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合并,有利于减少职责交叉,提高管理效率,落实管理责任;有利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通过两部委的合并,电视媒体有望打破传统的“内生发展”的模式,转为“资源融合”的方式,并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
庞春燕 《传媒》2007,(7):24-29
2006年8月,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对数字报业的探索正式从理念走向实践,为深入报道我国数字报业的发展进程,本刊记者曾专访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总协调人林江,就报业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持并增强在内容产品上的主导权和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纸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新闻出版总署如何推动数字报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曹汉现象"意指报人不以办报或从事新闻事业为终极目标,而将政治目的或个人政治地位等其他目标作为其新闻活动的最终归宿,直接与职业报人的理念相对.这种现象无论在中国或西方近代报业都曾短期或长期存在,但两相对比,其成因、发展、现实表现以及在新闻事业中所占据的地位都大相径庭.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入手,就中西方报人"曹汉现象"产生的背景、发生状态及对近代报业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并以此管窥整个近代报业的报人活动.  相似文献   

4.
贺艳 《新闻界》2007,(4):114-116
在当前报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竞争结果往往是对报业及文化多样性的损害。欧洲报业却通过以下方式努力保持报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社会政策法规鼓励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对垄断和媒介集中有相应的规范;VAT控制模式通过影响报纸的成本而促进报业的多种类存在;报纸资助制度则由国家对报纸进行资助,以保存传统文化及报纸种类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3G技术推动中国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必将导致报业集团的转型与经营模式的变革.在综合调研国内部分报业集团在手机媒体领域主要产品及服务的基础上,对国内报业集团经营手机媒体业务的整体思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和标杆分析,并结合新闻出版和通信行业自身的特点,探寻报业集团适合传媒市场变局的转型经营模式,寻找高效盈利模式的转型对策,力求突破手机媒体发展瓶颈,有效提升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报业之发展,乃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点.综观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以两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轴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媒业不断壮大,而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报业在改革开放的短短几十年间,便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报业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报业也存在着一些隐患,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不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会成为报业未来发展的短板,而在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多元化的报业集团经营策略与单一的"编而优则仕"的人员选拔渠道之间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王国庆 《传媒》2005,(8):5-6,35
搭建平台与培育竞争力 2005年中国报业迎来了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为继续深化报业体制机制改革,壮大报业实力,提高竞争力,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报业改革进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于8月初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政府部门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目的是研究分析中国报业的发展与改革现状,交流经验,促进报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
早期《申报》与近代大众阅报风习浅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申报》对中国近代大众阅报风习的深刻影响,是在《申报》兼容并蓄的经营理念基础上,通过与各社会阶层受众的分层融合,在对近代报业的行业示范性中得以体现的。《申报》本土化的用人机制、综合性的体例模式和政治保守主义,体现了其现代企业精神和成熟的商业理性,是保持基本受众群体的前提;《申报》对上海城市平民阶层、各类官绅、新旧知识群体的逐层渗透过程,是其打破传统阅读方式、培养现代报纸受众的过程;《申报》的报业示范性由其行业坐标角色、对上海市场的开拓和对现代新闻权益的维护所决定,并通过上海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典范性,对中国近代大众阅读风尚具有启蒙、培养、深化三层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报业运营六种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曾给中国报业带来勃勃生机,报业通过打造优质内容占领市场,取得了运营效益.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传统报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构碰到了瓶颈.相当一部分报业在变革中停留在“以内容传播力拉动广告”的二次销售模式上,无法实现新突破.在新一轮的变革中各报业正在探索多样化的模式,包括在现有模式中引进新的方式的微调式运营、改变传播介质的转型、从大众传播到产品个性化服务、内生型转型与外生型转型相结合、与运营经验丰富的商业门户网站合作、多元经营反哺报业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戊戌维新运动加速了中国社会变革,报纸广告受维新运动影响,突破旧制有了现代报刊广告雏形。在维新思想触动下,中国报刊广告随着报业发展而不断丰富,维新时期也成为中国近代报纸广告业发展的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12.
谋求集团战略,形成多点支撑无疑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如何进行市场布局,选择什么样的市场策略与集团化运营模式像一道多元方程式,代入不同的变数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武汉报业市场上两大报业集团不同的解题过程,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报业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报业集团之路.  相似文献   

13.
8月5日,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在京召开,会上,受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发布了《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年度报告的主报告由“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和“中国报业的发展环境”两部分组成。经王国庆同志同意,本刊特刊发“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部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代随着社会转型、中西文化的交汇等原因促使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许多大都市.报纸杂志既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见证者,报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报业的竞争.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北洋画报>为例,说明近代城市报业在竞争中的经营与发展策略也是可圈可点的.  相似文献   

15.
左国辉 《新闻窗》2006,(3):77-77
财务管理策划是为更好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进行的运筹和谋划。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报业经营与管理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提高报业经济效益促进报业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报业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需要拓展、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现代报业财务管理需要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总署在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未来3~5年,是我国传统报业朝着面向未来的新型报业变革的过渡阶段,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的三大经济文化高地,历来是报业必争之地,这三座城市云集了中国报业80%的资源,报业特别是都市报皆处于竞争风暴的中心地带,每座城市都有数家名头叫得响的都市报,竞争的激烈程度自是不言而喻.而南京、成都、武汉、重庆、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也不甘落后,其报业竞争同自身城市的发展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版着京、沪、穗的发展模式,同城报业的德比大战也在这些城市热闹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18.
朱蓉 《青年记者》2016,(32):95-96
鸦片战争过后,中国近代报业随即迎来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期.面对国家命运的风雨飘摇,无数报人兴办报纸,救国图存,他们成为动荡年代里争取独立自由、匡扶正义、救世济贫的"侠士",用实际行动重燃了侠义精神的光辉.侠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显示了民众对于公平正义亘古不变的心理期待.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侠义精神在中国近代报业发挥出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香港报业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不少的近代报刊,就是从香港创办起来的.可以说,香港的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像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西文报纸在香港报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像<明报>这样的中文报纸也深受西方文明和新闻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1,(7)
本刊讯(记者彭波)2011年6月16日~17日,为期两天的2011中国报业(集团)座谈会在杭州举行。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32家报业集团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中国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这一主题,共同展望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前景,共同探讨中国报业十二五跨越发展之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李东东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