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和谐关键是要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要重视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生态主义从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发,切中物质主义工业社会时弊,提出构建一个区别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生态主义有其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参考和借鉴。生态主义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主义关注人际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应该解决人际公平问题;生态主义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生态主义关注生态危机的归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要防止生态危机,必须研究生态危机的归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和和谐共处。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且承载着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责任。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勤 《文教资料》2006,(20):49-50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信息时代,建设美好社会,实现和谐社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要提倡图书馆人文关怀,关注图书馆大众阅读,提高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协调图书馆人际关系,创造图书馆和谐环境,促进馆藏文献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要建设和谐校园一定要明确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和和谐共处。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且承载着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责任。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维护社会稳定,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改革、发展、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铁三角",是和谐社会的动力系统.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促进社会公平;要营造诚信友爱的道德环境;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享是和谐的共享,和谐是共享的和谐。那么,在非和谐因素广泛存在的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共享呢?文章基于这个视角,从思想互动、政治理性、社会自治的三个动力支点,详细分析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涵是要有和谐的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人所生活、生存的基础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导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贵、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负责任的公民和公民公共精神的支持,而这一切又有赖于良好的公民教育。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撰写的《和谐社会与公民的公共精神》一文认为,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生成和繁荣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命题.和谐文化也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的诉求和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要着力构建和谐文化,只有加大和谐文化的构建力度,才能尽早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肖坤洗 《大学时代》2006,(6):47-48,21
公平正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一大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十分突出,并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关注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全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全体民众的心理和谐。一、提高全民心理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为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使命。(一)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文化艺术、工艺制造、工程建筑、自然生态中。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普遍存在于家庭关系、社会发展、国家与地区的关系中。中外思想家的和谐学说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原料与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两种和谐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关注三项基本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导引政治方向、提供政治动力、营造制度环境、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建设和谐校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要建设和谐的校园就必须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基础,在社会大环境下更加有序有效的进行;反过来,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主要建立和谐的建校理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坚强意志,也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标。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和谐教育科学研究。20多年中,我们始终遵循举五爱旗、打文化牌、创和谐校、育四有人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小学素质教育大道上高歌猛进。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莺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谐理念延伸到校园,则主要表现为: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只要我们把“和谐校园”建设好,就能无形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确保安全生产,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