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位于鲁西北与河北省交界的德州市,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德州地域和地名已屡经变革。厘清这些历史变革,对于研究德州历史及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帮助。据有关资料考证,今德州主要地域在远古至夏商时期为有鬲氏国;在西周末和春秋战国前期属齐国,战国中后期则属赵国;在两汉、两晋时期为平原郡(国),其郡治在今平原县。在北朝时期,今德州主要地域为安德郡,其郡治在安德(今陵县)。隋唐及以后各代,德州地域及地名又有较多变化。  相似文献   

2.
当今流行的几种权威性中国历史地图集对秦汉时期岭南区划的画法有错误.秦代建立的岭南三郡的疆界与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的疆界并不重合;桂林郡郡治不在今百色;象郡位置南端应在北纬13度线的今越南中南部,北境在今贵州东南部.西汉的象郡即秦象郡的北部,南境在今中越边境线稍南,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市.  相似文献   

3.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此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为都,至唐初废弃,前后延续使用1600余年,其中作为都城的历史达540余年。由于该城几经兴废,加之朝代更替及行政区划的变化,其名称亦屡有变异,故城在西周、东周、东汉、魏晋时期的称谓就多达10余种,而作为郡治、县治时的称谓与其他称谓又为其增添不少变故。  相似文献   

4.
灵州与环州     
《庆阳府志》载记将隋、唐时期的鸣沙县(灵武郡治北环州)与南环州(今环县)混淆了,阴差阳错出现两个环州。唐时的环州是现在灵武;唐肃宗即位在灵武。  相似文献   

5.
依据《水经注》对漯水水系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龙风坡村东北的黄土城遗址就是战国至汉代代郡下领县之一的桑干城。桑干城在西汉时期曾经作为代郡的郡治,一度是代郡的政治、经济中心。桑干城兴盛于两汉,毁坏消失于北魏时期。  相似文献   

6.
“五溪”境内历史上的两个黔中郡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溪”地区在战国时期至秦代属黔中郡辖地,楚黔中郡治和秦黔中郡治均设置在境内,但郡治具体设在哪里?却一直是个谜-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和大批地下文物的出土,为破这个千古之谜带来了契机。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敬请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魏王曹操在今河北省的大城、文安、黄骅以及河间的北部、天津市的静海县一带设置章武郡。章武郡至隋初撤,期间存370余年,是中原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战略要地。章武郡治始置地方,自唐以降,存在大城与黄骅两地矛盾的记载,至今一些专业人士还存在模糊认识。考证章武郡治地方,要放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及地理状况中,进行考察、甄别,如此才能科学地辨别出何地是章武郡治始置地方。  相似文献   

8.
三国两晋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土的初期阶段,当时的佛教活动中心北方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南方则在建康,而邻近洛阳的颍川郡(主要集中在郡治许昌)也有数位高僧的驻锡和游锡.高僧的佛教活动对颍川郡乃至中原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两晋时期,许昌几易胡汉政权之手,政局不稳严重阻碍了高僧硕德在该地区传法弘教,故对此时的佛教活跃程度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9.
汉中郡始置于公元前312年。秦汉中郡治西城县,与战国时期秦楚相争的历史形势有关,其意在于防楚、逼楚。东汉初,汉中郡郡治由西城迁至南郑,与两汉时期大一统形势下褒斜道的重要性以及汉中郡战略作用和地位的变化相关。汉末曹魏时期,在魏、蜀争夺汉水流域的历史背景下,“东三郡”从汉中郡中分化出来,并使汉中郡辖区缩减为仅局限于今汉中地区。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乐山城市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川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封建性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城市。 一、隋以后乐山沿革及城市概况 周保定初(公元561年)在乐山设平羌县,并为平羌郡治。后郡徒,仍为平羌县治,这是现在可以肯定的乐山最早设“治”(一个地区的封建政治中心)的情况。隋文帝开皇四年,改平羌为峨眉,九年改青衣,十三年改为龙游。终隋一代,乐山为龙游县治。唐因之,且嘉州和犍为郡中都督府都先后治此。前、后蜀时期,乐山为龙游县,嘉州治。北宋为龙游县(一度改为嘉祥县,后复)、嘉州犍为郡治,嘉庆军节度使驻此。南宋后期,因乐山处于抗元前线,成为长江上游一重要军事支撑点,又升嘉州为嘉定府,仍治龙游县。总之,隋以后,乐山作为“治”从未间断,这与  相似文献   

11.
曹魏时期三级行政体制似仍在发展之中,州作为高层政区似并不完整,中央仍对郡国实行直接控制,而且民政重心仍在郡国。  相似文献   

12.
以地市区域为视角,从工业化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通过对样本地市工业发展状况及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地市区域内工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换并不同步,城乡经济发展尚不协调.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应体现产业集群要求,加速城区工业化进程,推动农村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对区域概念的理解出发,在明确了第三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域第三产业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再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介绍了楚雄州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区域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显示:其他服务业对楚雄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批发和零售业对楚雄第三产业的影响次之,住宿和餐饮业对楚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小。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楚雄州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黔南州苗族文化由于地域环境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形成强烈的符号认同意识、对族称的深刻记忆和对古老文化习俗传承守护等文化特性.黔南州苗族在银饰创作中多受此特定文化的影响,在宁静、柔和的银饰造型及符号美学特征中形成具有族群意识的审美哲学.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初第二亚欧大桥的开通,为西部特别是新疆的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国家对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各种政策的向西顿斜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西部资源大规模开放和全方面发展的击势已经出现。1999年底南疆铁路向西延伸通车对沿线地区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本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并分析其庄稼活资源的类型及特征,旅游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克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铜仁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荣军  陈龙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49-53,58
随着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铜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了铜仁地区旅游业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铜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楚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根据多年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楚雄州的气候特征与旅游的关系,并对楚雄州的主要风景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嘉兴郡城附近县份的太平天国当局受李秀成地方建设新思维与北邻苏福省农村政治的影响,基本能够在良性政治轨道上施政。受李秀成影响,嘉兴太平军贵族的施政表现出一定儒家化倾向。但嘉兴贵族受忠王监督微弱,且受商业社会影响,实践其中者不少。乡官凭其地方行政经验,对天国地方建设,特别是计亩征粮建树颇多,而且尽力减轻社会苦难,免除民众流离之苦。太平军杂捐项目繁多,民众负担沉重,正税因乡官局代收制度,浮收过多,不能避免行政腐败现象。总之,嘉兴农村政治较成熟,优劣均显著。而海宁、海盐则因为地处边区,农村政治表现差强人意,充分表现出太平天国农村政治受主将政治倾向主导性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职责。受多种因素制约,地市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困难重重。文章具体分析了地市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责时所产生的困惑及形成原因,简要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赌博活动极为猖獗,形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徽州地方官府和民间社会的强烈关注.徽州地方官府、民间基层组织和宗族,对国家禁赌法令进行了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