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希特勒反犹原因进行了探讨,他们从历史渊源、现实社会背景,以及希特勒的政治、经济、军事策略需要等诸方面分析了希特勒反犹的目的和动机。概括起来,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其一,希特勒受到了传统反犹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他是传统反犹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二,希特勒树起反犹旗帜,在政治上一方面为了打击政敌,扩大纳粹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反马克思主义、反民主主义的需要;其三,为纳粹党攫取巨额财富,使纳粹德国的经济实现“雅利安化”是希特勒反犹的经济原因;其四,反犹也是希特勒侵占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策…  相似文献   

2.
希特勒曾雇用三个替身,都是盖世太保找来的。当他们穿上希特勒的服装,并且由化装专家加以修饰之后,在20码之外是没有法子看出真假来的。三个之中,有一个人连声音也和希特勒的声音相象。这些替身的主要任务,是代替希特勒乘汽车在街上巡行、检阅部队或在其他不需要演说的场合  相似文献   

3.
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原因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期间,有近600万犹太人死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之手。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既有菲希勒、尼采等人的欧洲反犹主义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是具有浓厚反犹主义色彩的种族主义理论的实践,同时,还是希特勒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转移德国人民斗争视线、巩固纳粹独裁统治的政治上的需要以及盘剥犹太人、掠夺犹太人财产、讨好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扩张政策的经济上的需要。此外,希特勒的反犹理论,也是同其夺取“生存空间”侵略扩张理论一脉相承的。希特勒的反犹理论深深影响了一大批备受纳粹思想蛊惑的德国人,使他们成为希特勒手下的刽子手,导致人类文明史上600万犹太生灵惨遭涂炭的大悲剧。  相似文献   

4.
对于希特勒1939年9月挑起全面战争之前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策略,近年来史学界已有文章论及,发表了一些好的见解,但是,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将论析:(一)希特勒推行的外交政策究竟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征?(二)战前希特勒的对外政策任务是什么?如何划分阶段?(三)希特勒的外交策略前后有什么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惊人相似的一幕》一文采用立论的方法撕破了新霸王勃列日涅夫伪善的面具,彻底地揭露了他穷凶极恶的侵略本性和罪恶实质。希特勒是臭名远扬、家喻户晓的法西斯罪魁。希特勒就是独裁、侵略和罪恶的代名词。所以谁跟希特勒相似,谁就是希特勒一类的人物;谁跟希特勒惊人的相似,谁就肯定是希特勒的化身。本文就是根据这个道  相似文献   

6.
英国白金汉郡布莱特彻利公园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为"最高机密"的地方,在这儿工作过的、被称为科学怪才的人们是打败希特勒的无名英雄,希特勒到死对此都一无所知.英国政府最近决定,解密有关破译希特勒密码的资料,英国与希特勒进行智力较量的内幕故事终于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法西斯蓄意煽动种族主义,推行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政策,其罪行是史无前例的.希特勒的反犹运动,是第三帝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早在1919年纳粹党成立之后,受希特勒控制的"人民观察报"就大肆宣扬种族主义思想.按照希特勒的说法,雅利安民族是优秀民族,日耳曼人是它的嫡  相似文献   

8.
张琼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3):115-117
希特勒歧视、屠杀犹太人是现代世界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通过深刻剖析这一基本史实,从思想根源、政治立场、经济因素、战略需要等方面出发,探究希特勒反对犹太人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4月30日,苏联军队进入德国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布劳恩自杀,尸体被焚毁于柏林总理府的花园内。英国情报局委托特雷沃·罗伯(Trevor Roper)教授收集证据以证明希特勒失踪或死亡,他于1945年11月1日报告称希特勒已死亡。然而,有人质疑他的鉴定,怀疑希特勒没有死。苏联人找到的尸骸究竟是不是希特勒?希特勒逃去了哪?这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名的传闻,流言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施莱彻尔在希特勒上台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他的引荐,希特勒得以接近德国掌权阶层;由于他的帮助,纳粹党摆脱了受歧视的窘况。这就提高了希特勒及其政党的地位,壮大了希特勒及其政党的实力,膨胀了希特勒执掌全部权力的野心,使希特勒在夺权活动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许多熟悉希特勒的人说,他爱穿女人的衣服,迷恋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前联邦调查局长胡佛一样,希特勒的同性恋对所有人都保密,除了那些很接近他的人。 96岁的格哈特·沃斯曾是希特勒部队中的一个司令员,他说:“在公开场所,他(希特勒)追求漂亮女人,但实际上他却与她们的丈夫或男友眉来眼去。我们许多人都知道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攫取政权后,疯狂地攻击现代艺术。梵高的作品既不符合希特勒的审美观又不能满足纳粹政权的需要,因而被打上“退化”的印记从博物馆里清除,二战后梵高和他的艺术重放异彩,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西方学术界中为希特勒及“第三帝国”翻案的“修正派”,极力美化希特勒,同时,对德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所作出的不朽贡献,进行了诋毀和污蔑。他们说希特勒夺取政权时,德国工人阶级“在一夜之间就丧失了自己的战斗精神”;希特勒上台之后的“第一项法令是劳动的动员令,因而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甚至连大  相似文献   

14.
反犹反共思想的形成和表露早在中学时代,希特勒就是一个激烈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强烈地表现出反犹太人的情绪.他在林嗣中学学习时,历史教员粤波德·波伊契博士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希特勒的反犹情绪无疑最早来自他的老师.正如他少年时代的唯一友人库比席克所说:“当我初次认识阿道夫·希特勒的时候,他的反犹情绪就已经表露出来了……希特勒去维也纳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坚定的反犹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以后,德国人民同纳粹匪徒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与反法西斯盟军配合,最后推翻了希特勒政权在德国的统治.一希特勒统治建立后,德国人民处于历史上空前的灾难深渊中,大战发生后浩劫尤深.但是德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与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共同配合,成为埋葬希特勒匪帮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采取了各种形式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有:  相似文献   

16.
希特勒反犹的原因十分复杂,就其思想根源而言,是其反动的种族优劣论,认为只有日耳曼人才是人类唯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糟粕,必须消灭。在政治上,希特勒反对民主自由、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打上“犹太学说”标记,也是其反犹原因之一。犹太人在经济上会经商,不少人生活比较富裕,希特勒认为是犹太人剥削了德国人,实行“经济雅利安化”,也必须夺取犹太人财富。反对犹太人也是其向外发动战争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933年希特勒上台伊始,即在德国建立了第一批集中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集中营系统。据统计,在第三帝国和希特勒占领的国家内建立了约一千个集中营,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战俘集中营在内。集中营成了希特勒屠杀凌虐政治反对派和各被占领国人民的主要场所。集中营的创始人是赫尔曼·戈林,1933年他是  相似文献   

18.
这是英国戴维&#183;劳的一幅漫画,希特勒和斯大林在被打败了的一具波兰士兵尸体旁相互点头致意。希特勒:“他是一个无用的人,你说呢?”斯大林:“这是对工人阶级的血腥屠杀,你说呢?”  相似文献   

19.
郭上升 《考试周刊》2011,(39):43-43
目前关于二战中希特勒命令坦克军团暂缓攻击敦刻尔克的原因,中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媾和说这种观点比较普遍,主要的依据是希特勒自己在事后的声明和他不时透露出的对英国的一种好感。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与希特勒,是两个不同历史时空中的巨人。一位是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征服了整个世界的文豪,一个是用武力征服了欧洲的政客。然而,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律师的憎恶。莎士比亚憎恶律师,是因为律师在莎士比亚时代行为不端;希特勒憎恶律师,是因为律师秉持正义。了解莎士比亚与希特勒对待律师的不同态度,对于文学与法律关系、文本与政治等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