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秘密通常会被认为是阻碍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屏障,就像一堵墙将人与人分隔。但是儿童时代与秘密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改善儿童的人际关系行为,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成人而言,一方面要认识到秘密对于儿童发展的巨大作用,尊重儿童的秘密;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利用消除儿童内心不良秘密,不断改善儿童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3.
"秘密空间"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创设幼儿园秘密空间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丰富儿童内心真实体验;有利于培养同伴交往能力,促进亲密人际关系形成;可以引导儿童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儿童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应关注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尊重儿童的秘密空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秘密空间是儿童开辟的不被成人发现的场所,是儿童的另一个时空。儿童的秘密心理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不断生成着自我的秘密空间。秘密空间的存在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体验秘密的机会,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且为儿童创造了体验自我的空间,促进了儿童内在自我的发展,给予儿童存在感与安全感。成人要正确对待儿童的秘密空间,尊重并允许秘密空间的存在,照顾到儿童的秘密心理,必要时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了自我意识,人才真正成为人。儿童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获得对自己的认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那些具有良好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儿童,更能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也更能了解别人,易与他人相处。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研究指出,秘密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儿童好奇的需要,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满足儿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满足儿童试图保护自己的需要。成人在与儿童相处时应允许秘密的存在,保护儿童的秘密;给予儿童更为宽松的空间,减少儿童的秘密;关注儿童的需要,洞察儿童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影响儿童生命成长历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重要环境和场域,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的教育观念、家庭的文化环境、家庭的教育期望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认知发展,儿童逐渐开始拥有秘密,秘密空间便是他们对于秘密的特殊体验方式。儿童秘密空间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及观察法、访谈法的运用,探析儿童对于秘密空间的真实感受,发现在秘密空间中,儿童会与自我对话,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秘密空间是儿童实现自我建构的场所。然而,身处“权威与服从”的语境之下,儿童秘密空间正经历着被破坏、被监督、被入侵的遭遇,甚至越来越多的儿童早已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这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觉醒以及道德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地给儿童一些“失控”的空间,尊重儿童的个体发展,理解并保护儿童的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10.
理念对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前提之一。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它在培养儿童自觉的学习动机、主动性、独立性、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问题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探索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教育儿童的心理学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高年级生活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生活事件、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整群收取的方法,对芜湖市两所普通小学四至六年级249名学生进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和儿童生活事件量表的施测表明:除人际关系因子之外,儿童生活事件、自我意识总分和其他各分量表均不存在年级差异;儿童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行为、学校和智力情况五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前三个因子男生高于女生,后两个因子女生高于男生;儿童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和受惩罚因子对自我意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闻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那么,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成为受伙伴喜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4.
儿童时代和秘密紧密相连,秘密是童年的标志,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不尊重儿童的秘密,肆意侵犯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思考秘密的教育意义,应为每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保证着个体正确地认识世界,并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动的力量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塑造健全的个性是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有某方面的缺陷,会使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受重大影响,使个性形成发生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一大困难是小学生自卑感的产生,如不及时消除,它将导致儿童回避困难,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缺乏上进心等不良人格特征的产生,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我意识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自我既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又是一个道德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精神的个体性与伦理的社会性动态的相互作用中,自我得以实现。文章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意识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人际关系中培育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儿童成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避风的港湾,是孩子最依赖的地方.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的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次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所以,在一切社会生活中,家庭因素对儿童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研究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因素,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从多视角剖析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秘密是伴随着儿童成长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然而长期以来,心中有秘密 却被视同为心中有“鬼”,是需要加以揭露和进行教育的。在这种秘密观支配下 的教育行为,往往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教育者要认识到秘密对儿童成长具有 的积极意义,给秘密以空间,即给儿童成长以空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者 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秘密,保护和尊重儿童的秘密世界。  相似文献   

20.
童年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很大.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咨询师在学校心理个体咨询辅导中发现,外显的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不良引发的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内隐的是儿童母亲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给儿童心理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将儿童母亲情绪管理的改善作为切入点进行心理支持,将使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