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乐专卖     
人才与天才当老师批评某学生不该经常逃课时,该生大声反驳说:“老师,你知不知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学时经常逃课的事?”老师略一沉思道:“当然知道,但是你要记住,我们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天才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不要错过芳草◇田语编译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  相似文献   

4.
开心果     
老师:你这作文怎么写的,哪有“半斤五两”这个成语?学生:我考数学时,答半斤等于八两,老师说答错了,得了个不及格.老师:以后记住,作文跟数学不一样,作文用的是老秤.  相似文献   

5.
于永正老师诙谐地把表扬学生的话比作“帽子”。他说:“每天上课。我总要准备一百顶‘帽子’,看着哪儿合适,就随意地送你一顶。送他一顶。”的确如此,在于老师的课上,你经常会听到:“你读得真好。很投入、大家都被你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说得多好啊,既准确又严密”;“回答得好极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要记住”……不知不觉中,一顶顶“帽子”飞到了学生的心灵上、他们的学习热情火焰一般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 老师,我永远记住你[思路点拨] 这是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老师”是个永恒的话题,老师对他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题中的“我”为什么要永远记住“你”,因为“你”在学习上给“我”帮助,在生活上对“我”关心,在思想上鼓励“我”进步……或许在一件重要的事件上“你”给“我”解决了难题,帮助“我”度过了难关,令“我”刻骨铭心。作文时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两件具体生动的事例,形象地反映老师对“我”的教育影响,歌颂老师的品德。  相似文献   

7.
我班有不少特别学生,同事们常戏谑说:你班净出“怪才”。的确,我班真有不少“怪才”。 一个善意的绰号 部德超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我发现他的特别是刚开学不几天,全班80余名学生还叫不准名时 。一次,我说:“这个同学,请你回答,对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他站起来,出乎意料地说:“老师,我叫部德超,开学好几天了,你怎么还叫不出我的名字!”好一个特别的孩子!教学十余年,我还没见过这么大胆说老师“不”字的。我有点不自然地说:“这一次再也忘不了了。”于是,我记住了这个特别生。之后,他的特别之处也“渐露锋芒”:他能…  相似文献   

8.
幽默     
张荣启 《教师博览》2005,(11):28-28
我也高兴暑假结束,新的学期开始了。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老师一进教室就说:“再见到你们我真高兴,我们好久没见面了。”这时,一个学生说:“是的,老师,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你,我们也很高兴。”天才与人才当老师批评某学生不该经常旷课时,该生大声反驳说:“老师,您知道不知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大学时经常逃课的事?”老师沉思片刻说:“当然知道。但是你要记住,我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培养天才的地方!”角色不同听说儿子被选拔为学校的足球队员,父亲关切地叮嘱道:“可不能因为踢球而影响功课啊!”儿子却满不在乎地答道:“怎么会呢?老师说我在…  相似文献   

9.
“你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老师记住你了!”听了老师的赞许,学生心里充满了甜蜜。“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语言变得更生动了,真聪明!”听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眼里闪烁着自信。“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够充力合作,设计精巧,语言流畅。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记者!”听了老师的评价,孩子们对未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老师对我说:“你虽然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优秀的,也许你一直都为自己太普通而自卑,但请你记住,你绝对是唯一的!无论古今,不论中外。”我永远地记住了这句话,并且常常感到一股从心底而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启发谈话式 上作文课,一位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相处好久了,我喜欢大家,看样子,你们也挺喜欢我,我很感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总想对大家说,可总不好意思说。”学生催促道:“你说!你说!”这位老师说:“我想去你们家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一石激起千重浪。”顿时,同学们把各自的双手举得高高,老师听完几位同学的叙述后说:“你们这么多人,我怎么能记住呢?要不这样,你们把‘去你家要怎样走’用文字表达下来好吗?”说罢,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我家这样走》……  相似文献   

12.
毕竟我们遇到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优等生,更多的是中差生。教师在怨天尤人、无可奈何之后,是不是应该面对现实,给自己多一份信心,也给学生多一份信心?诸如某一位学生因为语文老师在班上朗读了他的作文,从而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上升。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教师要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能使学生的智商分数提高25分。”有一位女同学语文成绩较差,她认为自己脑子笨,不是学习这块料,对语文也不感兴趣。但她特别爱唱歌,一段歌词很快就记住了。语文老师就找她谈话:“你能很快记住歌词,说明你并不笨,你可以试试用学习唱歌…  相似文献   

13.
爱像春雨一样,能滋润学生的心扉;爱像春晖一样,能温暖学生的心怀;爱像春雷一样,能叩击学生的心弦.这是我的人生格言,从教十年来,我时刻恪守着它,不忘记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我当上了班主任,接了个二年级不久,发现班上有个男孩儿,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整天穿得脏兮兮,还经常和别人打架,劝导过他几次效果也不明显.一天,他又没完成作业,我决定和他好好谈一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我问他:“你为什么没完成作业?”“忘了”.他回答得很干脆,而且面无表情,我想了想说:“老师相信你昨天是忘了.今天的作业记住了吗?”“记住了.”还是淡淡地说.  相似文献   

14.
陆欢 《现代教育科学》2009,(1):26-26,68
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师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作为教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运用创新手段,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心中具有班级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你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老师记住你了!”听了老师的赞许,学生心里充满了甜蜜,“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语言变得更生动了,真聪媚!?听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眼里闪烁着自信。“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够充力合作.设计精巧,语言流畅。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校园小幽默     
只有一条狗“岂有此理”老师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狗的作文,简直和你哥哥写的一模一样。”“这是完全有可能,老师,我家只有一条狗。”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给四(1)班上课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但我认为,学生调皮好,调皮的学生一般都有点小聪明。下面是我在摸索“捣蛋”班级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一些体会:一、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刚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怎么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  相似文献   

18.
儿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我最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体验,经常问他:“老师喜欢谁?”他会扬起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我!”但时间长了,情况就有了一些变化。有一次,我从学校接出儿子,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我问:“今天班里发生了有趣的事吗?”儿子嘟囔着:“没什么有趣的事,今天老师批评我们了!”“为什么呀?”“忘了。老师叽里呱啦说了那么长时间,我一句也没记住,真烦人!”“你喜欢老师吗?”“不喜欢!”儿子和老师闹别扭了!我没有急着和孩子争辩,我说:“小杰,你记不记得你上幼儿园时,不小心尿湿裤子,是老师找来干净的裤子帮你换上,并把尿湿的裤子洗…  相似文献   

19.
教完《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辞》这篇文章后,我布置学生做一次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批改这些作业时,我感觉学生写的内容令人很生气。有的学生写道:老师你最近老发火,一气就脸红脖子粗的,你伤身体,我们也不舒服,你为什么要这样呢?还有的学生写道:老师我有点不理解你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国高材生在美国留学,老师讲了六点,考试时,他全答对了,老师只给了他最低的等级。他不服气,找老师理论。老师解释说:“你答了六点不错,可这六点全是我讲的呀。只不过你记住了.通过考试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你为什么不能从我讲的六点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新的见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