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理台独"是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两岸关系发展的特殊轨道以及台湾经历政治变迁的特殊时期发展起来的.学界普遍认为,"法理台独"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民族论"、"住民自决论"、"中国主权观念过时论"、"台湾命运共同体论"等.本文将"法理台独"的理论根源归纳为实体论、程序论和方法论,从根源上分析并批评"法理台独",击其要害、正本清源,从而寻求破解"法理台独"之道.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鼓吹的“宪改”和“台湾法理独立”究竟是什么货色呢?所谓“宪改”,是“宪政改造”的简称。所谓“台湾法理独立”活动,就是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分裂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在所谓“修宪”或“制宪”过程中纳入“台独”主张。在各种“台独”活动中,这是最具冒险性,最具危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决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反对殖民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殖民体系瓦解的今天,民族自决原则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对于对外自决权的行使,只限于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我国台湾地区民族分裂分子妄图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实现其“台独”主张,其法理依据就源于民族自决权,但台湾根本不具备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的申诉权是保障申诉人进行诉讼权利的一项救济制度,从法理角度分析运动员申诉权的主体理论,为运动员申诉提供法理支持.因此,对运动员申诉权主体理论等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加快成立具有独立仲裁权的体育仲裁机构,对拓展和丰富运动员申诉理论,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两岸关系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持续增强,台湾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另一方面,台湾政局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瞬息万变,尤其是“台独”分裂势力没有放弃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并在加紧活动,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并未消除。  相似文献   

6.
李登辉经过精心谋划,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抛出了“两国论”,这是他分裂祖国、抗拒祖国统一、推进台湾独立的政治本质的暴露。李登辉的“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于法理不容。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李登辉的分裂企图最终只能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相似文献   

7.
仲裁协议独立性意味着仲裁协议独立于合同的存在、独立于合同的效力、独立于合同的其它条款,从独立性理论的起源、主要内容、法理基础及各国实践看,独立性理论的采用有利于完善仲裁管权和提高仲裁效率。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中国接受独立性理论的特点及立法、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主权是一种最高权力.作为权力,它也像其他的无形或非物质利益一样,只是权利即法律上充分必要资格的对象或客体.权力本身不是权利.作为利益,权力和主权可以成为占有的对象或客体,但占有不等于所有,无权占有根本不算"有".想闹独立的人宣称台湾已"有"主权,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在法理上是不通的.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政治区,台湾没有国内、国际公法上的权利和独立法律人格,因而没有主权,也不可能是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具体表现,借鉴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探讨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适用要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力求我国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军事宪法论))是台湾学者陈新民所著的一本论文集。入选的文章均是对德国军事法律制度和军事宪法理念的介绍,因而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一体。论文集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宪法法理、军事体制及国家法律制度上,将军队组织、任务及军人的权利与义务加以适当定位和规范的问题。这为我国的军事宪法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出发。本文主要是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民进党当局执政7年多来不"拼经济"反"拼军事",从改造军队抓兵权、对外军事关系联盟化、大批军购扩武库三个维度加强军事实力,与"台独"分裂活动遥相呼应.台湾民进党当局不顾一切"拼军事"是与祖国大陆武力对决的姿态,表明其"台独"意志在增强,"台独"的危险性在上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台独"势力形成及演变,分析"台独"势力形成及演变的原因,阐释"台独"势力造成的影响。集体表现:一是一个中国原则受到了挑战;二是两岸关系受到了严重冲击,危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三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受到了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代表。陈水扁企图通过“公投”的方式搞“台独”是违法的。“台独”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同时也违反了国际法和台湾地区的现行“法律”。“台独”分子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右翼势力既是"台独"逆流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台独"势力坐大和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在日本右翼势力出于重新染指台湾需要和"台独"势力出于台湾"独立"欲求内外勾结的新形势下,我须制定正确的对日方针、研拟务实的对台方略和加快国家崛起步伐,以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和对两岸统一的阻挠。否则,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增添变数乃至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在台湾320选举中获胜后,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进党全面掌控台湾政局,国民党面临势力萎缩和内部分裂的严峻考验.台独势力的猖獗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产生严重消极影响,但遏制台独的大环境没有变,“政治更冷,经济更热“,将成为今后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反分裂国家法》与《与台湾关系法》分别是两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法律依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对“台独”、维护国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企图利用语言的分裂为推行台独服务,这是不得人心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在台独势力日益猖獗,分离主义思潮俨然成为台湾一切化活动的基本教义,成为意识形态霸权的情况下,台湾坛围绕着“中国结”与“台湾结”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有的还成为“事件”,如两岸诗学交流的碰撞、挑战独派霸权论述、“皇民学”的复辟、“台湾学经典”争辩的政治化、学史编写问题上的“双陈”大战,从中不难看到世纪末的台湾坛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