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从近代到现代,古典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尝试从古典散文教学的历史渊源、近十年古典散文在高考中的地位等方面探讨古典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以期古典散文教学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散文理论方面大力提倡小品散文,确立了小品散文在现代散文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研究散文流变方面对现代散文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散文创作实践方面,周作人的独特的美学追求、文体和语言的革新,促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当人们重新发现郁达夫时,他的散文也受到了关注,研究界对他的散文研究倾注了较多热情,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试图从郁达夫散文的散文史地位、个性特色、文化意蕴等方面对郁达夫散文的研究状况力求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求推动郁达夫散文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贾谊的散文在西汉文坛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从贾谊散文的气势、表现、论证和语言等方面入手,总结出贾谊散文在艺术上是有其独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散文家,梁实秋独标一格,成就显著,已得到普遍重视。台湾学者早已确认其散文大家的历史地位,大陆学界也开始研究他的散文作品。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日渐发展,通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梁实秋散文的特性和价值、贡献和地位,是可以得到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而宋代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占据重要地位。议论、叙事、抒情等散文功能常通过"道""理""情""调"等元素实现,由此入手解读散文的主旨、情感、风格、哲理是散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拟以宋代散文名篇为例,探究一条明道、析理、悟情、品调的散文"四维"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散文在语文教材尤其是是初中语文中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训练其他文体的基础.散文阅读不应随意而为.而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生在散文阅读中可以采取研究散文的标题、捕捉散文的文眼、品味散文的情感、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等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Longfellow的散文The First Snow中平行结构的地位非常显著,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本,本文就从该角度来赏析散文的译文,结果表明要将其翻译到位,就要兼顾到散文的形、情、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当人们发现徐志摩散文对研究者、创作者皆有启示意义时,研究界对他的散文就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文章试图从徐志摩散文的散文史地位、文体性质、创作特色、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的研究状况作力求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在中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抒愤、逆时、通类、救偏四个方面,论述了章学诚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并阐明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代,一向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先秦诸子中道家和儒家的文学成就、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并从儒、道、法、墨四家的历史观、政治观、文艺观及其散文写作实践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先秦诸子散文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从而得出:道家文化凭借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和先进的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成为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代表的论断。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一书中逻辑论证渐趋严密,对我国说理散文的成熟影响深远,但学术界在分析孟子散文时往往只强调其形象性,很少涉及其逻辑性,这是非常偏颇的。通过对孟子散文中定义这种逻辑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孟子散文的逻辑思维,理清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永州八记”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永州八记”多角度移情手法的运用,使情与景完美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从而奠定了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先秦史传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史传的诸多形态、特征、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及其走向。先秦史传以其特有的魅力昭示了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以史传文学,尤其是先秦史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生成及其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诸多特征的深刻理解。拟通过这一具体事例的分析,为构建以至繁荣当下民族文学、文化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史在创意上追求如下特色:以散文思潮为经,文艺理论为纬,书写一部全新的中国20世纪散文发展历史(囊括传统意义上的近代、现代、当代散文史)。即用文艺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展现和描述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的流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世纪散文作家作品作出合乎这一流变、趋势的文学史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汉赋作为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汉都长安,作为汉代强大国力、昂扬奋进民族精神以及汉人宇宙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载体,为汉赋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发面的强大支持,对汉赋的兴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革命,各种文学体裁都在掊击传统与借鉴外国中寻求自身的话语定位。散文也是如此,一面批判桐城古文,要求摆脱古文学束缚,一面向外借鉴英法Essay建立现代散文的话语模式,形成了现代散文的两种风格:重叙事抒情的随笔和重哲理议论的杂感。这也正呼应了英国近代散文的两种风格,就其在当时的发展来看,叙事抒情的“兰姆风”影响更大一些。而重哲理议论的“培根风”在五四之初也得到很大发展。从Es-say对中国现代散文话语建立的影响以及现代散文对这一影响有选择的接受这两个方面来讨论现代散文的话语定位。  相似文献   

18.
四明散文和戏曲在中国散文史、戏曲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四明小说的成就相时逊色:以“梁祝”爱情悲剧故事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四明文学的艺术精神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9.
郭风、何为与蔡其矫,是当今福建文坛德高望重的三老。他们分别以散文诗、散文与诗歌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享有较高的创作地位和广泛影响,并且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程,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偏见,导致古代散文的教学颇受冷落。究其原因,应该与古代散文的概念不清晰、范畴不明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