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李权峰 《精武》2012,(13):52-5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实行体育选项课持积极态度,对参加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动机呈多样化趋势,但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体育选项课种类偏少,体育课学生人数多,体育场地种类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完善项课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的思想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省属院校中20所体育部主任以及随机抽取3所高校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学生和选项课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河北省高校目前体育选项课现状进行评析,并对普及体育选项课的优势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选项课教学模式,完善选项课教学体系的建议,为优化大学体育的转型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习掌握科学实用的健身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遵循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选项课教学进行研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选项教学以选项课、选修课、教学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存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已经被我国各高校广泛采用.然而选项教学在授课形式、教学内容、教材教法、考核评价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高教师对新项目的教学水平,完善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是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当前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问题进行探讨。"选项"教学模式的教 学实验表明:选项课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校场地、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 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6.
邱世海 《体育世界》2010,(12):37-38
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旨在探讨高效体育教师如何开展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加强自己师德建设,加强教研投入,提高业务素质。重视以人为本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加大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更好的体现高校体育课的课堂价值。  相似文献   

7.
闫洪杰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66-568,559
为了探讨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最优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量法及统计法等方法。结果表明:(1)体育选项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受广大学生欢迎,是一种有效的体育教学,可加以推广;(2)经过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加,运动技术明显提高,表明其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术的掌握效果良好;(3)经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性、身体自尊等均出现显著性的变化,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与良好情绪体验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加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化法,对江西省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意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在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比较欠缺;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和教学时数少、缺少同伴和锻炼的方法、学生体育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是影响选项课的主要因素;学生在选项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已毕业学生锻炼的频率不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因学生体育锻炼情知分离、对学生选项缺乏有效引导、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机制欠完善及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被弱化,当前高校体育选项课存在学生选项回避艰苦项目、为学分而选项及部分大学新生盲目选项等问题,建议高校调整体育选项课开设时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选项的引导、建立公平的成绩评价机制,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网球教学中竞赛法运用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对高校网球选项课运用竞赛法教学进行了研究。证明竞赛法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改善学生竞争与协同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形成和规则意识的树立。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选修课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校260名体育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体育选修课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结果和结论:在大学公共体育课采用选修形式授课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满足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为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方案。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地将受教对象视为主体,设置科学的体育教学课程;在理论教学上,重新认识体育概念体系;在运动教学上,重新认识新时期运动教学改革的视点和目标定位;在教学的管理与评价上,重视教学的相长相补、互促互动,重视教、学双方的自觉、主动和投入,强调教方的思想、方法、责任和学方的认识、理解、应用,强调评价的内容、方法与价值、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若涧 《体育科技》2004,25(2):79-81
着重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 ,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许莉 《体育科技》2007,28(3):58-62
"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追求的是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为身体的健康而运动。对女大学生实施"轻体育"运动实验后证明:"轻体育"运动对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力量素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有利于女大学生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可以改变女大学生身体成分使体形变得更加健美。"轻体育"是非常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一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智能手机建立大学生个人体育档案系统进行了探索研究,详细论证了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为大学生建立基础信息、课堂教学、课外锻炼、综合评价等模块化的个人体育档案,能够为大学生设计差异化的体育学习锻炼方案,在课堂内外跟踪记录大学生锻炼情况并提供健身指导,能够让大学生实时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长期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满足高校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知识和技能,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众多,体育兴趣广泛;高校有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教师;有足够学生锻炼的体育场馆和器材。通过双向选择,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课余训练相结合,有偿服务等形式,在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对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享受体育服务课程均等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教学资源、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管理向弱势学生倾斜等观点,旨在引导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实现体育资源的均等化分配、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中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重视和喜爱,但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现成的体育游戏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较难与实际需要吻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教学实验对比及与哈尔滨体育学院游戏教师及部分体育游戏选修课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对部分体育游戏选修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培养,使其创编出的游戏更具时代特色,增强自身心里满足感,以期在就业道路上占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脱节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影响我国人才培养和全民身体素质提高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多是保守的开设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调查走访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践,认为只有建立小学培养兴趣的体育课程一维观、中学技能学习和心理引导的体育课程二维观与大学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体育课程三维观这一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观念,才能帮助国民形成终身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高校新型体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师素质好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的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素质及能力的要求。就培养新型体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希望找到一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及训练的新型体育教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