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春霞 《教育探索》2004,(10):34-36
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校园实习超市是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面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与最佳诠释。该文总结了五年来校园实习超市的发展与进行“生活教育”的探索,并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践提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活教育理论.两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威遭遇的早年生活危机与早期学术冲突构成其发展一种“非二元论”教育哲学的“本能力量”,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实验可视为这一教育哲学形成的先导。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三大教育命题,其中教育与“生长”“生活”“经验”相互交织,形成整体性、连续性、交互性等内涵特征。陶行知、陈鹤琴批判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社会情境分别提出了“生活教育”“活教育”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与平民化进程。“教育即生活”对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在于:一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给幼儿提供整体、连续、交互的儿童生活;二是从具身认知到直接经验,推动幼儿经验的持续改进;三是“安其所,遂其生”,成就幼儿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形式、“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教育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新路,为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建英 《教师》2010,(10):122-123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刘河燕  贾洪鉴 《文教资料》2006,37(35):57-58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儿童中心论”及“从做中学”是其回归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回归生活教育思想对世界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实习超市是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面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与最佳诠释。该文总结了五年来校园实习超市的发展与进行“生活教育”的探索,并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践提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宋元江 《小学生》2010,(12):69-70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它主张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科学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致力于 教育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教育发展。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 平,有必要深入地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保证该思想与教 学工作的深度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 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好处,研究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小学 体育教学之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辩证地联系起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加强现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依据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无论是杜威所提的“教育即生长”,还是陶行知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两者是相通的。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之一,反映出其对于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生活即教育”内涵的探讨,阐明了其与“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以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坚持活动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