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所周知俄国是个寒冷的地方,但那里的人们却似乎偏偏喜欢大的东西。今天,俄国人的AN-225早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而举世闻名,本文要介绍的正是它的祖先之一——30年代的世界名机TB-3,当然也是一个“大”字当头。  相似文献   

2.
抗战VS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古代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上世纪30至40年代,长城见证并镌刻了近代战争中一段悲壮的反侵略卫国战争史。  相似文献   

3.
港台之页     
弥补文学断层台湾出版30年代文学作品台湾《中国时报》最近报道,1988年以前,30年代文学一向被台湾当局列为禁书。近几年则可以在流动书摊上找到不少品质粗劣的盗印本。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在台出版大陆出版物,30年代文学在台得以重见天日。不少出版商相继争取大陆方面授权后在台正式出版30年代文学。  相似文献   

4.
孙丽 《兰台世界》2010,(6):15-16
美国国家档案馆虽然是30年代建造的,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档案建筑物之一。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利用方面的许多优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大逆转     
《出版经济》2006,(2):52
波音公司--这个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是世界航空航天业中一颗灿烂的明珠:20世纪20年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邮政业务、3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全金属运输机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率先把喷气式飞机送上蓝天,在此后的航程中,波音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和过人的质量,一路高奏凯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西行漫记》对西征红军在宁夏政治、军事和文化生活诸方面进行了报道和描述.随着该书在全世界的广泛流传,在上个世纪30年代,宁夏的豫旺就已闻名于世.斯诺既是最早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外国人,也是最早向世界宣传宁夏的第一个外国人.  相似文献   

7.
傅魁英 《中国广播》2004,(9):43-43,57
上个世纪70年代,因某种特殊原因,日本曾获得一架苏联米格-25飞机。日本专家检查后吃惊地发现,这架整体功能堪称世界一流的战机,许多零部件从单个看,并非世界最高水平的,有些甚至比美国落后得多。然而它靠的是整体组装创新。科技史上这种组合创新之道,是否可供广播借鉴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可从山西交通广播创新报道中领略一二。  相似文献   

8.
王海 《新闻传播》2005,(6):72-72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儿童电视频道——美国的尼克罗迪恩频道开播以来,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儿童频道,而且,儿童电视的理念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现在强调的是“儿童参与”理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儿童参与理念呢?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档案馆虽然是30年代建造的,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档案建筑物之一.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利用方面的许多优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解释性新闻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形式。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起,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严肃性报纸,成为帮助读者认知复杂世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2010年改版后的《辽沈晚报》部分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30年代和40年代中期,是个可歌可泣的年代,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的大痛苦,大挺进的年代,这就是众所周知,震惊世界的十分艰苦、复杂、壮烈的八年全民抗日战争。这个风骤云急波澜壮阔的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实现,来得很不容易,走过了  相似文献   

12.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调查、揭丑、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深度新闻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  相似文献   

14.
(一)在西方,古代的新闻信和手抄小报篇幅都较短。近代党报时期,新闻报道少,主要是政治新闻,篇幅冗长。及至工业革命,进入商报时期后,大众化报纸产生,人们要求新闻向短的方向努力。电报发明后,各大通讯社为抢新闻分秒必争,要求新闻更简捷、更明快。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新闻界掀起了揭丑运动。这之后到30年代解释性报道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到了60年代,也是从美国开始,调查性报道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与此同时,美国还出现了“新式新闻”。这种报道重心的转移,是一战后西方新闻事业发展中一个很突出…  相似文献   

15.
自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首次在头版刊发了介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之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重要的特征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典型报道走过了不平常的路程。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和高潮之后,由于“典型报道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以一种榜样的力量来教育群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6.
《工人日报》从8月30日到9月5日以大量篇幅宣传报道青藏铁路建设。8月30日以头版头条半版,4版上半版刊发有关青藏铁路建设报道文字4条、资料1条青藏铁路示意图1幅、照片3张。《开栏的话》说,这一报道目的是“更全面地报道青藏铁路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报道铁路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报道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为此,该报总编辑盛明富率报道小组赴青藏铁路二期工地,穿越可可西里和藏北无人区、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和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等关键工地。  相似文献   

17.
环保传播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50-60年代,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发生,西方国家的一些记者开始报道公害事件的真相。这些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直接推动了全球环境保护的发展。70年代,“世界地球日”运动爆发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环保传媒与环境记者的群体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扩大。目前,很难统计全球的环保传媒和环境记者有多少,但环境记  相似文献   

18.
傅海 《新闻三昧》2005,(3):49-50
上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让世界认识了它在监督权力运作、揭露社会弊病方面的巨大威力。尼克松总统因为那一系列的调查性报道而引咎辞职,负责该报道的记也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在我国报纸版面上出现,并迅速在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那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新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洛阳日报社的报道面不仅向国内辐射,还逐渐向国外扩展,报道视角越来越远,并不断开拓海外报道领域。 世界是平等的。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精辟概括,形象地勾画出了电脑、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普及后,世界竞争格局产生的新变化:地域上的远近概念淡化了,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个人开始站在同一平台上展开新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