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李季的代表作《王贵与李香香》,是在诗歌创作方面实践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第一首优秀诗篇。长诗通过农村青年王贵与李香香爱情的描写,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陕北三边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的革命斗争生活,歌颂了坚贞纯洁的爱情。它之所以至今仍受到广大群众的珍爱,除了革命政治内容铸成它壮实的躯体之外,还在于长诗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信天游”的成功运用,使它取得了经久不衰的艺术效果,得以在诗坛上广为传诵。“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陕北一带的一种民歌形式。它两句一联,一联一韵,可以无限地联下去,具有…  相似文献   

2.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的代表作作品,是一九四二年党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写出来的.它那浓厚的泥土气息与丰富无比的想象,曾经赢得了革命文坛的高度赞扬.作者李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启示和鼓舞下,长期深入群众,努力搜集和整理陕北民歌“信天游”.认真向民歌和群众语言学习,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经过长期生活积累和创作实践,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底,以“信天游”的形式,成功地创作出了有八百多行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相似文献   

3.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一首在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过可贵探索的长篇叙事诗。一九四六年九月,它在延安才问世,就立即受到解放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人们热情称赞它是用人民群众喜见乐闻的艺术形式来“叙人民之事”“抒人民之情”的优秀作品。长诗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北地区土地革命为历史背景,展开了广阔而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画面,真实地描写了革命势力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象,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  相似文献   

4.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王贵与李香香》一诗中“紫红犍牛自带耧”句的注解是这样写的;“紫红色的很强壮的牛自然会带耧播种.”我认为这条注解没有道出原文的本义.《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同志在三边一带工作时,参照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诗中有不少地方吸收了当地群众的口语,“紫红犍牛自带耧”便是一例.这些诗句对于当地人说来,其义一目了然,妇孺皆知,而对于不了解当地群众语言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好懂.  相似文献   

5.
<正> 四十年代以来的叙事诗,大多以叙写劳动人民在历史的大转折时期终于获得自由解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基本主调。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虽属此类,但却摆脱了单调固定的模式,从而使主题在浓重的作者主观感情的渗透中,显得格外深沉。如果说《王九诉苦》、《漳河水》、《赵巧儿》一类的叙事诗还存在着机械配合土改政策的宣传,人物命运的转机被置于相似模式之中的话,那么,《王贵与李香香》则是超越了上述诗篇的思想层次。即《王贵与李香香》已不是一般地演  相似文献   

6.
修辞与想象     
想象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由一个形象联系到另一个形象,并由一个形象而创造出另一个新的形象。修辞和想象是一对亲密的伴侣,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美好、奇丽、新颖的想象都是由修辞手法构成的。 一、由比喻构成的想象 1.别人的仇恨像座山,王贵的仇恨大如天。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2.白生生的蔓菁一条根,庄户人和游击队是一条心。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3.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例1是由明喻构成的想象,“山”和“天”是喻体,是由“仇恨”引起的想象,极言仇恨之大,十分具体、鲜明。例2是由暗喻(即隐喻)构成的想象,“白生生的蔓菁一条根”是对“庄户人和游击队是一条心”的比喻、起兴,联系自然、贴切,有地方特色。例3是借喻,这里只出现了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  相似文献   

7.
李季是一个辛勤的诗人,他的早期的诗,特别是《王贵与李香香》,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后期的诗,由于面对新的生活而找不到恰当的形式,更由于对形式的误解,终于使他的后期诗歌无法取得比前更大的成果,推及当代其他诗人,无不在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和对诗的本质的困惑中,终无所获地走过了他们诗歌创作他一生。  相似文献   

8.
从新诗诞生以来,在六十多年的岁月里,许多诗人为寻求、开拓民族化的诗歌道路,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闻一多、何其芳为建立现代格律诗倾注过心血;臧克家积极推动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李季以学习民歌的成功实践拓宽了新诗的发展道路;郭小川、贺敬之从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中广泛吸取营养,对新诗民族化进行多方面尝试……而艾青以其闪烁着战斗光芒的诗歌理论和丰硕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自由诗的创作,为新诗的民族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路在前进的时候伸延着艾青的创作和新诗本身的发展一样,开始主  相似文献   

9.
南朝情歌艳诗着眼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人艳情诗是在模拟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表现内容上来看,它们大都是描写女性或男女情爱的情歌,都具有适俗的特点,但细加分析,又有许多较明显的差异。本试从诗歌着眼点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问世已经四十九年了。当时,这首诗一发表,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郭沫若高度赞赏这首诗,把它称为“文艺翻身”的“响亮的信号”。时间的长河流过了将近半个世纪,今天重读这首  相似文献   

11.
信天游,汉族民歌的一种形式,也称"顺天游",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广大西北地区。正如其名,信天游的演唱是在空旷寂寥露天的黄土高原上。它的形成往往与其独特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信天游形成的特殊环境出发,着重探讨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的阐释,体现出明显的从"泛情论"向"情爱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又是与其整体抒情观相联系的。概言之,李东阳、李梦阳能认识到民歌之"情"的价值,但将其阐释为广义之情,并存在着贵古贱今的偏见;李开先宣扬"今古同情",肯定当代民歌之"情",并点明其内涵为"男女相与之情";袁宏道则指出民歌之"情"实乃情欲,推崇其放任自恣的表达方式。从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够对文学思想受社会思潮之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两部民歌体叙事长诗既有很多共同之处,又风格各异。前者重叙事,突出“信天游”的原汁原味,地域特色浓厚,人物刻画类型鲜明;后者重抒情,有歌剧味道。强调思想教育性,在民歌运用上有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诗歌史,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诗人,留下了无数辉煌灿烂的诗篇。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纵然岁月悠悠,自古迄今风韵尤在。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之《关雎》,到现代作家李季笔下的《王贵与李香香》,爱情诗吟声不断;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一代文坛泰斗,到斗大字儿识不了一箩筐的村夫农妇,无不为高尚纯洁的爱而同声歌唱;从稚气未脱,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到年愈古稀,须发苍白的垂暮老人,无不为爱之祭坛献上一颗永不冷却的火热之心。我国的爱情诗真可谓浩如烟海。在这诗的海洋中,古典爱情诗别有一番风味,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她既有健康的内容,也有绚丽如画的文彩。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仅有内容的美而无词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一位认真向民歌学习的伟大诗人,他在诗史上泰山北斗的地位是和他学习民歌分不开的。李白与民歌之间的渊源为李白诗歌向民歌的借鉴作出很好的铺垫。在李白的诗歌体裁中,乐府诗、歌行体诗和绝句是李白学习民歌的典型代表。李白在学习民歌长处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创新,形成其诗歌"清真"、"自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1、李季——“石油诗人”。中国现代诗人李季曾以《王贵与李香香》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一度深入玉门油田锻炼生活,了解石油工人的疾苦,写下了大量的歌颂祖国石油事业和石油工人的优秀诗篇,如《石油诗》《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反映了石油工业建设的广阔生活画面,他也因此被称为“石油诗人”。2、田间———“时代的鼓手”。田间在抗战时期写出了《给战斗者》等大量鼓点式的短行诗篇。这些诗短小精悍,音调铿锵,战斗性强,表现了人们的战斗情绪,极富鼓动性。著名诗人闻一多曾因此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称赞他“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  相似文献   

17.
南朝乐府民歌,其数量较北朝民歌多,然十之八九都是情歌。所渭“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其中抒情歌诗《西洲曲》(属《杂曲歌辞》)亦为描写男女情爱之作。它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歌辞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宛转动人,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技巧,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艳诗内涵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艳诗”的含义最初与音乐相关,其源于楚地的民歌“荆艳”。可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褪去了音乐方面的含义,而成为描写与女性相关题材的诗歌泛称。唐代以后,它又逐渐被用来指称吟咏女性和描写男女恋情的诗歌。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2.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品味描写音乐的诗句中蕴含的情感脉络,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发兴趣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吊之:"童子解吟  相似文献   

20.
(一) 《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首充满泥土芳香的优秀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最初连续发表在1945年12月底的延安《解放日报》上,1946年太岳新华书店正式出版,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以后在社会上还流行过多种类型的版本,在国内外广大读者中颇有影响。 李季,原名李振鹏,1922年8月16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里。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只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