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没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正是正确地制定和运用了统一战线这个策略方针,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发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赢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马列主义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演变到完善的过程,我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样  相似文献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共同纲领,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三民主义,即对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理由:(1)国民党坚持以三民主义为抗战建国的最高纲领.(2)中国共产党愿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3)抗日战争的实践进程也表明,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指导思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与纲领.[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两面政策,即既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一面,又有与日妥协反共反人民的一面。这种两面政策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始终,只是其重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演变。明确这一问题,便能较正确地把握国共两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许多艰巨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分析每个阶段时局的特点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对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斗争的策略,从而在“七七事变”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自下而上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了抗战前准备阶段的任务。 从一九三五年“八一宣言”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到一九三七年四月中共中央“告全党同志书”宣布停止内战的目的已经实现为止,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我党对蒋介石三易斗争口号,即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最后“联蒋抗日”。这一事实充分表现了我党审时度势,高度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是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范例。下面,就三个口号的背景、实质和效果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5.
《新华日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党报,在抗日战争期间,贯彻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加强同国民党积极因素的联合,加强同世界新闻界的广泛联系,建立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坚定地站到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成为我党在国统区思想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6.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是国民党蒋介石由“剿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一个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面抗战新阶段的到来.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中共起了主导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共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实现合作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有个逐步认识、逐步深化,即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  相似文献   

7.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大义魏沧波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始终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同国民党竭诚合作,并在“全国抗战”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团结全国各阶层的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  相似文献   

8.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这两个政党的抗日战争出发点与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即:中国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它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相应的敌后游击战场.这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曾经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一开始,“我们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或是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这样就会胜利;或者是压迫人民的片面的战争,这样就会失败.我们又指出: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胜利必归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民族解放斗争大旗,积极倡导、主动组织和坚决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提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制定抗日军事战略策略,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纵队创建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主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砾往。这本来是不可争议的客观事实、然而近十多年来,史学界出现一种倾向,即夸大国民党及其军队在抗日战争的作用,缩小甚至忽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从而对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干流砥柱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值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1.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党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 ,贯彻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 ,加强同国民党积极因素的联合 ,加强同世界新闻界的广泛联系 ,建立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 ,坚定地站到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 ,成为我党在国统区思想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始终坚持抗战救国立场,组织南洋华侨输财出力,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分裂;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援助解放区军民抗战,表现了凛然的民族气节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山西是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根据地,是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据以指导华北敌后抗战的神经中枢,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我党对阎锡山的抗日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党对阎锡山的抗日统战工作始于一九三六年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在我党召开的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的“8·13”1海抗战,中国经历厂由局部抗日到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的过程。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也由妥协退让、犹豫动摇、准备抗战到决心抗战的曲折转变过程,放弃实行多年的“捷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转而实行“对内和平统一”、“对外抗日御侮”的正确方针,最终走上抗日道路。全民族抗战局面才得以实现。在此,国民党所起作用何在?本又将对此作一分析。一、国民党决,0抗战,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9·18”后,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不顾国土沦丧,继续对红军发动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经多方努力终于和国民党及各民主党派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然而,蒋介石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被迫的,他仍念念不忘削弱以至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因此,从统一战线形成之日起,投降、分裂的危险就已存在。抗战刚开始,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不得不作出抗战的姿态,“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对于人民抗日运动  相似文献   

16.
●阶段特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矛盾复杂,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演变为中日民族矛盾;服从于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由内战、对峙,转向合作抗日;中共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中共在遭受两次重大挫折后,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同时,也克服了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发展,突出特点是抗日与反蒋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国共两党为了对付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走上合作抗日道路;国共两党由于阶级属性的本质区别,合作中始终存在着矛盾与斗争;中共始终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放在首要地位,在抗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在抗战中,政治态度和政策上具有两面性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间势力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势力是指介于以中共为代表的进步势力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落后势力之间的阶级、阶层和政治派别的统称。毛泽东 1940年在《目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 :“争取中间势力 ,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 ,争取开明绅士 ,争取地方实力派。”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 ,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 ,成为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依据。抗战时期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 ,虽以民族矛盾为主 ,然阶级矛盾有时也十分激烈 ,尤其是进入相持阶段 ,蒋介石集团一面消极抗战 ,一面积极反共 ,压制抗日民主 ,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  相似文献   

18.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了进一步正确开展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1940年3月和12月,先后作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和起草了<论政策>的党内指示.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系统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旗帜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标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局面;制定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黄昌西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核心。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