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游记文学,是用文学手法记述游历的文章。这种文体专门用来记述作者的游踪,描写山光水色、奇花异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乃至社会变革、伟人功绩。优秀游记作品,可以使人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得到文学艺术美的享受,还可以受到广博的海阔天空的知识启迪。正因为此,人们往往喜欢游记。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漫游随录图记》 (清)王韬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年6月 定价:23.5元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 的游记集,以时间为序,追忆 一生游踪。其中篇幅最多也是 最重要的,是他的欧洲之行。 他将自己的见闻观感笔录下来,十几年后再整理而成,生动描摹出一位清人眼里的西方图卷,也真实反映了他思想的变化。★《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见闻通讯呢?见闻通讯又叫风貌通讯。主要是反映一个区域、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通讯。某些旅途游记也常被看作是风貌通讯的一种。描述某国某地风光、见闻、风土人情之类的通讯,也属风貌通讯。它的题材比较广泛多样,诸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单位新貌、建筑风光、名胜古迹等均可以写成风貌  相似文献   

4.
风貌通讯在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面貌时,往往同时还要绘景状物,写人叙事,谈古论今,因此,与它的丰富内容相适应,它的表现方法也可多种多样。通讯的表现方法,如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在风貌通讯中是经常被兼而用之的。风貌通讯的作者通过叙述、描写,客观地表现所见所闻的典型事物;又通过抒情和议论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以使通讯既言之有物,具体形象,又言简意赅,具有深度。一些优秀的风貌通讯,在具体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时,常呈现多采多姿,不拘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域外游记,亦称海外游记或旅外游记,指作者游历海外或出使异国时所作的笔记、日记、行记等作品,多为记述旅途见闻、考察异域风物、抒发旅行感受等。域外游记古已有之,到晚清蔚为大观。游记作者的身份呈多元化,主要有天主教徒、奉派使臣、留学生、自由文人四类。晚清政府为改变“全不知外之政事”的尴尬局面,规定出洋官员须以日记形式定期汇报驻外情况,以备查考,  相似文献   

6.
恰克图、库伦、张家口这一贯穿南北的主干交通区域,是晚清以来中俄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个时期,多位西方人在此留下了游踪及游记。他们的视角独特,对地缘经济、商业景观十分关注。本文以晚清西文游记中的恰克图为中心,梳理剖析草原茶叶丝绸之路的地缘商业景观,以管窥中俄蒙经济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7.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 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  相似文献   

8.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着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它反映在党内,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映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它具体地体现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这种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人的表现来体现。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确立“中国哲学史的近代科学研究法”,并被称为上世纪日本研究中国哲学最有成就的汉学家宇野哲人(1875-1974)。100年前曾途经天津并留下游记。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字仍不失其价值,尤真是他当时记录的一些细节和观感,很是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晚起的电视游记,以迅猛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人们的生活,《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以及许多精巧的短片,一部又一部,使人们观之着迷,美不胜收。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游记系列片《蜀道》(十集),就是我国电视游记崛起的浪潮中诞生的。它内容清新,顺畅自然,古今交融,历史性、趣味性、知识性兼备,富有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系列游记片。  相似文献   

11.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 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休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既不是没有发生的,也不是将要发生的),是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形象是指公众对于某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组织要素和组织行为在公众中产生的总体印象。自综合档案馆出现以来,它就以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示人,“档案馆作为大众性文化事业机构,其形象具有客观性,应该是文化形象,是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的收藏、咨询、开发中心和文化基地。”具体讲,综合档案馆的文化形象是人们对其组织要素:馆藏、馆貌、工作人员及其组织行为和档案信息的研究加工等的总体评价和印象。  相似文献   

13.
余秋雨说,他是在做学问做得感到单调窘迫沉重之后,在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运行的装束,开始他的“文化苦旅”的。 单单看目录,我们也许会把它看作我们常常见到的那种一般的又是正宗的游记,你看:《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这不是游记又是什么呢?是的,《文化苦旅》是游记,是作者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地的文字记  相似文献   

14.
李力力 《新闻窗》2007,(6):67-68
叙事时间是指时间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加工改造提供给我们的现实的文本秩序;题材时间,也称故事时间,则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处理题材时间来形成文本的叙事时间。因此,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规律包括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是指新闻事业和活动受外部条件制约的规律,涉及的是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中其他部门对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影响;内在规律则揭示新闻事业和活动内在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新闻形成规律和传播规律中的要素,并从新闻规律的视角对电视直播和录播的具体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场面原是小说创作中的名词术语,它主要指小说中人物活动所需要的面貌和场所,它是小说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塑造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是指记通过观察和想象再现出的真实而客观的新闻事件发生的生活场所和面貌,它既是构成新闻情节和新闻环境的有机组成成分,又是揭示新闻主题和彰显新闻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它还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记的审美感情和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及操作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新闻界》2006,(2):69-70
西方新闻学在考察新闻价值要素时,设定了两个要素系列:一是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要素系列,如时效、距离、重要性等等;有的设定四个,有的设定五六个。二是读者兴趣要素系列,如利害关系、金钱、性、奇突等等。后来形成的西方公认的“五要素”说,指的是前者;“八要素”说指的是后者。中国新闻学者在研究新闻价值要素时,逐渐舍弃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两种系列并行的做法,只用一个要素系列把新闻事实的内在要素和受众的兴趣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在公认的中国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受众地位的变化来谈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全军部分新闻理论骨干会聚昆明,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报纸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非事件性新闻进行了专门研讨。《新闻与成才》主编杨玉辰认为,非事件性新闻是指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作者综合归纳、概括、提炼,围绕一个鲜明的中心主题进行的报道。它的特点主要是:1、传播的目的明确,即有鲜明的指导性,它不以记录某个事件为满足,而是注意事件渐变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2、行文中有明显的作者主观介入,有鲜明的倾向性;3。虽对时效性要求不严,但有明确的针对性,报道内容是读者应该知道、想知道而又没有知道的;4、透视性强…  相似文献   

19.
游记,不是写物采风的流水帐。作者借山水之游,或赞美自然,或褒贬世情,或张扬哲理,或追求理想-总有所寄托。成熟的游记,通过描写自然风情,无不在表达一种思想,寄寓一种感情。衡量一篇游记的高下优劣,也就不只看它描写了什么,还要看它表达了什么,寄寓了什么。中外的优秀游记,往往笔在山水风情,而意在山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勃起,旅游新闻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怎样写旅游新闻,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到了新闻工作者的面前。一、旅游新闻的提法缘何而起,中国古代有不少散文家以写山水游记而出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有一种新提法,叫旅游散文。其实,古代的山水游记就是最早的旅游散文。现代旅游散文。不仅包括侧重描写山水的游I小而且包括作者寄情山水抒发自己感受的文章。因而说,它比古代的山水游记涵盖面更广。在采写旅游消息时,我有一种体会,古代的山水游记如果以新闻的方式来表达,就是现代的旅游新闻。譬如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