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定国 《知识窗》2007,(12):22-23
我国古代有几首“应变诗”十分精彩,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堪称“传世之作”,给后世留下了长久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季南 《科教文汇》2014,(29):88-89
杜牧诗个性鲜明,在晚唐文坛独树一帜。其诗文受到中朝诗家不同程度的关注。对杜牧诗歌的总体风格和“拗峭”特点中朝诗家认识一致,但对杜诗“拗峭”特点形成的原因却有分歧。本文试以杜牧七律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中朝诗家对杜牧七律风格的批评,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杜诗提供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  相似文献   

3.
赵倩  李晓颖 《科教文汇》2007,(2):159-159
本文根据莎士比亚写“劝婚诗”的背景分析诗中“劝”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提起“诗药”治病,读者请君定会以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近年来在国外传媒时有传闻,而且言之凿凿,使你不得不信。一是据英国权威报纸《泰晤士报》披露;1882年英国著名医生西摩·布利曾用《爱的深化》诗集为“诗药”处方,让病人尽情朗诵,结果治愈了多例患有抑郁症病人。二是据美国《纽约时报》载:1959年,美国妇女马茜·辛普森思患乳腺癌,手术后,遵照医生开的“诗药”处方,坚持吟诗疗疾,并学会写诗,以此来消除癌魔造成对身心的阴影,一年后,果然得到了康复。三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拥有5700万人口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5.
NHK得奖纪录片“映像诗:日本里山——神秘水花园(Satoyama,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中所纪录稻米与生态的关系,叙述当地居民将琵琶湖的溪流导引进入村庄做灌溉之用,农户们挖掘水窖接引潺潺活水,  相似文献   

6.
花志红 《科教文汇》2008,(28):244-244
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月”的吟咏比比皆是。本文从望月怀远之情、明月下理性内省之悟、月之“清”、“孤”三个方面简单论及南宋时被成为“上饶二泉”的两位诗人赵蕃和韩漉咏月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贺是中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神鬼诗的独特诗风之间的关系,以及神鬼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中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8.
曾小艳 《科教文汇》2007,(8S):162-162
杜甫对儿女的呵护疼爱,在其诗里表现得很是充分。诗如其人,透过儿女诗,杜甫向我们展现了他人性中的慈父形象,使其“诗圣”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9.
动物世界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我们下面要谈的动物天敌间的“相生相克”。谁都知道蛇是捕鼠能手,是老鼠的天敌。不过,这只是在春末、夏季以及秋初蛇具有活动能力的时候。由于蛇是变温动物,每当秋末天气转凉后,它的身体便逐渐开始僵化,行动不再灵活,冬季到来之时,蛇进入冬眠状态,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于是,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到了。它们开始挖洞寻蛇,找到冬眠的蛇便食欲大开,就像啃咬其他美味佳肴一样大快朵颐。这种现象正如人们形象地总结的那样:“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农户散养的鸡,喜欢在户外用爪子刨土觅食。它们…  相似文献   

10.
王锋雷 《科教文汇》2008,(23):62-62
马一浮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其中尤以诗就为最高,他在评诗、写诗方面都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并形成一定的教育影响。通过对马一浮“诗教”的体察,并结合对其在书、画、印等方面的相关成就与实践的探究,可以总结出马一浮的艺术教育思想具有博、雅、通等特质,这与其一贯坚持的传统六艺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张涅一、“”作为经济基础“”,篆体为“”,现代简化为“谷”。在古汉语中,“谷”、“”不能通用。“谷”是地理术语,篆形作为“”。“”表对峙的山,“”表山间狭长峡地,“”表泉出口,会意甚明。《尔雅》曰:“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相似文献   

12.
“败句”与“佳句”之间章闻据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参加诗酒之会,和朋友联句吟诗,但这人根底很差,下笔竟写出一句不成话的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怎么会片片红呢?不伦不类、举座哗然。这时,一个人灵机一动,马上补上一句“夕阳方照桃花坞。”这夕阳方照桃花坞”,...  相似文献   

13.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3,(25):13-20
<正>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在浙江任职时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中,王安石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存在多个版本,对于其中的“飞来峰”究竟指的是哪座山,人们也有不同的见解。纵观世界,名为“飞来峰”“飞来石”的地方数不胜数,它们都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4.
“更正”所留下的“遗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期刊难免出错,为对读、作者负责刊出“更正”是必需的,然而也留下了“遗憾”:①难以发挥“帮助读者避免接受错误信息”的功效,②读、作者不满意,③编辑受委屈。文中通过揭示这些“遗憾”,认为“更正”不是挽回损失的良策,要想不“更正”,关键在于“不出错”,出一本无错的期刊是每位编辑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6.
程龙权 《科教文汇》2008,(22):247-248
古代人名用“参”字的不多,但有三个人特别出名,他们是孔子的高徒曾参、西汉初年的丞相曹参和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由于“参”字是多音字,所以在这些人名中读什么音,是有讲究的。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论证了这三人的名字都读作cān,进而分析了已知其字的人名中的“参”字也读为cān,同时推测,即便是那些至今不知其字的人名中的“参”字也应该读为cān,而不应该读为shēn。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电视中的“小发明”申嘉廉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公司周末的“我咋就没想到呢”(“WhyDidn’tIThinkOfThat?”)专题电视节目已有不短的历史了。在1994年元旦的8点至8点半的半小时中,该栏介绍了10项小发明。也许读者会想,像美国那样科技先...  相似文献   

18.
秋声 《今日科苑》2004,(12):34-36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足见萝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因为吃萝卜有益于健康。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些谚语:“萝卜熟,医生哭”、“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十月萝卜小人参”。可见关于萝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早已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简称“红读”,是由北京市共青团市委、北京市少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全市大型少年儿童读书活动,从1982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 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红读”活动的承办单位。多年来,他们始终把“红读”活动当作全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与主办单位共同商定读书主题,拟定活动方案,编制推荐书目,策划活动形式,组织协调,宣传动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从而确保了“红读”活动的正常有序、新颖活泼和常搞常新。 20年中,该馆开展过的富…  相似文献   

20.
刘泽君 《知识窗》2007,(4):5-25
鞭炮有很多别名,如“鞭爆”、“炮仗”、“爆竿”、“爆竹”等。《神异经》中说:“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日山臊。以竹著火中,焚烨有声,而山臊惊惮。”南北朝梁代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