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必须改变那种“老老实实听课,规规矩矩发言”的传统要求。允许学生坐在坐位上就可以发言,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允许学生自由到讲台前发表见解,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提问学生答。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动地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走,而是充分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一场所,必须改变那种老老实实听课、规规矩矩发言的传统要求。即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自由地发言,也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  相似文献   

3.
现象之一:假民主为追求所谓的“教学民主”和“师生合作”,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撤掉了讲台,合并了课桌,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不必举手,可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美其名曰:大胆放手、自由探究。试想这样的课堂还有何效益可言。其实,民主不能沦为迁就,自主不能视为自由,尊重不能等同放纵,必要的课堂常规是不能缺少的。斯苗儿老师曾说“: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但需要教师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把握分寸,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现象之二:空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要求课堂注重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学生就会精彩地发言,就会有思维的火花。但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让数学课充满活力,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呢?一、激发学生自信,丰富学生情感学生如果没有自信,就不会积极思维,不敢参与课堂讨论,只能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吸收,完全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只有使学生有了自信,课堂对他才有一种亲合力,他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  相似文献   

5.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允许学生出错,大度接纳他们的"异想天开",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与观点。要想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让自己的数学课多一份民主是一条很重要的教学途径。一、转变教师角色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在课堂上高高在上,自己主宰着整个课堂,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  相似文献   

6.
黄世英 《广西教育》2008,(19):80-80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那么教师要怎样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感想。  相似文献   

7.
宋志斌 《新疆教育》2013,(11):131-131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时间是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的”。指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学内容学会、掌握并运用。因此,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呢?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使开放成为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充盈活力的诗意追寻。  相似文献   

8.
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数学理念对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援要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教师就应更新数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与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9.
曹艳红 《学周刊C版》2020,(14):147-148
核心素养日益成为引领课程改革、教学变革、教学评价等教育活动的第一推动力。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中的“错误”,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受学习负迁移的干扰、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经验误导以及自身缺乏逆向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错出有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让错误浮出水面,善用学生错误资源,进而打造灵动课堂,激发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0.
杨惠翔 《教师》2012,(30):24-25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理念、新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但有些课堂的学习气氛虽然热热闹闹,新课程的理念却“有形无实”,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走过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化”,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化”;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要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上,教师要预设各种可能,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点拨与调整;在反馈练习上,变封闭练习为开放的活动,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数学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擦出想象火花点燃探究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要关注课堂信息,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满堂灌"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沉闷,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没有太大的活力和生机,犹如死水一潭,有些学生甚至感觉到在数学课堂上就像睡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笼罩在课堂上。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作出改变,用"绿色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爆发出生命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态如何?许多老师可能知之不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又能获得什么?许多老师可能不甚了解。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并不缺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而是缺乏怎样使鲜活的理念变为有效的行动。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往往是很投入,教学过程也很流畅,但数学教学依旧徘徊在学生的心灵之外。从生命的视角关注数学课堂,更多的乃是控制生命而非激扬生命;更多的乃是关注教师本位而非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生命力。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惟有这样,“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才不会成为天边彩虹般的虚象。  相似文献   

15.
沈克芬 《教师》2015,(6):40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如果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便能有助于人才的培养,课堂上便会有真正的生命.然而,我们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戏称为“教案剧”.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手把手地教导学生学习,要么看似配合素质教育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实质上,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依旧向学生指出“光明大道”,没有改变“授哺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仍然缺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特别是这种“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要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生上中学后,不爱主动发言,课堂就越发显得沉闷。那么,教师应如何改变这种沉闷的课堂气氛,激活课堂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四法:一是争当教师法。一般说来,课前要求预习的内容如生字、生词等,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来完成。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知识交给学生,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学生为了当好这个老师,必然要下功夫来“备课”。至于如何备课,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如:生字,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入手,做到会…  相似文献   

17.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强调了“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就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构建“参与”型数学课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4,(A2):65-66
课堂教学是高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生活活力的数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高中数学课仅有45分钟,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并保持热情是教师最应该做的,这就要求教师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展现出教学的魅力,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让教室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地方。只有为数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高中生的压力本身就很大,数学课堂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无聊,甚至不爱数学的学生会逐渐讨厌。要打造一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就要求教师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活跃课堂气氛,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高中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上课时学生可以打断老师的话,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异议等,着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课堂自由秩序、自觉纪律。重新界定课堂秩序、课堂纪律与学习自由,建构新型课堂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程理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所谓创新课堂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中善于去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知识、新内容,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与成长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勃勃的创新活力,让创新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绽放,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提供创新萌芽土壤,营造创新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敢于积极思考、驰骋想象、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