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德民 《新闻界》2023,(11):77-87
晚清官员饬令购阅维新报刊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出现的特殊景象。甲午之后,张之洞饬令湖北官销《时务报》。随后,多省官员效仿札饬购阅维新报刊,推广范围遍及全国乃至日本,官僚士绅和书院学子是重点购发对象。晚清官员之所以集体推广维新报刊,离不开光绪帝对译办报刊的允准、维新报人靠人脉关系的游说、朝廷新学取士的转向与出于裨益政学的需要等原因驱动。在晚清官员的推广下,维新报刊不仅从民间通行官衙,利于“官智”开启,还在书院学子间广泛传阅,裨助新式人才培育,其言论生存空间和报人活动空间也得以拓展。饬令购阅甚至一度成为晚清政府推广报刊的体制化手段。晚清官员和维新报刊的复杂互动,折射出国人办报背后的政治动力,亦是理解报刊助推维新运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晚清地方督抚与近代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从地方到中央兴起了创建公共图书馆的热潮,本文通过端方、张之洞等在近代创建公共图书馆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说明晚清督抚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事业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变迁中,存在着政府、精英、公众等主体。本文对晚清精英群体:维新人士、驻外使臣、出洋考察大臣、地方督抚、地方士绅等在近代图书馆制度嬗变中的地位和贡献进行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荣 《新闻世界》2013,(6):286-287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媒体舆论兴盛,作为三方舆论势力的晚清政府、外丈报刊以及民间报刊,形成了晚清舆论平台上的“三足鼎立”之势。读完《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之后,笔者从晚清报律发展之“鉴”、新闻专业主义之“界”、南北媒介网络之“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时传媒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当代中国传媒业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坤一与李鸿章、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疆臣,他们掌控地方社会、经济之大柄,影响中央内政、外交之决策,堪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刘坤一担任两江总督时期,李鸿章、张之洞、李文田等人与他时有书信往来,且多讨论当时政治、外交诸多事务。湖南图书馆现藏有多件李鸿章、张之洞及李文田等晚清名家致刘坤一的书信。部分书信尚未公开发表,内容隐秘,文献价值重大。笔者选取其中五件进行整理,将此函札标点,并结合相关资料予以考释。这五件书札中,李鸿章、张之洞所写四件信函主要涉及中俄、中法及中日关系,从中可考察刘坤一与他们互动时的基本态度;李文田致刘坤一之书信则涉及李鸿章与刘坤一"全面对抗"时局下的朝政变局。  相似文献   

6.
维新之后,报刊作为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重要载体,颇受读书人的关注。但是,在"过渡社会"中,读书人对报刊阅读的态度和观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与新式知识分子不一样,乡绅们在接触报刊的过程中,对社会改革与革命思想言论颇为抵制,并对旧制度有着深刻的依恋和认同。文章以张棡、皮锡瑞、刘大鹏三位乡绅为例,探讨他们在维新之后的读报活动,以及他们观念世界的复杂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后因行省事权过重设三司。三司之间互不统属,分别隶属中央对应衙署,从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驾驭,但其办事拖沓的弊政也凸显出来。面对这种问题,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1。督抚制度开始形成。清朝建立,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最初的督抚制度,是作为一种差遣制度而形成的,这不能作为督抚制度成为地方官制的标志。督抚制度成为地方官制,必然伴随着对地方的统辖的逐渐加强,如辖区相对固定,建立其衙署,拥有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确立了对布政…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8):30-3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的观念渗透到了晚清报人理解报刊媒体的多个面向中,它也由此为彼时报刊思想的建构抹上了一层道德底色。具言之,早期国人对报刊角色的伦理定位、新闻实践的伦理界限、言论自由的伦理边界以及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等问题的叙述,都呈现出"秉公去私"的道德特性。文章认为,此般在"公"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报刊伦理认知长期不乏其影响,值得进一步探查。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地方大员纷纷设立书局。而地方书局的兴盛,得益于清廷重建统治权威的需要、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以及晚清时期中体西用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盲目地下诏发动对列强战争.在上海,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却与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戏剧性地与圣命对抗.  相似文献   

11.
骆世查 《编辑之友》2022,(1):94-103
中西交往在晚清从京城转向地方,从排斥禁绝转向互动重启,从上层士人交际转向出版印刷传递.由是,文章聚焦19世纪以来中西交往过程中关乎技术路径乃至具体印刷技术的权衡与考量的过程,试图打开中西文明互动中的多重纽结,规避纯粹的政治意涵研判,将中介方式视为影响全球沟通的关键.基于多种公开出版的传教士笔记、日记、书信、回忆录等资料,文章认为,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的实地游历不仅为他们同英语世界沟通提供了全新素材,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基于西式活字印刷术的书籍传教乃是中介中西的最佳方式,文章竭力透过多家英文报刊上的意见流通,勾勒这一展示与说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元鹏 《兰台世界》2012,(18):54-55
本文以戊戌维新为分界点,探究翁同龢、张之洞在晚清社会转型的历史大潮中"求变"与"守常""、开新"与"卫道"复杂多致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3.
手工作坊式的出版方式,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文不苟作"的著述出版观念和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晚清报人通过"报"附于"史"、"报"高于"史"和"报"异于"史"的逻辑进路,颠覆了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和"文不苟作"的著述观念,论证了报刊的新闻性,标志着近代新闻意识的觉醒.晚清著述出版观念转型和新闻意识的形成,既意味着读报时代和大众社会的来临,也意味着文化权力由超越性士人向职业化报人转移.  相似文献   

14.
侯海燕 《出版广角》2015,(16):32-33
以晚清时代的民国报刊为代表的编辑思想,其影响力渗透在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也为当代报刊编辑理论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晚清民国报刊编辑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划分,据此梳理出晚清民国报刊编辑的思想特征和规律,旨在为现代报刊编辑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王侠 《兰台世界》2012,(25):45-46
民国建立伊始,政府便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必要改革,其中教育制度的变革尤为明显,新成立的"教育部"替代了晚清的"学部","学校"的名称取代了晚清的"学堂",而且逐渐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封建社会旧制的现代教育体系制度。在学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英语教育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在英语教育体系设置、英语课程教材编撰和英语课程师资配备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与历史突破。一、英语教育体系设置民国伊始,政府便设立了教育部,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正式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张之洞大力倡导"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工业与教育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梦雅 《今传媒》2013,(1):72-73
晚清报人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诞生于20世纪初白话报大发展时期,与此前的近代政论性报刊相比,出现了由救国向救民、由维新到革命的转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进行了改革,体现出近代报刊大众化的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迫打开,晚清中国逐渐卷入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而要融人国际社会,就必须了解和熟知国际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一套规范制度.在此背景下,以西方《国际法原理》著作为蓝本翻译而成的中国首部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应运而生,在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时代发展的知名外文翻译著作之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曾丹  欧阳明 《编辑之友》2021,(10):105-112
石印、书册式、丛报,与我国近代报刊出版主流理念不甚相融.维新时期,同人群体举办的以《时务报》为代表的石印书册式丛报形成一种独特的媒介景观,嵌入晚清报刊出版的褶层.出版界同人接纳了以分科为标志的近代知识,继而在复合性思维指引下,创立了以"分科之学"为旨趣的丛报,将西式报刊知识移植入本土的知识架构中,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的技术,石印术在一定程度上锻造了中国报刊知识的新形态,丰富了近代新闻出版文化.晚清同人群体多为传统知识的捍卫者,然而恰恰从他们身上开始,展开了传统的裂口.复合性思维可以表征晚清社会精英在面对报刊新媒介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报刊功能的结构性认知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从出版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晚清民初的翻译小说刊行现象,会深入揭示社会、媒介、文学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小说热”的兴起,既和“小说界革命”相表里,也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等历史进程相伴.翻译小说承载的政治历史使命也推动了小说进入文学的中心,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世界文学视野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传播媒质和印刷技术的改良以及报刊运作稿酬制度助推了翻译小说的发展.除对中国文学世界的改观,翻译小说对当时出版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艺术形式的取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