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知性德育的继承和超越。生态德育具有价值上的超越性和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等特征。生态德育理论强调在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将人培养成为具有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的人。"生态德育"在中国还属于新事物,其实施难点和发展趋势有待在进一步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谈生态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科教文汇》2008,(26):277-278
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知性德育的继承和超越。生态德育具有价值上的超越性和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等特征。生态德育理论强调在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将人培养成为具有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的人。“生态德育”在中国述属于新事物,其实施难点和发展趋势有待在进一步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4.
田文  林乃磊 《科协论坛》2007,(5):141-142
本文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本质上的几点不同;而后对主张整合的理由进行了叙述和斟酌;最后,提出了几个观点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独立发展,甚至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部分,也说明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整合后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中学开设的思想政治课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它发挥着特殊的德育教育功能。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这一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思想政治课就是德育教育 ,但它不等同于德育教育。因为思想政治课不但具有提高觉悟、指导行为的德育功能 ,而且还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智育功能 ,所以 ,我们绝不能过分强调德育而忽略了智育 ,更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育而忽略了德育。单纯的德育观点是错误的 ,单纯的智育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不可偏废。从德育工作的内容来看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它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观和创作方法关系问题自八十年代初热烈讨论以来,许多在这一问题上"左"的、"右"的错误的观点得以梳理并形成了定的共识.新时期又有学人在刊物上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主张,重新思考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作用机制,并凸显了世界观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践哲学在本质上是语境主义的;科学实践哲学与提倡语境性的观点和立场不谋而合。那么,科学实践哲学在哪些方面是提倡语境主义的呢?我们以为,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与语境主义高度一致;科学知识的索引性也强调语境解释的不可祛除性,这些都是科学实践哲学与语境主义高度关联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生态困境,用生态伦理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能找到一些解决路径.本文的目的说明生态伦理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迅速进步与青年个性全面发展不相适应、智育与德育严重脱节、激烈的竞争对立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引发了教育学者对于德育的再次思考."学会关心"理念的提出强调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强调自知、自尊和信心,支持青年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为高校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发展进程中,哲学观对于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的作用,具体到每个人的对于哲学的观点和态度影响和推动了哲学发展的进程。本文以笔者在日常课程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简单论述和分析哲学观与哲学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强调每个人的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强调哲学发展中的人的主体地位,表达笔者个人对于哲学发展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邢中先 《大众科技》2016,(4):147-14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用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这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是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的,从哲学看苦乐人生,才能真正体悟到生命的真谛.用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思考苦乐人生,才能实现对苦乐人生认识上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主张具有局限性,但其一些正确的、合理的观点对贵州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生态社会主义的正确的、合理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其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人类尺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走高效、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科学观。科学哲学各个流派 (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等 )围绕着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从根本上说 ,它们所提出的科学观都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 ,因而从它们观点所交织的网状结构中很难看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观。这种状况是由科学哲学狭隘的认识论视野造成的。本文拟从科学哲学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归纳的表证问题和科学的划界问题 (也即通常所说的休谟问题和康德问题 )出发来展现这一理论困境 ,并为此困境的可能出路作一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1.我们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的总纲领,是毕达哥拉斯主义与科学实在论的理念的整合。换句话说,我们相信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奥秘都深藏于数学和谐的规律之中。然而,这并非人为的而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2.在本体论上,我们相信"场的实在论",认为无形无象的场是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实体。同时承认"关于结构的知识"是认识不可观察实体的必由之路(知识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3.在因果性观点上,我们主张,作为自组织系统的物理世界,在整体上是由因果律与机遇律共同决定的。4.我们持有多元主义方法论观点,认为从不同视角看,多种量子力学解释各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哲学改造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他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结盟。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象科学一样回归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联接科学与人们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以科学改造哲学、推动科学与人文融合,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和建议。李政道针对"文革"对基础研究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的盛行,极力主张中国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杨振宁针对中国科技和工业落后的现实状况,极力主张中国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并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在如何看待李、杨观点相左这一问题上,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窠臼,非要评判二者孰优孰劣、谁对谁错。二人的观点都很深刻,都有理有据,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李、杨二人观点相左,对于中国科技发展而言,反而是好事。不同观点的碰撞,能让中国领导人听到不同的声音,进而能让中国的科技战略决策更加理性、务实、周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有关的探讨一直未曾间断。当今关于学科发展方向的众多观点大致可归为五类:一是曾国屏、张明国等人所主张的,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建成科学技术学及其学科群;二是吴国盛提出的,把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学科来建设。具体地要以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作为自然辩证法事业大力发展的四大学科,而前两者是核心;三是吴彤等人主张并力加实践的,要以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作为主流;四是郭贵春和成素梅等提出的多元性主张,即应保持科学哲学研究的哲学性、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视角,对迈尔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的核心理念进行哲理性解读.最有特色的观点有:(1)迈尔用整体论对"中性说"进行答辩,我们对此用科学哲学观点作重新分析;(2)采用西蒙的"满意决策"理论来解释,自然选择=受约束的次优化反馈调节过程,证明它比最优化的"完美设计论"更加合理;(3)用博弈论的观点来解读种种生物进化对策;(4)用混沌边缘的"非线性放大"来解释迈尔的"边缘成种理论".总起来,借此阐发笔者关于"系统科学=生物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哲学界关于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之间的关系一般持有"三元论"的观点。分立论—认为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分别是独立自主的不同学科;交叉论—主张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研究的范围虽然不同,可是它们相互交融存在联系,科学技术的发明的产物必定会运用在工程中,工程活动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必然会引发新技术的产生或者已有技术的改进;等同论—认为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几乎等同的哲学定义,不需要分别给它们做严格的定义。文章的观点是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的联系和相互关注,不可以将它们分开单独研究,只有加深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之间的联系,才能促进两方面的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