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联想写作的意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习作中的发散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相似联想,引导学生的相关联想,帮助学生建构象征联想,使学生的习作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 2、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创造性联想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能使思维流畅灵活,通过联想能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通过联想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增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一些联想方法,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特点设计一些联想型问题,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2、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想。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学设想:这首诗中对  相似文献   

5.
通过若干例题,论述了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命题进行逆向联想、题设联想、结论联想、拓广联想,从而更好地挖掘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6.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心理活动中联想占有重要地位。联想是创新的翅膀,创新是联想的运作与结果。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意识,使其学会联想方法,养成联想习惯,能使学生激发灵感、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开拓思路、举一反三,对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必须注重使他们倾吐生活积累,而这种积累要靠联想的激发、扩散和引申。运用联想有助于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问题,从而由此及彼丰富材料。运用联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立意构思。运用联想写好话题作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修辞格训练联想能力岑溪中学罗贵昌丰富的联想不仅能使文章言之有物,而且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充溢着生气和灵性。因此,联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作文水平的提高。这就说明了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9.
细致观察、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而合情合理的联想则能开拓文章的意境,深化主题。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一、阅读中学习联想小语教材中的不少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展开联想的极其丰富、生动的实例。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习,使学生逐步懂得联想是由某人、某事联想到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联系,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联想中思维,可使联想成为理解的发展和辅助;在思维中联想,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灵活,同时有利于把知识学会、记牢和活用。  相似文献   

11.
一、从发散思维入手,解决“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问题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各种不同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使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到未知,产生新的感知,新的意象,能使有关材料尽快“汇集”,或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多种视角,从而打开写作思路。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追忆联想、推测联想等。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所学的语文课本,指导学生展开联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道极限题的求解,对其特征进行纵向联想、横向联想、交叉联想使其得到推广、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横向思维能力和交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教学的联想训练是指在语言教学时,教师利用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情趣和给人的美感,通过对照、转换和扩展等联想手段对语言材料进行设计,使学生得以领会、理解和欣赏。实践证明,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联想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联想需要一定的生活作为基础,如果缺乏观察,就产生不出丰富的联想;联想又是新旧知识联系的产物,从这点上说,联想又可记忆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联想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联想可锻炼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语言的联想有赖于观察、记忆和思维,同时,又促使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不仅如此,联想训练还能改变词语抄写的枯燥和标准化测试的机械呆板,使语言教学与训练沿着科学化、多样  相似文献   

14.
现行职高语文教材记叙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单独组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使他们能够初步掌握联想的基本规律与特点,从而逐步提高联想能力,发展智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就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谈两点意见。一、联想的四种类型联想在记叙文中常用的是相关联想,它的基本特征是由此及彼,依据彼此之间相关、相近的关系产生联想。这类联想一般比较舒展,它可以由这个人联想到与他有关联的另一个人,也可以由人物当前的事联想到他过去的事,还可以由某个地…  相似文献   

15.
方元 《教育探索》2000,(4):58-58
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一直采用联想提问式教学法,在全国英语水平测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联想提问式教学法使学生在词汇记忆、作文构思、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提高尤为明显。联想,使枯燥的学习趣味无穷,自主提问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并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一、理论依据及作用联想提问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精心设计、适当指导和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每一堂课学生的表现都是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的,学生许多内在的潜…  相似文献   

16.
数学联想能力培养举例青铜峡市培红小学马桂华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联想可以使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问题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那么,如何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呢?一、引发学生联想,促...  相似文献   

17.
联想是指一种心理过程的出现而引起另一种与此相 联的心理过程的现象。教学中利用联想可以在理解课题的条件和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头脑中产生与相应课题暂时的神经联系,从而把课题纳入相应的知识系统中,以加强对课题的理解。 在化学学习中,通过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学会联想思维,可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联想可划分为“感性联想”和“理性联想”二种方式,前者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即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对象的各要素的强弱对比进行联想;后者是一种高级的概括联想形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进行的,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通过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8.
客观事物是彼此联系的。联想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联想中思维,可使联想成为理解的发展和辅助;在思维中联想,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想到有关资料,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灵活。有利于把知识学会、记牢和活用。 一、关系联想 结合化学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开辟关系联想的做法有: 1.从位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联想。当要回忆某一元素的原子结构时,  相似文献   

19.
孙恭伟 《江西教育》2001,(7):102-102
联想思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如在计算"6÷33/4+4/15×6"这道题时,联想思维不同的学生解题的方法各有不同:联想思维贫乏的学生只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解答,而联想思维丰富的学生,他们会联想到已有的知识使计算尽量地简便.  相似文献   

20.
实现对词汇的有效记忆是留学生掌握并运用词汇的前提,而记忆又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进行充分利用,可以使学生发现词语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词汇的记忆,进而使词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