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正罡 《金秋科苑》2013,(1):122-124
2011年9月5日,江苏省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评为世界第六大长寿之乡,这是该组织从1991年以来唯一认定的长寿乡。据统计,如皋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265人,80岁以上的有6.7万人,百岁老人总数居全国之首。更特别的是,当地的长寿老人大多眼不花耳不聋,生活自理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2.
苏二 《科学生活》2013,(4):62-63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于是总有人想去长寿老人特别多的地方一探究竟。在我国,除广西巴马与新疆和田这两个全球知名的长寿乡外,还有一个地方近日登上了“全球长寿榜”。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人口部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全球人类平均寿命比20世纪初增加了30岁,1955年是48岁;1975年是59岁;1995年是65岁。中国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6年的70岁,其中60岁以上有1亿多人,70岁以上有2000多万人,80岁以上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20日,湖北省钟祥市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老龄所评为"世界长寿之乡",成为继海南澄迈、海南万宁之后中国第三个"世界长寿之乡",同时钟祥也是唯一被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为了揭开钟祥人长寿的因素,经过多方走访健在的100岁以上老人和所居住的乡村,从他们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健康产业等多方了解,认真分析其共性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中国健康产业应大有所为的思考结果。  相似文献   

5.
女性比男性长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世界各地的发现来看,长寿老人多为女性:我国广西的百岁长寿老人黄妈吉仍能穿针引线;巴西一位名叫玛丽娅·奥·席尔瓦的老人最近刚刚度过她的125岁生日,她可能是世界上健在的年纪最大的女人。而且,据权威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要长5年。在人们的印象里,与男人相比,女人的活动量更少,体质较弱,结果却是女人比男人长寿,其中究竟有何奥妙?日前,科学家的研究有可能揭开这一谜团。很多人认为,男人因社会期望值过高,社会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健康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女人长寿。而最近的…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平均寿命都在不断增长,上海、武汉的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0岁。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有名的长寿地区,在10万人中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就有11个。而以长寿闻保的保加利亚,在10万人中才有5.2人在百岁以上。当今世界最高年龄已达150岁以上。人们自然会问,人类的寿命到底能有多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人类能活多久?  相似文献   

8.
水孕育生命,水哺育人类。水的结构变化和品质对人的生命质量有多大影响,许多人不了解,也不去研究。但上世纪80年代一则报道引人注目:在欧亚交界的黑海之滨,高加索地区有个拘卓尔村,村民们都很长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癌症的地方。老人们都能活到100岁以上,最高155岁,平均寿命120岁。村民的排便无恶臭,如同吃母乳的童便一样呈鹅黄色,  相似文献   

9.
“长寿”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一句老话。如果每个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一百岁,还能像中年人一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那够多麽好呢!可是在旧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广大的劳动人民被饥饿贫困所逼迫,生活没有保障,身体受到摧残,生命愈益短促。长寿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在社会主义的苏联,百岁以上的居民就有三万多人,单单在乌克兰就有二千七百人。鄂霍次克海岸的“黎明”集体农庄中有一个一百十一岁的老人波波夫还在打猎和捕鱼;不久以前逝世的百岁老人塔拉斯在一九四一年还参加游击队与法西斯分子作战,直到卫国战争结束;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画家列宾、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生物学家米邱林,都活到八十以上的高龄。这些事实说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长寿”才有可能。苏联施行  相似文献   

10.
人们随着生活的日益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医学的发展,我国百岁以上老人较之建国前增多。那么,这些百岁老人的长寿有什么秘诀呢?现从84岁的离休干部孙文彬收集整理的百岁长寿老人的资料中,选出几位,介绍给广大老年明友。  相似文献   

11.
<正>项目背景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时代。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 200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6.6%,即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卧床老人基数大,护理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流感季节性流行可导致65万例死亡,相当于每48秒就有1人因流感死亡。流感容易引起低氧血症,而失能人员等高龄患者更容易产生低血氧相关症状,他们在血氧饱和度低时往往因不易自我察觉而陷入危险。研究表明,适当氧疗和药物吸入雾化有益于流感环境下卧床老人低血氧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研究表明,良好的道德修养确实益于长寿。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们用40年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在21岁和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而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中,都在55岁前死去。巴西医学家对长寿老人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3,(17):101-101
新疆疏勒县刚刚度过127岁的阿丽米罕老人,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寿星,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只等权威世界纪录授权方的认证。阿丽米罕·色依提,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拍昆吾伊拉村人,老人爱唱情歌爱孩子,一年四季喝冷水,目前老人心态和身体都比较好。唱情歌、逛巴扎,走亲访友讲笑话,这是老人生活常态。长寿需要良好的心态,也需要健康的饮食,让我们看看怎么吃能长寿吧!  相似文献   

14.
包泽 《今日科苑》2014,(9):69-70
<正>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前不久,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莉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五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为你开启长寿大门。长寿"金钥匙"之一——"乐观""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我们前往涟源市龙塘镇上白村看望103岁老人廖数吾。正在洗脚的廖数吾老人立马倒了洗脚水,陪我们漫步竹林聊天。让我从中了解了她老人家的长寿之法:常持勤劳之本廖老生于1910年,育有四男二女,现有内外人丁156人。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廖老一生省吃俭用,勤劳操作。65岁前全家大小家务由她一人承担,当时全家16口人吃喝,一直到1975年7月才分家。分家后,仍然带孙子,经常是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国外有媒体报道,绿茶对养生保健、抗癌防衰、延年益寿效果显著,为国际营养医学界权威组织所大力推崇。因此,饮用"绿茶"已成为当前国际潮流。绿茶喝绿茶能长寿、高寿,茶农称为"寿茶"。这里且不说世界长寿冠军日本人是怎样酷爱喝绿茶的,只说清代皇帝的长寿冠军乾隆,他的长寿与喝绿茶有密切关系。清朝有13个皇帝,其中长寿者是乾隆,他活了88岁。查他的档案,不仅爱茶成癖,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0,(6):78-80
穷国富国寿命差距惊人格鲁吉亚老太太安蒂莎·克维查娃的身份文件显示,她出生于1880年,今年7月即将迎来130岁生日,所以她比目前已知的全球在世最长寿老人日本老太太——115岁的知念釜——还要年长15岁。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人口平均预期寿  相似文献   

18.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19.
正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已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种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最终活多大岁数可能还与基因相关。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就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会使人更加长寿。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有幸拥有这样的基因,但我们至少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润滑我们有限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