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教师的问题行为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冲突相应地增加。一些冲突甚至演变成师生之间的行为对抗,引起教师、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法律纠纷,牵动社会、学校方方面面的精力,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都造成损失。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教师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便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意义。一、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危害教师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些能引起学生的消极反应或不良行为,这就是教师的问题行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是指教师身上出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或违反教师职业道…  相似文献   

2.
吉明 《考试周刊》2014,(34):180-180
<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当,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等等。所以,对由于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对此,我结合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一些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不少教师在写班务工作总结时总会写到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是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常表现出一些不当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3.
强化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地以相应的态度、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在他们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的行为观念、学生的行为反应与期望教育智慧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锁链关系。教师的期望被学生所接收和理解后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促进或阻碍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强化“相信学生学得更好”的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4.
朱月芳 《宁夏教育》2005,(11):67-68
在教师岗位上,每年都有大批青年教师或调离教育岗位,或辞职经商,或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消沉。青年教育身上所暴露出来的忧郁、恐惧、愤闷等心理问题提醒我们: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切莫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抗挫折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弛 《教育》2011,(3):48
作为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育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将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把关爱倾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教师对待学生切忌偏心教师关爱学生的途径和方式有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但是,在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却还没有取得共识,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强调改变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本篇作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教师,应该从教师做起。毫无疑问,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如果教师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无从保证。  相似文献   

7.
李源 《教书育人》2015,(2):46-47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定,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课堂纪律是保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心智发育还未成熟的人,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而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个性了解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制止或引导,使问题行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还会引起  相似文献   

8.
教师课堂问题行为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给教学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常常会给学生带来身心的伤害,甚至使学生留下终生的阴影。其产生的症结与教师对学生非理想行为认识上的偏差有直接的关系。避免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需要从提高教师个体素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正确恰当运用惩罚、规范教师课堂行为等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11,(9):34-34
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牟东芳 《广西教育》2014,(29):65-65
正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  相似文献   

12.
臧远科 《湖南教育》2003,(13):27-27
教师的很多心血都花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他们有“问题”才可爱。他们的成功,就是教育的成功,人人向“问题”学生多献一点爱,教育将会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本期话题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问题行为常常迫使教师把当时的讲解停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并设法解决这些行为,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问题行为常常迫使教师把当时的讲解停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并设法解决这些行为,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控制下进行的。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我们把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心理问题。研究并帮助教师避免那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论著甚多,但把教师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普通高中教师与学生的研究。本课  相似文献   

16.
伴随社会转型的深化,诚信观念的缺失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渐增多。在学校场域中,相对于教师群体来说,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拥有较少的资本,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又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这一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结构采取行动,以增加或维持他们的资本,甚至部分地或彻底地改变场域的固有规则。由此透视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发生的非诚信行为,不仅可以看出他们背后隐藏着的对自己弱势地位的无奈的抗争,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对生存策略的主动寻求和体验。  相似文献   

17.
《江西教育》2011,(10):2-2
<正>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李友强 《湖南教育》2003,(13):28-28
教师的很多心血都花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他们有“问题”才可爱。他们的成功,就是教育的成功,人人向“问题”学生多献一点爱,教育将会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本期话题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李云 《江苏教育》2010,(5):45-45
在雪花飞舞的季节读《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能给人一种心灵的澄明。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7个年头的教师,读着一个个别人的故事,那种熟悉就如发生在自己身上、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与其说是感动学生心灵的教育,不如说是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故事,因为一直以为,能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互悦机制",即喜爱引起喜爱,欣赏引发欣赏。一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完全可以把微信群变成一个激励的平台,尽量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然后以此为基础,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主张与家长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对于孩子行为或习惯上的一些小的不当之外,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微信群这一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与家长共同讨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而且教师如果能多用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