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网民虚拟行为异化的各种表征入手,分析大学生虚拟行为异化的本质,探讨大学生虚拟行为异化矫正的方法,试图通过有效途径矫正大学生虚拟行为异化,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虚实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网络第二大主体,涉网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虚拟认知行为、虚拟交往行为、虚拟实践行为构成了其虚拟行为的三大基本类型,面对网络内容与环境的诱惑、现实社会规则和各种教育指导失效时,主体性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在网络生存中出现了虚拟行为异化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的根源,找到矫正其虚拟行为异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网络可能因人的网络异化行为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的一种手段。网络情境下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分为自我认同异化、符号互动异化、虚拟情境异化、网络文化异化等类型。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行为阻碍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发展和人际关系交往。因此,必须从内外阈视角下分析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行为异化问题,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互动微场域是现实交往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因其内在的去身体性、去屏障性和去中心性特征,已成为青年开展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年在网络互动中实现人际关系之拓展、认知视野之开阔以及兴趣圈层之建构的同时,也陷入了技术异化、人格异化和交往异化的困境。对青年网络异化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从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文化维度进行深度解析,继而从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虚拟自由与现实自由的二重矛盾中探究消除青年网络互动异化的科学进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3,(A5):151-152
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人类交往领域的影响是空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平台而诞生的虚拟社交趋于普遍。大学生在畅享虚拟社交带来的便利与愉悦的同时,却遗忘虚拟社交素养养成的重要性。当这种交往模式逐渐常态化时,更应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明晰虚拟社交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养成所面对的困境,对探寻培养大学生虚拟社交素养的路径至关重要,以期建构大学生虚拟社交素养的自发、自觉、自为系统,保障其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虚拟交往中的主体性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对“物”的依赖,在今天突出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尤其在网络虚拟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严重的困境。在大学生虚拟交往中,虚拟交往主体的符号化和语言即身份以及大学生主体性由“自我”走进“自失”走向“自觉”,使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以下困境:主体性成为“中介”的俘虏;个人与他者交往理性的缺失;个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摆脱困境的根本在于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即认识自我的自觉、现实交往的自觉和交往理性的自觉,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及其特性,探讨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途径,力求使大学生在虚拟认识、虚拟交往和虚拟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虚实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的本质是一种人的信息交往方式,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日常生活影响愈来愈广泛,渗透愈来愈深入,作为正面效应的信息交往被异化出诸多负面因素。本文旨在梳理大众传播视域中人交往异化的四重规定性,即人交往主体性的异化,人交往主体间性的异化,人交往语言性的异化,人交往社会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从网络主体的生存异化看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迫在眉睫.文章从网络主体自我意识的混沌、网络主体价值理性的失落、网络主体交往自由的失范、网络主体情感体验的丧失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主体的生存异化状态是大学生心理失衡的症结,进而提出健康的网络主体性人格的养成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引导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师生交往关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交往行为的合理性扣导致交往行为异化的原因。基于此理论.现代学校教育应警惕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师生交往应以目的性价值统整工具性价值.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通过有效的言语行为达成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3.
虚拟交往作为初中生的重要交往方式,在推动人际交往的同时,也给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揭示虚拟交往对学习产生的影响,在总结学习影响表征因素的基础上,笔者以虚拟交往促进学习、产生交往依赖、拓展知识面和引发学习倦怠等四个维度为基础设计问卷并实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虚拟交往利弊共存--虚拟交往促进初中生的学习,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产生虚拟交往依赖和学习倦怠;虚拟交往促进学习和引发交往依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初二年级是虚拟交往影响学习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应该对初中生的虚拟交往加以有效引导,充分发挥其促进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积极作用,减少对虚拟交往的依赖和引发学习倦怠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智宇 《文教资料》2009,(14):185-187
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作为高校社会关系网络构成要素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异化状态,本文力图对这些交往异化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微博空间已成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第二交往空间"。研究以国内外文献和问卷分析为基础,界定相关概念内涵。利用修订的"大学生微博交往动机问卷",从微博交往动机总体水平、各维度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等四方面研究大学生微博交往动机;采用调查法,从登录方式、使用频次、关注内容、最吸引人之处、言行的社会责任等五方面剖析大学生微博行为特点。研究认为:"碎片化"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微博已成为大学生重要传播交流平台;微博"社会性"并未完全体现,交往动机呈现显著差异;"我微故我在"的虚拟空间引发微行为;微博导致自我异化现象,"准分离"特性影响大学生深度交流。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数字化交往成为人类普遍的交往方式,数字化交往的虚拟性和主体间性导致人的发展呈异化发展和自由发展相互交织的冲突状态,有效的学校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数字化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从而避免异化发展,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制约,限制了其引导数字化交往合理化的功能发挥.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实现由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手机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世界中虚拟自我的新的异化现象,主要体现为虚拟自我对手机自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造成虚拟自我的过度同化,以及在碎片化时间框架中虚拟自我的多重人格.手机自媒体中虚拟自我新的异化现象,源于虚拟自我表现欲被进一步激发,虚拟社会交往氛围更加情境化,社会舆论引导更为困难.消除这种新的虚拟自我异化现象,需要形成更有针对性的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并注重主流媒体的及时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数字化交往成为人类普遍的交往方式.数字化交往的虚拟性和主体间性导致人的发展呈异化发展和自由发展相互交织的冲突状态,有效的学校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数字化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从而避免异化发展,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制约,限制了其引导数字化交往合理化的功能发挥。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实现由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出交往方式多样,交往范围开放,交往内容广泛,交往界限淡化等诸多新特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自我中心、功利化、消极闭塞、虚拟淡化等不良倾向。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要遵循正确的交往原则;积极参与交往,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注重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时代,多元背景下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大学生自杀是一个多元化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学业与就业压力、生活与经济压力、情感困惑、虚拟空间异化、意外等;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心理障碍、个性缺陷、认知思维异化、生命意识淡漠等.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自杀防控体系,是高校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积极主动的自杀危机应对策略,应从预防、预警、干预机制的长效机制、物质人文环境的营造、虚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构建、现实压力源的消除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