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和支撑麦克卢汉思想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天主教、艺术和技术.在麦克卢汉看来,这三者都是人的延伸,都是“媒介”,因而又都合成一体,形成了麦克卢汉思想架构之中一个几乎完美的“三位一体”.这“三位一体”造就了作为思想家和预言家的麦克卢汉,也成为我们理解他的一条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2.
上午做完课间操,我正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楼梯中间,只见从楼上匆匆地跑下来一个人,我还没有来得及躲开,就被撞倒了,一直滚到楼下。我很生气,刚要开口骂他,他急忙把我扶起来,嘴里说着:“对不起。”不知为什么,我听了这话,就没有那么生气了,也不由自主地说:“没关系。”一场一触即发的吵骂,就这样无声无息了。我一边拍着灰尘,一边想“对不起”这三个字的作用还真不小哩。我们有的同学经常失礼不道歉,还无理搅三分,认为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好汉。其实,同学之间没有啥大不了的矛盾,互相谦让点,啥事都好办。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对不起”与“没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很喜欢贵刊的“来图求解”栏目。一次外出拍摄,觉得卖热秋梨汤的景不错,寒冷的冬日里能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热秋梨汤,让那甘甜、温润的液体舒舒服服地融入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我希望这张照片能传达那种感觉,不足之处还希望专家指教,十分感谢!(尼康F100AF24-120mm)钱仲杰北京通州钱仲杰说“:冬日里能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热秋梨汤,让那甘甜、温润的液体舒舒服服地融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冬日喝梨汤的美好图像。虽然作者在画面的取景构图上突出了热气腾腾的梨汤,但是,图…  相似文献   

4.
春节放假邀了几个朋友小聚。言谈中,我拿出一篇稿子请他们“斧正”。其实,我是在炫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谁知,这几个三杯酒下肚的“工人老大哥”,却真事儿般地开始评头论足。老赵最踊跃,他喝了一杯酒拍打着稿件:“啊,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怎么看着有点像文字游戏?缺真实感和现场感啊。”啥?看着这个属于“粗人”类的家伙,我心想他怎么还能说出如此的话,可脸上还得挂着笑容:“说得好,请继续指教。”老赵还真来神了,他又喝了一杯酒:“邵我就语重心长了。你们这些‘土八路’,得跟人家正规记者学,去采访啊。”好,  相似文献   

5.
一笔糊涂账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校勘古籍难道仅限于核对版本吗?各本都错就是合理的错吗?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店主人只把三只碗”筛了酒,武松喝了。“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酒家劝武松不要再喝了,武松却出言伤人,酒家气得“一连又筛了三碗”。先后算来是九碗。“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喝了三碗酒。”武松已经喝了十二大碗,还“只顾要吃”。不但先把银子给了酒家,还威胁说:不筛酒来“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不敢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是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发表50周年,受周志强主编之托,我组织麦克卢汉书评专栏。在约稿计划中原本是包括了麦克卢汉之子、媒介理论家埃里克·麦克卢汉的,然临近出刊也未等到埃里克的稿件。不得已就放弃了。可在刊物(2014年第11期)出来后,埃里克却突然寄来他的稿子,这让我感到错愕、惋惜,栏目错过了埃里克,埃里克也错过了栏目!我把情况告诉周主编,他回复说没有问题,虽然公历的2014年已经过去,但中国的古历还在延伸这2014年。好主意!好有寓意的事件啊!麦克卢汉在时空中“延伸”,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吗?!其《理解媒介》一书所要表达的不就是理解借助于媒介的“人的延伸”吗?!
  2013年初冬的一天,我与埃里克相约在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咖啡厅见面,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首都师大易晓明在旁拍摄了一些照片,这里发表一二,以飨读者。照片中的小伙子是麦克卢汉之孙安德鲁,酷肖麦克卢汉;而其子埃里克看起来倒像是外人了。一笑!  相似文献   

7.
1988年4月15日,艾丰“50大寿”,几个朋友敲他一顿酒喝。几杯下肚,这位老兄感慨大发,以“我是最大的负债者”为题发表了一篇“演说”。总觉得干得越多欠债越多,这是他的结束语。笔者当时对他说:“负债者往往是成功者,因为人们对成功者总是期望很高。”他摇摇头:“不敢苟同”。今日他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也许可以为我的“论断”证明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9.
“对不起,我来晚了,真是抱歉。” 眼前这位刚结束采访任务便匆匆赶来的小伙子给人一种亲切、朴实的感觉。他,就是获得“重庆第五届十佳记者”称号的《重庆晚报》首席记者刘帮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据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证明失主就是你!10年了,这4万元钱早就应该还你了啊!这些年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呀!”[编按]  相似文献   

11.
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安顺县图书馆颁发的证书,证书的内容为:“范永甲同学担任图书馆义务服务员热心工作积极负责经民主评定为五好服务员——安顺县图书馆一九六四年四月。”这张证书颜色已经泛黄,有一个角已经残缺,那是当年贴在老家的板壁上,搬家时那只角就留在板壁上再也扯不下来了。这张证书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我当时和后来也得过诸如“三好学生”、“优秀工作者”之类的证书,并且我也将它们珍藏着,但心中却对图书馆发的这张证书情有独钟,因为那一段给图书馆当义务服务员的生涯,对我一生的启蒙和进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彷徨无度     
前些天我特别不爽。借口过生日,拉着老婆跑到民族园一家台湾餐馆咸咸糊糊地喝了一顿汤。老板很会做生意,专门给我播了一首生日快乐歌,接下来就是老崔在喇叭里不要命地吼:“给我点刺激,我的大夫老爷;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老崔老矣,尚能歌否?我这一想不打紧、心里…酸,差点唏嘘起来,突然感觉我才17岁怎么就像一位老人呢?  相似文献   

13.
亚运会前,老朋友夏尔马到北京来了。半夜我快下小夜班,电话里传来他那我已感陌生的嗓音时,真是令我惊喜万分。这位不结盟国家新闻交换网记者是受亚运会组委会之邀,到北京采访亚运会准备情况的。几天来早出晚归,参观采访,“剩下最后一天用于领略伟大中国首都的特色和拜会老朋友”。我们约好次日见面地点便顺致晚安。次日晨一阵电话铃声将我吵醒。电话里夏尔马所住旅馆的服务员给我读了他写的条子:“宣,恰巧碰到一位热心的姑娘愿作导游,为了多看一些地方,我决定随她去了。晚些时候再见。夏尔马。”听罢我对这不顾友情的“好色之徒”除了气愤之外别无它法。第2天直到晚班快下班时,电话中才又传来他的  相似文献   

14.
幽默版     
《档案管理》2005,(1):39-39
计算题埃里卡问女友:“你怎样支配家用钱?”“40%用于房租,30%用于吃饭,30%用于汽车,20%用于娱乐。”“但这加起来是120%。”“没错,这就是我的难题。”(施祥云摘)还是孩子“大夫,我的儿子一直喜欢玩沙子,又是做沙子甜食,又是盖沙塔。您觉得他需要治疗一下吗?”“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大夫,可是他的妻子吵着要离婚。”(徐美丽摘)这是给您的汤格雷先生到某地旅游,住在一个小客店里,客店主人很吝啬,每天给的饭食很少。一天,他坐下来吃晚饭,见放在桌上的盘子很湿,便冲着店主说:“这盘子是湿的。”店主说:…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当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人称“传播学怪杰”的著名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接连发表了三本论述传播媒介的著作:《古腾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1962)、《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1964)和《媒介即讯息》(1967),提出了他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媒介理论。他以一系列大胆创新的论断,呼唤人们研究传播技术/媒介除运用于传递讯息内容以外它本身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讯息——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时,麦克卢汉不仅在学术界声名大噪,而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倍受重视。他的新颖论点,启发、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性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太阳升起一竿高了,他还在“爬格子”。“别写了,吃饭吧!真是的,星期天也不得好过!”她说,“我上班了,别忘了给我要支肤轻松。”她走了。他一坐就是一晌。她下班一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饭菜原封不动,顿时怒从心中升起,问:“药呢!”“药……”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噢,忘了,下午给你拿去。”他怕吵起来影响不好,就压低嗓门说:“下午一定给你拿药,一定。你先休息,今天中午我做  相似文献   

18.
我到江苏省江阴县访问养猪模范李仁林。我说:“猪为六畜之首,养猪工作太重要了!”他说:“养了三年猪,田里旺得不可知。养猪,可以肥田。”“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不养猪,就要荒田。”我说:“养猪,饲料问题是第一位的。”他说:“养猪,首先要抓饲料。人不给猪吃,猪就不给人吃。”我说:“这猪养得真好!又肥又大。”他说:“你看这猪,滚瓜溜圆,肚子拖地。看见人走到跟  相似文献   

19.
这次刘震云与同名电影同步推出的新作《我叫刘跃进》,其可读性自然无可低估,但"废话牛人"这个光荣称号还是没法给他摘掉。这次刘震云与同名电影同步推出的新作《我叫刘跃进》,其可读性自然无可低估,但"废话牛人"这个光荣称号还是没法给他摘掉。  相似文献   

20.
“这是光圈,这叫取景器……”我茫然,听不懂,也没法听憧。来到这个世界42年,只照过四五次相,那是别人给我照,我无缘摸那个神秘的铁匣子。然而那天,1982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宣教科长把一架“海鸥4A”相机交给我。我明白科长不是叫我拿着照相机去玩,是叫我用它去宣传塔里木,宣传塔里木的建设,宣传塔里木人的风貌。如同50年代末来到塔里木时,班长发给我一把坎土镘,叫我去挖地、种庄稼一样。我大胆地拍完一个胶卷,诚惶诚恐地冲了出来。糟糕,头一张底片只有小半截影像,而后面却全是空白。我急忙去找科长,他笑了:“保护纸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