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今年以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紧紧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和推出了90集大型电视系列报道《“八八战略”在基层》。该报道以全省各县市区为报道对象.从“发挥什么优势、推进什么举措、取得什么变化”三个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浙江各地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和崭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已经发表了李传新同志的《“世界图书”——读者向往的一扇窗》、魏龙泉同志的《也谈“世界图书”前身和出版背景》(以下简称魏文)以及孙艳同志的《关于“世界图书”A、B辑》(以下简称孙文)。这些文章详细地、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图书》及其前身《国际图书通讯》、《进口业务通讯》、“前《国外书讯》”(1958~1960年)、《参考文摘》、《国外科技书讯》和“后《国外书讯》”(1973~1979年9月)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新闻成了不同电视媒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电视新闻中,深度报道又成了电视媒体流行的主要报道方式。1980年央视创办《观察与思考》,电视深度报道开始了最早的尝试。随着电视新闻改革大潮的掀起,央视逐渐出现了现在最能被受众认同的电视深度报道三部曲——《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5.
汪娟 《传媒观察》2003,(7):49-50
去年初,江苏电视台新推出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以下简称《南》),该节目以全新的播出方式、全新的制作理念,旨在打造南京人的“电视新闻晚报”,为南京人提供零距离的互动服务、丰富的生活资讯、及时的投诉反馈等等,努力突出节目的人性化,使节目具有新鲜感,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笔者撰写此文,归纳《南》人性化节目制作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实际也展示了地方电视新闻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许鑫 《青年记者》2007,(2):50-51
围绕06世界杯的64场赛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报纸如何报道才能扬长避短?笔者选择《南方都市报》6月10日至7月11日的《世界杯特刊》作为分析对象,大体上可以反映纸媒在重大赛事报道中的一般做法和策略。《南方都市报》从6月10日起,每天均出版《世界杯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篇幅达8-16个版面,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成“立场”、“战报”、“专题”、“纵深”、“前线”、“预测”、“传媒”等专栏,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特点,从多方面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报道的范围、领域从比赛本身向相关事件延伸,从…  相似文献   

8.
赵强 《视听界》2000,(2):46-47
《每日观察》(以下简称《观察》)是南京电视台于1998年4月推出的一个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每周六档,每天晚上18点40分首播,22点零5分复播,周日进行一周回顾。开办一年多来,由于她力求创新,积极探索,很快就开出一方天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观察》的一些创新尝试从理论到实践  相似文献   

9.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因其成功的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两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各自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我从2003年1月6日出版的两报内容大致相似的两篇文章来作一评析。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同一内容、不同思路2003年1月6日,也就是上海开通磁悬浮列车的第六天,两家报纸相继进行了跟踪式报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入手,对《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和建国以后编修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中目》)作子目以及子目下细类的比较,从而指出《总目》和《中目》二书在目录划分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大连电视台录制的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推进大连农业现代化的新思考》(以下简称《推进》)喜获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近几年来辽宁省广播电视学会向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推荐作品参评这一项目评奖取得的最高奖次.是一次飞跃。作品本身显示了对“三农”报道水平的全面提升。系列报道《推进》,让广大电视观众见识了现代大农业的雏形.展示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3.
劳春燕,浙江绍兴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主编、主持人。1994年7月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1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进入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国际新闻编辑、记者,《今日报道》主持人,深度报道栏目《新闻透视》主持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集团江苏油田档案馆2003年3月根据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制定了《江苏油田<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因此,油田档案馆及各二级单位档案室在接收2002年度文书档案时均执行《实施细则》。在执行两个规定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仔细研究《规则》与《实施细则》, 并采用了一些做法, 很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对比实施《规则》前后两种管理方法的异同,变化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①档案整理的基本单位由“卷”改为“件”;②档案装订由线装, …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多子多福”思想害苦了李天有一家》(以下简称《一家》),是河南电视台去年6月9日播出的一条计划生育报道,今年在1991年度全国优秀电视节目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超生超育是我国的社会痼疾之一。对这个“痼疾”,必须选准“类型”,痛下针砭,才能发人警醒。《一家》选取的李天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92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卫视大型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的火热,在中国再掀起一阵明星真人秀的热潮.真人秀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可谓百花齐放.其中,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本文将从《跑男》的火热,探析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元素、可能遭遇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史部提要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总目》非常注重考证典籍内容的可信性和可能性。理性对待历史文献。考证内容涉及人物、书名、典章制度、异闻等各个方面。纠谬正误。解决了大量学术难题。为传统目录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考据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问禹 《新闻战线》2023,(17):42-43
<正>今年以来,新华社浙江分社采写的报道接连产生重要反响,直接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两个重大经验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典型案例、生动教材。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擘画实施、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和总方略。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分社以调查研究开路,系统循迹溯源,统筹“八八战略”20周年报道,形成“点、线、面、体”迭代升级的调查研究路径,从局部到全貌再到全局,逐步形成规律性认识、常态化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