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健康第一和素质提高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不可代替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终身体育的思想已被我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所接受,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被教育行政部门所公认,著名体育专家毛振明先生用两句话概括了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第一句是让体育在…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高中体育教师在许多方面进行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适应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迎接新课程随着的挑战。让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基本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模式,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校运会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调查,从“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更新观念,改变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校运会,进行竞技体育教材化改造,把大众健身项目及与体育有关的书法、绘画、摄影纳入到校运会中来,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加强对健康的认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等基本理念。因此随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感受到体育课程资源十分丰富.认识到一切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资源都可以成为本课程的资源的同时。发现将保健、健身类运动处方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历来都很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教育,从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其中都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在原有体育教学大纲基础上修改并制定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认为,新课标的出台,无疑是我国体育教学上的一大变革,新的体育课程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不仅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而,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以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7.
曾有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学校体育课程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终身体育意识下强调体育教育改革,既是高校体育教育落实体教融合理念的需要,也是坚持“健康中国”发展方向、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需要。坚持终身体育意识深化体育教育改革面临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及教育空间等方面的阻碍。高校体育教育应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创新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密切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间的联系,在各方面通力协作中坚持体教融合,践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9.
邓强  贾全红 《铜仁学院学报》2004,6(4):69-70,88,9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了身心健康的要求.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而要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实施,受到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沿河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经费、器材、师资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响应“健康第一”的课程要求,积极开拓创新,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朱启月 《考试周刊》2011,(48):147-148
打造中学高效体育课堂.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和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导下,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意志与情感”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摸索出一条既符合本校实际又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11,(9):11-12
2011年7月,上海市教委推出《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以保证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方案”中提出了八项新举措促进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本期,我们摘选其中与中小学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刊登,并选择了两所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上有所实践的学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传统学校体育运动会存在着项目单调、偏重竞技、参与面窄、与日常体育教学相脱节等不足。我校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学校体育运动会的育人功能与人文内涵两个层面入手,对学校体育运动会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以形式多样的“体育节”取代了原来的“校运会”,创建了一个以健康第一为基点,以全员参与为特征,以快乐趣味为形式,以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新型学校体育运动会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全面的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地产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也扑面而来,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将取代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思想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指针,现代体育教学应怎样贯彻新的指导思想,以下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王宽生 《考试周刊》2011,(3):140-141
终身体育是人们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是整体和长远的现代体育思想,也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体育教育要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打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等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理念将“体育”和“健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要求学校的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健康保驾护航.学生运动习惯的养威,成为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教师要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运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转变观念 抓好体育课程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性质,摆正了《体育与健康》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的位置,把“健康第一”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既反映了整个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建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来考虑课程建设;建立从生物、社会、心理、自我教育、养生、健康等多角度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周永平 《教学与管理》2007,(12):102-103
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教育改革后,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我国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同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教育新理念正在逐步贯彻到学校体育中去。在新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将继续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薛钦 《学周刊C版》2014,(5):193-193
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开始追求健康和形体美.体育设施的建设逐步增加、改善。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在我国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一些大型的运动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发展了我国的体育.并时学校体育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学校体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和深入,传统的校运会由于观念、组织形式、内容单一,已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跟不上教育的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传统校运会已经不适合大纲要求.因此对传统的校运会作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