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训诂学要想在当今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进行现代化的转型与重构。首先,需要明确训诂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重构后的现代训诂学当是一门具有独特学科品质的、既保持传统精华又富有时代人文精神的古汉语语义解释学。  相似文献   

2.
所谓训诂学,就是指研究训诂的一门学科。训诂就是用语言解释不了解意义的语言的意思。中国的训诂学有独有的特点,在世界语言发展史上,独具特色。我国的训诂学产生很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卓有成效。本文重在论述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训诂学发展状况,以此了解我国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训诂学不属于语言学、语文学之范畴.训诂学不等于语文学加语用学.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探究古义和引中义的一门学问。其形训、音训、义训的方法,对中小学字词教学也大有裨益。本文拟通过具体例子阐述训诂学对中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侃先生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以语言解释语言”,道出了训诂学的本质,划清了训诂学与邻近学科的界限。“无时地之限域”,使训诂学进入了广阔的天地,是训诂学的一大解放。就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都和训诂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只是各有自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现代语言学开始在我国发生、发展。《马氏文通》的问世(1898年)揭开了新时期的序幕,它开辟了中国语言学中一个独立的学科——语法学。高本汉等人运用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重建”古汉语语音体系(1926年),使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别开生面。训诂学以建立训诂学体系为标志(1928年),也逐步向旧传统告别。本文试图追寻本世纪训诂学发展的进程,以展示其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是一门使用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文言教学中掌握训诂学知识,从解释词义、重视修辞表达方式入手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意义,更有根据地解释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决定了训诂学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的综合应用的学科。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体系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字词、了解句式、背诵篇目等较低的教学层面上,而应以中学教材中文言单元篇目为基本素材,辅以一定量的课外古代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研究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训练学生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技能,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比照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方面探索一条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三点启示:1.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2.引进体验学习的新模式;3.大胆采用体现个性和创新的发现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华军 《现代语文》2006,(9):110-110
语教学是语言学应用的四个重要方面之一,语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语言学的指导与应用。其中以作为中学语教学重中之重的古诗教学与传统语言学中训诂学的关系尤为密切。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在古诗教学的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试就训诂学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解释学、汉语词义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重人分支学科。对学生古代文献的阅读、解释、整理、研究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有根本性作用。针对训诂学学科特点和现阶段学生情况,在训诂教学实践中突出两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定位问题,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