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兵 《知识窗》2001,(11):40
陈某丧偶后,与儿子(22岁,未婚)共同经营了一家商店,当时该店的总资产约为6万元.96年,陈某与杨某结婚.婚后,陈某与儿子继续经营商店,杨某操持家务.由于陈氏父子经营有方,到2000年,商店的总资产已达到24万.但此时陈某与杨某关系已经恶化,陈某提出离婚,杨某并不反对离婚,但要求先分割商店的财产.陈某认为商店是他们父子共有的,杨某未作任何贡献,因此不同意分割商店的财产.此事最终被提交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2.
周明 《知识窗》2007,(5):59-59
[案例]赵老伯与杨大妈于2005年12月再婚。婚后半年,经协商。他俩书面约定:赵老伯由单位统发的工资全归杨大妈所有。用于家庭共同支出;赵老伯外出服务所得收入则归其本人所有,杨大妈不予过问。2006年10月,杨大妈发现赵老伯有外遇,气愤之下要求与其离婚,并要求对赵老伯所积攒的6万余元“私房钱”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平均分割,因遭到了赵老伯的拒绝,杨大妈便起诉至法院要求依法解决。  相似文献   

3.
周某与丈夫早年收养了宋某为养子.1998年,周某的丈夫病重,考虑到周某年老体弱,无生活来源,遂立下遗嘱:家庭全部财产归养子宋某,但宋某必须赡养养母,每月支付生活费直到养母去世.周某的丈夫病故后,宋某继承了家庭全部财产.刚开始他还能按月支付周某生活费,但随着他与周某关系的逐步恶化,宋某停付了周某的生活费.周某本人无经济收入,生活发生困难,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继承其丈夫的遗产,解除与宋某的收养关系.……  相似文献   

4.
林平 《知识窗》2001,(11):41
胡某于1998年3月6日借给徐某1万元,约定2年内归还.但直到2000年4月徐某也没有还钱.胡某几次催其还款,徐某都以无钱为由推脱.经胡某调查,徐某的确无个人存款,家中财产除了一台旧电视外,再没有值钱的东西了,但徐某曾为齐某搞过装修,齐某尚欠徐某1万元装修款.对为什么不要回这笔钱,徐某的解释是他与齐某沾点亲,不好意思开口向他要.胡某急于要回自己的钱,他找到齐某,要求他直接将徐某的装修款给他.齐某不答应,认为他只欠徐某的钱,与胡某没有关系.胡某无奈,只好起诉到法院,要求代位行使徐某的债权.……  相似文献   

5.
小王在美国学习三年结束,本想到家与妻子亲热一番。没想到妻子正在别人的怀抱里,并严肃地告诉他:他们已经离婚了,所有财产都归她。小王一无所有地被扫地出门了。他愤怒地找法院讨说法,自己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离婚"。法院耐心地跟他解释。小王出国后,他妻子起诉离婚。法院通知找不到当事人,只好登报通知,过了一定期限仍然找不到当事  相似文献   

6.
村民袁某因病去世,留有2间瓦房和价值约5000元的家具等物品.袁某的外甥唐某是袁某的唯一亲人,理所当然地继承了这些财产.村委会知道后,派人找到唐某,告诉他这些财产是属于村集体的,要求他退出这些财产.唐某认为自己是舅舅在世的唯一亲人,财产显然应由自己继承,村委会根本无权得到舅舅的财产.双方出现争执,村委会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7.
景龙  井川  振贵 《知识窗》2006,(1):60-60
[案例]张妻子早逝,现有成年的一子一女。幼年张对子惯养,子来福成年后嗜赌,睹输了钱,就向张讨要。为此张和他多次发生争吵。他几次扬言杀死其父张。一次来福连砍其父张数刀,经抢救其父张幸免于难。来福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满释放后,仍无悔改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张临终前,考虑来福无职业,生活困难,还是立遗嘱把自己存有的10万元钱给了来福8万元。对此张的女儿宝芹有意见,她向法院起诉主张父亲的遗嘱无效,其兄来福的继承权丧失,遗产由她全部继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3,(1):48-51
丈夫病危,妻子不忙着救治,反而忙于转移存款、变卖汽车。伤透心的丈夫转危为安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婚内财产并且多分。听起来,这好像不可能。因为法律常识告诉我们:只有夫妻双方离婚了,才能分割二人的共同财产。没有离婚,真的也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吗?这一案件,成为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颁布后的婚内析产第一案。  相似文献   

9.
问:前几年,我丈夫交上了几个坏朋友,变得游手好闲,而且经常打架斗殴、赌博.他对家庭生活也不管不问,我一个人要负责全家的生活.我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他却置之不理.为此,我向他提出离婚,但他坚决不同意,于是我又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然而法院没有支持我的诉讼请求.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夫妻分居满3年的,法院就会准予他们离婚.请问:是否夫妻分居满3年,就准予离婚?  相似文献   

10.
方圆 《知识窗》2001,(5):43
陈某以个人名义申请登记了一家服装店.1999年初冬,陈某认准了一种冬装,决定大批进货.于是,他向朋友李某借款8万元,约定2个月内归还.这笔钱,陈某全部用来进了这种冬装.但是,这种冬装销路并不好,造成大量积压,眼看冬季将过,债务到期,陈某只好将冬装低价处理.这次错误的决策,使陈某只收回了5万元,归还李某后还欠3万元,陈某表示自己无钱可还,要求李某宽限一段时间,李某认为陈某纯粹想赖账,因为陈的父母有数万存款,其妻子也有3万元存款,用他们的钱还所欠债务理所应当.双方争执不下,李某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2007,(12):58-58
[案例]2007年4月,王某将陈某告上法院.要求陈某归还欠款50万元,并有借条为证。借条上清楚写明:陈某因经商需要,向王某借周转金50万元.并约定了归还日期。但陈某辩称,王某从来借钱给他,因陈某经常和王某在一起赌球。50万元债务属于赌债,而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陈某还向法院提供了双方拟借条前后的三段录音记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遗产继承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遗产包括账号、密码、文字、声音、图片、影像、虚拟货币、游戏装备等。这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虚拟财产在拥有者死后会不会像现实中的财产一样由亲人继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文章分析了数字遗产的概念,讨论了数字遗产在我国的继承现状及法学界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何军 《百科知识》2023,(2):66-67
<正>家事纠纷成因复杂,矛盾特殊。处理得当,皆大欢喜;处理不当,可能使矛盾升级。近年来,家事纠纷,尤其是继承纠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生活富足后,老百姓拥有的财产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第二,我国已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积攒丰厚财产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有关遗产的纠纷自然也就多了。第三,老百姓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遗产的定义及范围当和我们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离开世界后,他可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财产,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丽娜因双方感情不和向法院提出了离婚.但婚后男方单位曾给他分配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离婚后,男方以该房是他单位分配的有他支配和居住为由,将她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5.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1):32-33
离婚“有理” 1、美国犹他州普莱士有一男子诉请法院判决他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她在我们床头上方的墙上,挂了她4个前夫的照片”。 2、新墨西哥州罗文市一位妻子向法院诉请离婚,理由是行伍出身的丈夫“要我称他为‘上校’,而且每次看到他都得向他敬礼”。  相似文献   

16.
[案例]楠楠今年14岁,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前几年父母离婚后,楠楠随父亲一起生活.在祖父去世时,留给了他一些遗产,可父亲把这些钱取了出来做生意,结果却亏了.楠楠的母亲得知后,要求楠楠父亲赔偿孩子的损失,但他父亲却说自己不仅是楠楠的监护人,还是楠楠的父亲,有权支配儿子的财产,哪有父母要赔给孩子财产损失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17.
程某和丈夫刘某于94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2001年3月,因感情不和,程某和刘某决定协议离婚,双方对财产作了适当处理,并约定儿子归程某抚养,刘某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费和教育费.2002年1月,小孩生病住院20天,花去医疗费6000元.程某工作的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不高,难以独立承担巨额医疗费.程某于是找到刘某,要求他承担医疗费的一半.刘某则认为自己收入也有限,且每月都给了程某200元,没有理由承担小孩子的医疗费,遂以没钱为由拒绝了程某的要求.程某几次要求未果,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8.
轻信一条虚假诈骗短信后,重庆市民米先生来到银行,往骗子指定的账户汇款3万元。就在汇款过程中,米先生突然意识到上当受骗,拒绝在存款单上签字,并要求银行退还已汇出的3万元。银行立即查询该笔业务,发现款项已经被对方在异地取走。因认为自己尚未在存款凭条下方的签名确认处签名,因此存款合同尚未生效,米先生将银行告上法院要求退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女性在经济方面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从司法实践中可见离婚时对房产进行分割时,无论是双方在民政局协商离婚,还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具体情况做出判决,女性的财产权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这是由我国传统的男婚女嫁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家庭财产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于处于弱势的女方权益的保护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于正确的评估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所做贡献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本文将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从外国法律中吸取经验,为在离婚案件的房产分割中能更好的维护女性权益,提出自己的法律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凌传昌 《知识窗》2008,(9):59-59
【案例】肖大妈与多数老年人一样,没事时喜欢聊天、打麻将,日子过得快乐自在。一天,肖大妈和几个老姐妹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闲聊,谈到离婚时应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时,其中有人问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存款实名制,那么是不是用谁的名字存款,这钱不论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时都归他个人所有?肖大妈一听,心里就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