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雨中的猫》虽然语言简单,情节朴实,但其"八分之一"的表层文本下却有着所谓的"八分之七"的深刻主题思想。对于小说隐含主题,本文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分析《雨中的猫》,进一步挖掘其表层文本语言下的深层主题含义。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6,(3):45-49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和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历史小说《铸剑》有着相同的主题——复仇。从对两部著作的复仇情节的对比、复仇主题的深层透视、复仇意义的终极追寻等方面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认识两位文学巨匠对同一主题进行不同演绎的深层原因,进而挖掘复仇主题本身在两个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品能够很好的阐释"荒诞"这一主题,离不开作者对作品形式的巧妙构思,本文即从情节架构,人物设置和叙述特点三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解读作者是如何利用作品的形式更好的展现作品内容和主题。  相似文献   

4.
《午餐》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品具有极强的讽刺性,其讽刺手法贯穿文本结构与深层文化层面,可谓“过剩的讽刺”。通过对《午餐》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进行分析,指出文本在重复、对立这两种形式上所呈现出的讽刺意味。而对于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中年妇女和青年作家,尝试从毛姆反妇女倾向和其绅士情怀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所展现的过剩的讽刺意味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形式入手,选取衔接手段中的回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伍尔夫短篇小说《闹鬼的屋子》中的表现特点,揭示出该类意识流小说晦涩难懂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读者深入理解此类小说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唐代女教书郑氏《女孝经》的文本阅读,以及相关文献的辑录和考察,对《女孝经》写作背景及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作以阐释,同时在文本阅读中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以其经典型和独特性长期受到研究界的重视,新世纪以来,又出现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研究、诗学研究、文体研究和创作过程研究四个方面。其中,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本中的文化批判、反思启蒙神话和现代性思考等主题的阐释上;诗学研究则体现在对文本的语言、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等问题的论述上,其间对文本中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值得注意;文体研究上,除了原有的历史小说概念外,还引进了新历史小说,文化寓言,传奇小说,故事新编体小说等概念阐明其文本特征;创作过程研究主要是从《故事新编》发生的角度,探讨了其在鲁迅创作生命中的内在必然性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对文本生成的影响。《故事新编》研究中也存在着对概念理解不够清晰,理论与文本契合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第一章的文体特征,本文阐释亨利·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相关文本,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理深层,仍能作为一种原型主题重新激活人们某种生命意绪———这正是《拉米亚》与《白蛇传》这两个文本具有恒久的文化魅力的深层缘因。就创作主体而言,这种原型意象以及它的吸附泛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创作主体各自的审美旨趣、思维定势和心理结构。至于这两个文本的“互异性”,则呈示出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深刻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这两个文本看似相似的故事母体发生变异,从而为我们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跨国性的文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提倡名著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推荐名著中的重要一部。文本细读是阅读《朝花夕拾》的重要方法。文本细读包括“分析人物关系与细品人物语言”“赏析修辞与写作手法”“分析语句深层含义”“填补文本空白”等方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文本与学情分析】《大雁归来》一文出自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所选文本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除了《大雁归来》,还有《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和《时间的脚印》等多篇文本。而作为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在激发学生说明文学习兴趣,了解生态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众多学者对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多着眼于对文本进行研究,涵盖了主题、象征手法、语言特征、写作风格等方面。就小说主题而言,研究对象不应只是文本,还应以语境为背景,探索在"冰山原则"风格下塑造的人物身上所隐藏的深层含义。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受人格的三重模型支配,其心理分析方法在探讨小说主题时更加关注作者意图、文本表现和语境作用之间的关系,将男女主人公看成社会的缩影和海明威人格的化身,深入挖掘小说的深层主题——失落与重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对德国作家卡特琳娜·哈克的长篇小说《一无所有》进行文本分析,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试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及情节推进的分析,阐释"缺失"这一小说着力表现的主题,其中包括美好童年的缺失、理想的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4.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理论,对语言交际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尝试运用这两个原则对《追风筝的人》中会话含义进行剖析,以期更深层揭示语用学在该文本中实际运用价值,从语言层面来阐释阿米尔完成自我成长和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戴桂玉 《双语学习》2007,(9M):166-167,170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第一章的文体特征,本文阐释亨利·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料库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来分析文学文本。文章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和Ant Conc,对《喧哗与骚动》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以及象征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语料库检索软件应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为深刻解读该作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全新的角度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廖东红 《英语辅导》2011,(4):148-151,155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模拟反讽在文学文本《傲慢与偏见》中的认知动态演化过程,从宏观言语反讽和微观言语反讽两个层面分析语言形式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作品内部各具体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作家创作故事过程中的每一个举动的意图,以及产生这种意图的动态运行机制和语用效果,以期更客观地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反讽具有的较强阐释力。  相似文献   

18.
《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分析《爱玛》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认知识解的心理运作机制及视角转换的认知叙事功能,分析读者如何对叙事视角转换及其意义建立心理表征,并由此领悟文本更深层的主题内涵。通过阐释文本叙事的深层认知机制和读者的认知理解过程,可以更好地展现小说艺术光彩,增强读者对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是明传奇的代表作,其问世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学界对其褒扬之处除了情节、主题之外,鲜明的文本语言风格也是其大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牡丹亭》语言的形式、风格及抒情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有力论证其在语言方面的卓越成就,以此来肯定它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象征主义与《美国往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主义手法在美国影片《美国往事》中的运用十分突出,具体可分为道具的象征、形象的象征、道具的象征与形象的象征的结合运用三个表现形式。本文以这三个形式作为切入口,分析了象征主义在深化影片主题内涵、揭示影片深层意旨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