结焦的影响,二是燃料特性对结焦的影响,三是密相区的燃烧份额对结焦的影响。从而对结焦提出了九种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热电厂带来了经济效益,在同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强烈起来。对各种产生大气污染物质也采取了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电厂锅炉在运行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NOX作为其中的一种十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导致一些呼吸疾病的产生等。本篇文章将从降低NOX的排放量入手,通过改善电厂锅炉的燃烧方式从而有效的控制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电厂300MW CFB锅炉炉膛及回料器结焦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与数据收集,阐述了该锅炉结焦的过程,并分析了结焦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该结焦问题的相应措施,以期为今后其他CFB锅炉防范该类结焦问题的发生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