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以这句诗来理解鞠章网是很贴切的.他曾经做过和正在做着事情就是对这句诗的生动诠释,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土地上刻写人生的价值,他将全部的心和力献给土地上的人民。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3.
韦康学 《知识窗》2007,(6):20-21
鲁迅有一句名言:“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1928年1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  相似文献   

4.
侯智勇 《知识窗》2013,(1):27-27
他已经是个当红主持人,但出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在栏目里出任串场主持人,而且留给他的位置非常尴尬:由于节目结构的限制.主持人可以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极其有限.不客气地说.他的作用约等于一个报幕员。或者.戏言一句,这纯属“打酱油”的差事。  相似文献   

5.
路勇 《知识窗》2010,(8):14-14
“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留下这句哲理箴言的是托马斯·卡菜尔.他是19世纪苏格兰著名的评论、讽刺作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颇具影响力.到了21世纪的今日.我们依旧习惯称他为“文坛怪杰”.  相似文献   

6.
笨人贾平凹     
张达明 《知识窗》2010,(7):17-17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  相似文献   

7.
低调的皇后     
清风慕竹 《知识窗》2013,(11):52-52
在古代的帝王中.光武帝刘秀堪称最具人气的“励志帝”。当年.他赴首都长安求学.说了一句激励自己、也让后世钦慕不已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相似文献   

8.
卢禾 《知识窗》2007,(2):4-24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诗,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此不正是“吃”诗吗?  相似文献   

9.
据说有个财主,为了附庸风雅,一次他的夫人寿诞,财主专请了一位先生为他的夫人写祝寿诗。这位先生知道他的用意,是用调侃的方法铺纸启砚,动笔为他写起来。第一句“这个婆不是人”,财主一看大惊失色,正想臭骂这位先生,“怎么用诗起我老婆了?”不想先生笔锋一转,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尘。”“啊,不是人是仙女!”财主转怒为喜。接着第三句“几儿子都是贼,”财主又不高兴起来,“骂了我夫人还要骂我儿?”先生接着笔锋又一转,“偷得蟠桃献母亲!”财主不得不夸位先生的笔力,连赞“好诗”。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写诗,不一定落笔是佳…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多年的老朋友,每次和他谈话或者通信,他最后都会来一句“最好的还是会来的”。这句话虽然只是美好的祝愿,但却令人非常愉快。而且,它还给人留下了积极的期待,让人觉得“今天是一个好日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2):42-43
俄国曾流行一句谚晤:“每当你看见心仪的领带,便应立即买下来,切勿犹豫,”当你从柜子里搬出一大捧属于你的各式各样的领带时.脸上那种满足的表情无疑是对这句谚语最好的印证。男人嘛,可显派的饰品水就不多,而领带便成了“重中之重”,受到如此宠爱自然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12.
荷兰有一句名言:“荷兰人可能不知道荷兰女王,但是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菲利浦公司。”菲利浦国际公司非但是荷兰第一大企业.而且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大企业之一.它的触角几乎遍厦每一个荷兰的生产领域电器、音响、建筑业和飞机汽车等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13.
我刚完成《一秋集》.颈椎炎痛得厉害.本想静下心来歇一歇.凌华仁弟来省城,告诉我他要出一册画集.要我为其写一序言。听闻他要出画集。我喜不自胜.继而一想,他这么年轻.生活又不富裕.哪有闲钱来出画集呢?为此.我又担心起他的费用来了。后来经打听.是他一位搞篆刻的朋友帮助,免费为他出此册《凌华画集》.我又从担忧中恢复到欣喜中来。果然是这样,于是我欣然决定为他写几句。  相似文献   

14.
“大医精诚”,这是药王孙思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句训言,作为一名医者,不仅关系一个人的健康与否.有时.更关乎生死,因此.在这位古代医学界的圣人眼里,一个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恻隐之心。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的刘湘源,就是这样一位大医精诚的医者。他在医生寄语中写道:“大医精诚,病人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段奇清 《知识窗》2013,(2):29-29
有这样一段文字:此人一开始有气无力.歪着身子.眼神不与检察官对视、检察官说了三十多分钟.他只“嗯”了一声.说明他在使用消极姿态进行对抗.当听到“李化”这个名字时.他的身体姿态出现轻微调整.眼睛看向检察官.前后不到一秒又恢复原样.身体这种瞬间的变化说明他与“李化”有关联。审讯过程中提到储蓄卡时.他出现语滞、视觉逃离等现象.并且在做相关说明时已经不能保持逻辑自治的基本水准.这说明“储蓄卡”是他的软肋……  相似文献   

16.
练就绝活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凡状元都有笑傲江湖的独门绝技。“金牌工人”许振超,青岛港的桥吊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普通桥吊岗位上“吊上吊下”30年,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的项尖绝活,是一名世界级的桥吊专家,青岛港也因此成为了全球航运界的知名品牌。“工人教授”李斌,上海液压泵厂  相似文献   

17.
挪威监狱     
丁雄英 《知识窗》2013,(7):16-16
“如果你逃跑了.请尽快给我们打电话.好让我们知道你一切都好。”乍听这句温暖的话.你一定会以为这是含辛茹苦的父母对叛逆孩子的叮咛.或是满怀爱心的老师对逃课学生的嘱咐。其实.这是挪威巴斯托伊狱长尼尔森与初到囚犯所定的协议。这里几乎很少发生逃狱事件.如果真的有个别囚犯逃跑了.他也一定会打来电话报告:“我很好.很安全。”  相似文献   

18.
姜紫烟 《知识窗》2010,(5):55-55
“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总会想起东方齐洛瓦。”20世纪80年代.这句广告语曾经广为流传。电视画面上,烈日当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正在艰难跋涉.他衣衫褴褛.汗流决背。不幸的是.他的水壶已经干了.正当他陷入绝望时.一台冰箱忽然出现在前方。  相似文献   

19.
黄字红 《科教文汇》2008,(14):175-176
“对于”句指的是用介词“对于”将动作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介引到谓语动词前的一种句式,在语义上主要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判断、评价和对待关系。本文首先从“对于”句的语义角度对“对于”句中的谓语动词进行分类.将其中的核心成员大致分为三类。在分清“对于”句中动词的核心成员以后,本文进一步考察动词与“对于”所带宾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对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动作性。最后,本文简单比较一下“对于”句和“把”字句。  相似文献   

20.
只要喜欢     
喜欢歌手朴树的人,甚至为他满脸的青春痘而津津乐道奔走相告;有几个女孩对球星李铁倾情大喊:“李铁,我爱你!”李铁冷冷地嘟喃一句:“有病?!”是的,喜欢你,没道理!广告里都这么说,哪怕你不愿被人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