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爱萍 《新闻爱好者》2011,(14):119-120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宗旨既是,自趋正轨;宗旨不明,遑论其他。"高校的宗旨首先是办学理念,专业教育的关键是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面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广播电视业的深刻变革两大新语境要素,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更新理念,以培养适应新语境需要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杨一 《东南传播》2012,(9):91-92
近年来,关于影视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技能教育俨然成为各高校影视相关专业培养实用性传媒人才的新的制高点。而传统新闻学科教育中关于"术"的教育则在竞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办学理念,旨在探讨传统新闻学科办学背景下的影视技能教育的运用、深化和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正面临三大困局:千系一面的同质化困局,媒介融合与高校新闻教育分割的困局,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专业学生去向的困局。高校新闻教育必须转型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国内研究者围绕新闻教育目标转型进行的诸多探索首先,国内有代表性的专著中提出的主张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其《新闻教育改革论》中创造性地把新闻传播学定位在"文科中的工科";提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21,(10)
数字媒体环境令"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实践"的问题变得更具开放性。本文尝试从数字新闻的流通方式切入,探讨数字新闻认识论问题。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其流通既是一种信息传输的形式,又是一个对共享意义的生产过程。本文进而深入探究数字新闻流通的三个要素:基础设施、流通实践和认知竞争。这些要素关涉到数字媒体的物质性、新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公众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形式应呈现何种样貌"和"谁有资格生产新闻"等问题的争论。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应当重视新闻流通研究,以及数字化的新闻流通和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新闻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在办学数量与办学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高校新闻教学囿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高校新闻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加强新闻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李近 《当代传播》2005,(1):72-73
20世纪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很快,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新闻传播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新闻教育同样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我国开设新闻学类院校、系、专业的高校,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三所增加到100多所,专业点超过300个。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不过,在新闻教育当中,学生普遍对新闻史(包括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中外广电史)比较漠视,认为学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3):27-29
<正>2014年5月9-10日,由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乐山师范学院承办的"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四川新闻教育发展、川渝高校新闻教育合作研讨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召开。会议邀请到省内外新闻教育界、传媒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就四川高校新闻发展的特色与经验、川渝两地高校新闻教育合作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宗旨既是,自趋正轨;宗旨不明,遑论其他。"高校的宗旨首先是办学理念,专业教育的关键是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面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广播电视业的深刻变革两大新语境要素,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更新理念,以培养适应新语境需要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23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创办30周年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与主流媒体、兄弟院校就如何做国际新闻报道和怎么抓国际新闻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新闻专业办学水平建言献策.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20余位嘉宾、学者就"中国国际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及"中国国际新闻专业教育成果与反思"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是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怎样才能使新闻策划成为媒体竞争中的制胜奇兵? 笔者结合新华网 2009年做的全国人大代表陆琴在新华网博客上征集建议提交全国人大的独家策划,从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准确定位等10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如何使网络时代的新闻策划实现"十全十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锦云 《新闻知识》2012,(5):66-67,25
高校联合办学是有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重要形式,新闻传播专业在进行联合办学的过程中,虽然起步晚,但是,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对联合办学的形式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全貌概览,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正式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近60位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回顾、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等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曾鸿 《新闻前哨》2010,(11):34-36
近年来高速、大规模扩张的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对新闻专业毕业生需求日益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暴露出当前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发展规模、专业分类、课程设置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并对此后的高校新闻教育改进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在急剧扩张时期普遍存在对专业定位模糊的现象,课程改革将成为本科阶段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建设新闻专业通识平台将在现有的专业教育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锦云 《今传媒》2012,(10):131-132
此文对武汉地区新闻专业联合办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师资、课堂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办学效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后续的联合办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新的传播媒体、传播环境和传播市场的出现 ,历经近百年的中国传统新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本文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实际 ,对中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办学模式、思路、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闻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①.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②.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推动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带头人和机制三要素.  相似文献   

18.
黄丹 《新闻知识》2012,(2):81-82
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新闻传播业对新闻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新闻教育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借鉴知名院校办学经验积极探索。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科学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都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清河 《当代传播》2011,(1):108-110
当前,由于新闻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学、术之争再起烽烟.本文通过对新闻教育道器之争的历史演变、现实境况及其高校教育育人目的等三方面详细阐释,以期为高校新闻教育改进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20.
金册  李妮 《现代视听》2013,(4):31-36
融媒时代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有清晰的融媒思维、复合式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跨媒体的工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可以说是全能型的"superman"。但目前,高校新闻教育面对新闻人才实际需求的转型并未进行相应的教育革新,导致新闻人才适销不对路。为此,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在融媒思维的指导下,多层面、多维度地进行,除了要刷新教育理念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外,更要全面进行融合教育,此外,弥合学界业界关系推进理论创新、强化人才交流也是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