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7,(7):18-19
今年5月18日,世界打捞业巨头、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该公司从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5亿美元。该公司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出水”的最大一笔海底沉船宝藏。这次打捞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禁要问:世界各地的海底究竟还有哪些著名沉船?  相似文献   

2.
天朗 《知识窗》2007,(9):15-16
2007年5月18日,世界打捞业巨头、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该公司在一次代号为"黑天鹅"的探宝行动,从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包括约50万枚银币和数百枚金币,总价值至少为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飞来的海底横财奥德赛公司是美国的一家深海打捞公司,以专门打捞大洋底下的宝物来发横财。2007年5月,奥德赛公司正在搜索英国的一艘沉船,因为该公司已经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如果打捞成功,双方利益平分。幸运的是,他们在直布罗陀海峡发现了一艘古沉船,并从上面打捞出了近60万枚金银币,价值约50亿美元!奥德赛公司欣喜若狂,宣布将保有这笔财富,并把这些金银币运回了美国。天价财宝浮出水面,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孝文 《今日科苑》2012,(8):58-60
13年来,英国深海探险公司不断组织游客搭乘潜艇潜入大西洋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在"泰坦尼克"号发生海难100年后,这种探险已经接近尾声,让这艘著名沉船的残骸真正获得安宁,长眠于海底。在潜入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残骸时,就职于深海探险公司(曾将150人带到海底观赏残骸)的罗布-麦卡伦拍摄了  相似文献   

5.
孝文 《金秋科苑》2012,(8):58-60
13年来,英国深海探险公司不断组织游客搭乘潜艇潜入大西洋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在"泰坦尼克"号发生海难100年后,这种探险已经接近尾声,让这艘著名沉船的残骸真正获得安宁,长眠于海底。在潜入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残骸时,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时代》2007,(5):112-112
为了寻找海底沉船里的宝藏,人们设计了第一个在海底工作的水下机器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6,(6):46-46
英国CHHQ公司与崂山区政府签订框架协议,2009年建成全球首家海底宾馆,人类回归大海的“梦”有望在青岛实现。2009年,一个由英国CHR公司投资45亿人民币打造的海底宾馆项目将在崂山区青岛海岸线上落成。青岛人将首尝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水下生活”,与鱼儿“同眠”。酝酿论证历时6年“青岛海底宾馆项目是全球正在筹建的第一家海底豪华酒店,它也有望成为世界上首家落成的海底宾馆。”在签约仪式上,英国旅游业“大亨”英国CHR公司执行主席,豪塞尔(Joachim Hauser)先生给与会者描述了海底宾馆的蓝图。同时也是该公司首席建筑师的豪塞尔在6…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7,(1):33-34
发现海底百慕大物品   1950年,百慕大人特迪·塔克首次在百慕大海底发现来自新大陆的沉船以及船内的珍宝:金币、陶、几百年前酿造的瓶装陈酒.这条沉船看起来像一个沉睡百年的食品加工机械,又像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场,在它上面,折断的桅杆在海水中飘荡.特迪·塔克这次发现,顿时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即就在美洲掀起了一股寻找沉船和珍宝的探险考察热潮.大批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探险家都来到百慕大群岛,开始他们的考察和探险.……  相似文献   

9.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9日宣布,该公司已和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签订协议,未来会利用研制中的“猎鹰重型”大推力火箭,将一枚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上。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完整的古海底“黑烟囱”,这些亿万年前生长在海底的“黑烟囱”不仅能喷“金”吐“银”、形成海底矿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关。这一成果刊登在今年第1期《岩石学报》上。这一杂志是唯一入选美国《科学论文索引》(SCI)期刊源的中文地质学刊物。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硫化物矿产的发现,是全球海洋地质调查近10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因其和海底成矿、生命起源等重大问题有关而成为国际科学前沿。但因现代“黑烟囱”分布在海底,仅有美、德、法…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2006,(7):F0002-F0002
该票目前仅发现一枚,面值1分旧票。这枚邮票呈横长方型,淡红色,图案为葫芦型花框,框内直列“江西赤色邮政”字样,上端两角圆圈内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两角圆圈内各为“1”字。该票是1931年5月江西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0,(2):60-60
1.“戈达德”号沉船:考古学家对在加拿大育空水域发现的“幽灵船”进行了深入勘测,这是一艘百年前淘金者乘坐的“戈达德号”,它现在保持着原状。考古人员在“戈达德”号的甲板上发现了船员弃船而逃时丢下的靴子。在此之前,还从未在育空地区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沉船。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IT技术已经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海洋促进了IT技术的发展,为IT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底是孕育信息社会的“温床”,海底传输着丰富的信息资源。  人们熟悉大海的波涛,然而数十年来,埋藏在海底的光缆却很少有人问津,许多人甚至对海底存在的光缆全然不知。现在让我们“拨开”海水,看一看埋藏在海底的光缆,了解一下这一人类通信史上的丰碑,它凝结着人类智慧,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是信息产业的一匹黑马。  海底光缆时代的来临  由若干根光纤组合在一起,放置于海底用于通信的光缆称为海…  相似文献   

14.
刘鼎铭 《知识窗》2007,(12):30-31
江亚轮是一艘4000吨级的钢壳客一货船,原名“兴亚丸”,是日商东亚海运株式会社在1939年制造的。抗战胜利后.江亚轮被海军总司令部接收。国民政府为补偿国营招商局在抗战期间沉船封港的损失,便将江亚轮等五艘轮船转拨给交通部交由招商局运营。  相似文献   

15.
跨海域的海洋遥测、从海底发现沉船和失事飞机的残骸、探明深海海底油田、检测水下管道和电缆的故障等等,这些工作从地面或海面上的控制站遥控无人潜水具进行,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今天,无人潜水具(UUSV——Unmanned Under Sea Vehi-  相似文献   

16.
谭正 《百科知识》2007,(6X):4-6
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已于4月8日正式开始,这艘神秘的古沉船有望在今年7月浮出水面。从1987年“南海Ⅰ号”被发现至今,已过去了20年,对它的探索发现从没有停止过:它出自哪里?欲驶向何方?却因何沉没?而今,它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又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发现?让我们一同走近“南海Ⅰ号”。  相似文献   

17.
杜梅 《百科知识》2004,(7):44-45
有一种海洋生物白天大多躲在岩洞中,从洞中伸出长长的细剌,保护自己,晚上才出来海底活动及找海藻吃,它就是有“海底地雷”之称的魔鬼海胆。魔鬼海胆的学名是“刺冠海胆”。它们有上百只硬刺  相似文献   

18.
1912年4月14日,英国46000吨级的豪华型大客船“巨人”号,在初次航行中,船体碰到潜浮的冰山,航侧被划开了10多米长的裂缝,顷刻间.船内大量进水,船的浮态和稳定性很快丧失.“巨人”沉没,1360人死于非命。这一“冰海沉船”事件,当时轰动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10,(12):59-59
近日,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I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下考古队在抽取沉船上层覆盖淤积物的过程中,在清理出的3组相互平行的木质沉船隔舱板之间发现了一摞摞码放整齐的瓷器文物。从水下考古调查情况看,船上保存有大量青花瓷器,  相似文献   

20.
“曼德利”号沉船污染损害事件 1992年10月3日凌晨,“曼德利”号在渤海中部(38 25 44 N,119 54 35 E)沉没。在发现海面有大片油膜后,对污染源进行了追踪,证实在沉船处有大量重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