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互动     
在形式上有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知识与能力,文本与个人,知识与情感,认知与生活,教学与发展,课内与课外等各种互动方式。互动的意义在于对每一个体生命价值、特殊才能、个性差异的肯定与尊重。应强调正义与平等,强调经验、才识的交流与共享,尤其应强调在尊重差异、价值多元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每一个体的合作能力。在互动之中,学校成为学习者的精神家园,所有的人都在交流、在欢笑、在表演、在思考、在争辩、在给予、在索取、在书写、在创造。也就是说,在高质量地生活,教育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练习时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练习,具体形式有: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练习时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理念由教师主体性向学生主体性转变现代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 ,是在尊重人、满足人、研究人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的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即强调学生是教育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互动的关系。要实现从教师的主体性到学生主体性的转变 ,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 :(1)爱护学生的思想。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爱护学生 ,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师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合作与互动,强调教师拥有把理解、包容、研究学生置于首位的信念和能力。民主、平等及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成长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赏识、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孤独、学会等待、学会选择、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首先应构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求教师率先走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感世界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但事实上,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数学教学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为课堂教学而教学的满堂灌,为上课而上课的知识单向传授.  相似文献   

7.
盛伟  陈颖 《吉林教育》2005,(11):24-2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一轮的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8.
罗超萍 《广西教育》2014,(17):53-53
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尊重与宽容、欣赏与鼓励、幽默与智慧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童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围绕“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则要少讲多学,少告诉多点拨,少单维互动多立体互动。教师要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人人被尊重,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收获。课堂上,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强调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人格的升华。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体骀币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上确有缺憾,而个陉化教育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并能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去挖掘、去彰显。作为开发人的灵魂的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学校教育才可能在学生心灵的成长中留下持久弥坚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每个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注重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的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德银 《教书育人》2002,(11):37-38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和与教师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每一个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性到平等参与,共同研究合作;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组织、指导。在探究性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之中的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积极思索教师的每一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力争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而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倡导师生共阅作品,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阅读作品中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灵活而动,共建和谐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应与学生共沐新课标,从阅读的源头,挖掘阅读的活水。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提出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每个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一、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示范  相似文献   

19.
孙卫 《甘肃教育》2011,(4):40-40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强调教师要尊重、欣赏、引导每一个学生,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人本管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树伶 《成人教育》2005,(11):20-21
高职院校的人本管理由组织中的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要素组成。新世纪的高职院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学校中的每一个人,从学生、教职工到学校管理者都应具有个人尊严与价值的独立个体,都享有尊重、受尊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也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情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政通人和的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