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力前冲上旋球已成为众多男子职业高手有力的进攻武器。比如,澳网决赛中相遇的费德勒和冈萨雷斯,都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下灵活地使用。但何谓真正的强力前冲上旋球?下面我们将从本质概念开始,对其练习法及战术进行讲解。所谓强力前冲上旋球,是指较重且具有很强的旋转,在对手底线附近急速坠落后快速向场外弹出的球。由于球的力道较重且落点深,因此可以有效压制对手。同时,这种击球带有强  相似文献   

2.
网球     
G845.146,HL006 9905356香港网球运动员反手上旋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HL.中,A]/朱柏强,洪友廉,李卫平∥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53-54(SML)网球∥反手∥上旋球∥技术∥力学分析采用两部摄像机在训练场地实地同步拍摄了受试者的运动动作。受试者为一名香港女子精英网球运动员,站在靠近左边底线区域击球。在所拍摄的动作中由其教练挑选出5个典型的反手击上旋球的动作供作生物力学分析。所拍录像带通  相似文献   

3.
以上旋球为例,将旋转球与不旋转球的特性加以比较,并通过对上旋球主要技术的力学分析,分析了乒乓球运动中的旋转球在击球、球接触台面、球接触球拍时的受力与运动,说明旋转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以速度对抗旋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上旋球的飞进特点主旋球和平击球所不同之处就是击球时有向上向前的提拉动作。故球在首飞中就有往上绕自身旋转的运动,如图15所示。由于球成上旋,故球的上方气流压强P上大于下方的压强P下。因此球在首飞中的飘移现象是使球出现下坠的趋势(参阅图11),故球过网后较快地下落着地,不易击出底线。上旋球着地反弹时的力学关系,首先是和平击球一样,由于首飞的末速Vt1在球着地时形成回转力矩。它使球获得一个绕其自身向上向前旋转速度V2()。但是由于球着地前存在速度为V1(nt)的主旋旋转,故当球在C点着地被掣动的瞬时,球还必将由…  相似文献   

5.
比赛中,我们会面对各种不同打法的选手,贯彻自己的打法固然重要,但根据对手的打法特征,灵活调整战术也是取胜的关键。对手1强有力的上旋球苦恼:来球上旋很强,很难回击。而且球很深,自己被压在底线,结果总是比对手先失误。用浅球迫使对手离开底线以强力上旋球为武器的选手通常握拍会比较偏西方,他们在底线作战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即使你全力应战,也会觉得  相似文献   

6.
Inside-out     
《网球》2013,(5):18
Inside-out是指从界内位置打出的趋势路线超出边线或者边线延长线的球,可以分为正手inside-out和反手inside-out两种。正手inside-out指在占先区(以右手持拍选手为例)用正手打出斜线落在对方占先区的球。作为底线型打法的代表人物,伦德尔把底线击球从一项防守技术发展成为直接得分的进攻手段,特别是他在反手位的inside-  相似文献   

7.
强力前冲上旋球,简单来说就是安全性与进攻性兼备的球。强力前冲上旋球的飞行轨迹远高于球网,仅此一点就可以减少击球下网的可能。同时,由于飞行轨迹的顶点并非在球网正上方,而是在趋近底线附近,因此球落地反弹后依然具有很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4,(9):76-77
本组图中,王皓采用钩子发球发到闫安的正手位短球,这个发球更容易被对方挑起来,打到王皓的上旋球套路中,因为王皓正反手两面拉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他都能自如的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闫安在比赛中也想避开王皓的套路,所以接发球时采用逆旋转接发球的手法,加转劈了一板王皓的中路底线长球,尽管王皓发的球是侧上旋,但闫安依然劈出了很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百科     
《网球》2013,(5):18-18
Inside-outInside-out是指从界内位置打出的趋势路线超出边线或者边线延长线的球,可以分为正手inside-out和反手inside-out两种。正手inside-out指在占先区(以右手持拍选手为例)用正手打出斜线落在对方占先区的球。作为底线型打法的代表人物,伦德尔把底线击球从一项防守技术发展成为直接得分的进攻手段,特别是他在反手位的inside-out打法具有开创性的革新意义。考瑞尔被称为是inside-out技术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小雨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5):130-130
在网球的各项技术中.正手上旋球是运用最多、非常适合男子选手的击球方式。当今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中的乔科维奇和纳达尔都会在比赛中通过正手上旋球来获得制胜分。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有稳定性。说其具有进攻性.是因为打上旋球易发力.而地面给球的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因此上旋球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会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能够成为有效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三、正拍打旋转球 上旋球是让球顺时针旋转的打法,其特点是球尽量高地成弧形运行,到达顶点后在旋转力与空气阻力互相影响下,球急速下落,落地后高反弹。 上旋球的优点是能最大可能地使球落入对手场地,球高高地飞过网后落下,命中率较高。特别是对掌握不好发力的人,即使全力挥拍也不易出界。落地后高反弹,使对手难于应付。 另外,上旋球由于有落地速度快的特点,可用来打角度球。如打出落点在发球区外角处的将对手逼出场地的对角线球。打削球(反转) 上旋球的挥拍轨迹是从下至上,最重要的是尽力提高球拍头部速度,不论往上击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上旋球只是纵向旋转,过网后自上而下旋转落地。而上旋挑高球是在普通上旋球基础上,加上了从右向左的侧旋。此项技术并不难,只要有打上旋球的基础,掌握窍门,稍加练习便可奏效。你不妨按下述诀窍练练试试。  相似文献   

13.
试论正手上旋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 所谓正手上旋球,是指在握拍手的一侧,通过对球的向前向上的挥击,也就是向前击打,向上摩擦,即所谓“又打又摩、打摩结合”的技术击打使球围绕着横轴旋转向前飞行,并形成像彩虹样的弧线轨迹。这样球的飞行弧度很陡,下降的速度极快,球落地后仍带有极强的上旋,因受向后作用力的关系,增加了向前的冲力,因而前冲力大并弹跳高,从而产生巨大的威力,这就是正手上旋球。  相似文献   

14.
网球作为世界主流运动项目之一,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目前从运动发展角度来说是在阶梯式变化的。与中国网球的代表性人物吴迪做口述史访谈,在运动行为切身感的叙事中,呈现了网球技术的真实感。本文的主要学术论点是:(1)网球技术训练及其切身感,具体体现在现代网球的趋势更倾向于技术全面,以及发球与底线技术在顶尖运动员中的重要性。(2)欧美网球技术与中国网球技术的差异化探讨,欧美球员技术凶悍的程度在于底线的前三板和发球接发球的质量,国内的球员更多的都是通过底线的多拍相持来寻找机会建立进攻优势。(3)不同场地的技术打法与心理战术运用的切身感,硬地打法更注重底线相持和高质量的发球。红土打法的特点是底线球速要更加有质量和穿透性,因为红土的特性就是会让球的摩擦力变得很强,而且体能要求更高。草地技战术是以前三拍快速解决战斗为主,完全利用自己的发球优势来建立前两拍进攻的主动性。在心理压力很大的比赛中多增加一些摩擦和旋转来保证这个球的成功率,同时会让球打得更稳定、更加保险。(4)网球运动项目训练与比赛中的体能问题,网球项目对于身体的要求比较综合,既要有力量,也不能缺失灵敏度,并且在灵敏度的基础上还要有耐力,在网球...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对比法、实验法对网球运动员进行实际的正手上旋球教学环节的实验检测,并对正手上旋球技术进行观察分析,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得出一套科学合理并具有针对性的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正手上旋球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汪俊  冰沙 《网球天地》2014,(10):112-112
旋挑高球(常见于4.0以上比赛中)底线最大弧度上旋高球-对拉训练 ●教练或同伴在底线用强烈上旋喂球,要求练习者用正拍强烈上旋回球、并使第2落点在底线后3米开外,教练或同伴再强烈上旋对拉,当练习者能够连续完成10个回合高效上旋球后换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理统计为主的方法对男子网球单打运动员2011年ATP官网公布的十项技术统计与其年度积分进行主成份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研究显示:一发成功率,一发胜率,二发胜率,发球局胜率,挽救破发率五个技术统计是男子网球红土场的五个关键制胜因素.同时指出:红土场发球局的所有指标与接发球的所有指标呈负相关态势,上旋球,底线进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红土场制胜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网球运动中,身体各部位动作的正确性是使运动员完成各种击球技术和适应激烈对抗竞赛的保证。现就网球训练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学习各种具体技术的前提知识分述如下: 一、击球点的选择所谓选择击球点,即球弹跳到什么程度时球拍击球和击出什么样的球。这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在练习击球动作之前,首先应了解球的飞行路线和球飞到哪一点击球。现在以底线击球的飞行路线为例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胡启权 《体育科研》2009,30(2):67-70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摄像解析法对我国2名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柏衍和陈卅正手大力击上旋球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击球动作成多环节特性,能适应现代网球由于球速变得更快,选手底线击球时间、空间相对有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球技一点通     
"耍"手腕 和世界上大多运动项目一样,网球运动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着的,比如说底线抽击时越来越强调上旋的作用就是最好的一例。 曾几何时,底线抽球是严禁动用手腕的,而如今为了顺应这股上旋球的风潮,我们不得不松开僵硬的手腕,运用手腕的快速甩动来获取理想的上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