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选入作品二十五部,合一百五十五卷。这些作品成为后世研究唐前小说的重要资料,由于大量典籍亡佚,对于所列作品我们往往只能管中窥豹。本文参考《中国小说史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史通》、《四库全书总目》、《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等文献资料,试对《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所列作品做简单列举考证。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 与 《隋书·经籍志》 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史志目录学著作,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两部书目对小说文献目录的分类、对小说概念的认识,分析小说文体的源流和演进.  相似文献   

3.
论《隋书·经籍志》在图书分类研究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的一部史志目录,论述汉唐间五百多年图书流传及存佚情况,因而它也是一部重要的学术源流史和图书分类学著作。《隋书.经籍志》确立的四部分类法,对唐宋以后尊孔读经、重视历史、充分发挥孔孟思想和史学在治国中的作用有积极影响,也是唐太宗治国思想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指人世,“说”指小说,即人世间的小说,亦即“志人小说”.《世说》的文体之为小说,基本上无异议.除《孙氏祠堂书目》称其为《史学传记类》外,《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通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百川书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家”,或直称其为“小说类”.而对其是否有意为小说,则迄今尚有存疑.鲁迅先生早在1924年,在西安讲学,指出“六朝人并非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之历史变迁》)似乎形成了一种定论:即是说进入了唐传奇的时代之后,才“始有意为小说”.浅见认为在无意识的朦胧状态下,居然能创作出象《世说》那样初具规模而且艺术成就极高的小说,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应该说,小说作为一种文体,自然有其渐进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不能囿于鲁迅一家之言而停滞不前.因为科学研究的价值全在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以前的学术成果加以发展和创新,而不能满足于停留在自己的论点和名家的结论相吻合就行了.我们一定要面对《世说》作品的本身,来探索其是否开始有意为小说.  相似文献   

5.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形式。魏晋南北朝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就是它的滥觞。志人(或称轶事)和志怪是笔记小说的两大主题。明清轶事小说,是《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的余波。明清时期轶事小说的发展有三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笔记小说《殷芸小说》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集志怪与志人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它的出现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和完善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隋书·经籍志》以后历代类书所录《鬻子》并非道家书《鬻子》,而是《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书《鬻子说》。今见本逄行珪《鬻子注》是对《鬻子说》的校注,其内容符合汉代小说的文体特征。逄本《鬻子》是现存较完整的中国第一部小说集。  相似文献   

8.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往往不是呈现在小说家与理论家的宣言和理论中,而主要渗透在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因为文学观念不光是宣言,它并非全由一人发表,然后大家起来拥护或反对。它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按照不同的理解,以文学实践本身对它进行表述、补充和认同。总之,它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除了其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外,还以每一部作品向人们宣告作家对自己所采用的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从而显示出观念的进化。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在小说观念上对前人的承袭和反拨,也可以发现它对后代志人小说观念的启示和规定。它的出现,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中古时期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它为何人所编撰,历来有不同意见。文章经探索辩证,认为《隋书·经籍志》不可能为魏征所写,应为唐高宗初年长孙无忌主持下的学者所完成。  相似文献   

10.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黄仁生自《隋书·经籍志》首先把《吴越春秋》著录在“杂史类”以后,中国古代学者几乎都把它看作是一部历史著作,只不过偶尔也有“别史”、“古史”、“霸史”之称而已。元代徐天祜实际上也是把它作为一部“最先出东都,...  相似文献   

11.
<正>1.《〈世说新语〉二则》,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选文。编者注曰:"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那么,何谓"志人小说"?这就隔膜了。"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其中"志人"这  相似文献   

12.
邵宁 《文教资料》2013,(28):68-69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从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而史部是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中的一大部类。本文系统展现这一部类的形成和流变过程,指出史部目录萌芽于《七略》,形成于《中经新簿》,最后确立于《隋书·经籍志》,其确立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以延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极高的成就,鲁迅先生认为在它产生之前,我国小说之中还没有一部足称讽刺之书,在它出现之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讽刺之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谓之绝唱(《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对它做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这就是南朝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此书不愧为我国古代“志人小说”典范之作。鲁迅对此书评价很高,作过重点介绍,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又说:“《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事实确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共著录“小说”42种,通过对这些“小说”书逐一考查,厘清其著录的正讹,并结合中国正史各《艺文志》与《经籍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对先后成书的《隋志》、《见在目》、《旧唐志》、《新唐志》等重要史志的相关著录进行类别的比较,探究日本目录学著作中的“小说”观念与中国史志中“小说”观念的关系。《见在目》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为贴近《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并以此为标准独立发展,而偏离《新唐志》为代表的析“杂传”人“小说”的宋人“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一个是文言小说,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一个是白话小说,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话本小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选了两篇文言小说: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清代蒲松龄的《促织》。这两篇小说均属于前一个系统。《柳毅传》是传奇,传奇是志怪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与志怪小说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因此,理解这两篇课文与志怪小说之间的发展关系,对我们准确评价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很大的帮助。志怪…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6,(3):39-43
《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撰写的一部关于风俗的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对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均有影响。目前学界对《风俗通义》小说特性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将其与魏晋志人志怪小说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至今较少出现。从内容取材、叙事手法、审美风尚三个角度对《风俗通义》和魏晋志怪代表作《搜神记》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风俗通义》和《搜神记》在创作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图书流通情况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它的参考价值之广泛,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隋志》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一样地重视,研究比较充分和深入,发表了一些论文。论文中,论者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些意见,我们认为与原志的实际情况不符,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辨正。一、《隋志》对著录书的分类《隋志》对所著录的图书怎样分类?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采用四部分类法…  相似文献   

19.
《蜃楼志》又名《蜃楼志全传》,产生于清朝嘉庆初年,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岭南地方特色的古典小说。在近代,它几乎湮没无闻。郑振铎“无意中在巴黎得一读之”,感到“真是欣慰无己”,称它是一部几于尘封的、“不幸”的“名作”,并且为它“绝少有人提起”的遭遇深为感慨。戴不凡是这样评价这部小说的:“就我所看过的小说来说,自乾隆后期历嘉、道、咸、同以至于光绪中叶这一百多年间,的确没有一部能超过它的”。《蜃楼志》展现了清代“乾嘉盛世”  相似文献   

20.
自小说产生后,部分正史就对小说有收录和评价.文章把正史对小说的评价以及在正史中的地位、分布作为研究的重点.《四库全书总目》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说是正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集大成者,对小说的收录、分类、评价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