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基础薄弱,人民思想观念落后,开展教育事业困难重重。同时,过去的教育完全脱离边区实际。所学与所用严重脱节。为了克服以上困难,边区政府着力将教育事业与抗战实际、边区建设及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贯彻教学合一、学用一致的教育思想,指导着边区各类教学实践,不断把边区教育事业推向前进。这不但改变了边区当时的教育现状,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支援了抗战与边区的生产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边区学用一致的思想和实践深刻影响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有重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各类教育实践得以广泛应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把握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价值目标,引导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广大学前美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谈起,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中的意义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是边区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针对极端落后的卫生现状,边区政府成立后,克服一切困难,因陋就简办医院、推广卫生行政、创办医药合作社、发展医药事业,在落后贫瘠的边区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培养了大批医务骨干人才,开展群众卫生运动,以提高边区民众的健康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民生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进步的基石。提高民众文化素养是社会建设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以抗战需要和提高边区人民素质为原则,大力发展边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在边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小学教师的待遇也随之得到改善,边区政府教育厅多次发布通令要求改善小学教师待遇,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边区各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将改善小学教师待遇的政策落到实处。改善小学教师的待遇不仅推动了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有效动员了人民群众积极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事业优质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但一直以来学前教育的发展都让人堪忧,我国各个时期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改革都未能如期保质完成,造成了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责任缺失、师范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冲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对学前教育认识和研究不足是导致学前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今后我国在制定和实施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时应着重加强以上工作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需要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并且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与强化政府责任,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本文就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江苏、宁波三地学前教育法规为代表的地方学前教育立法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从具体内容看,三个地方性法规全面覆盖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如地方政府责任、事业发展方针与机制、地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管理与监督、保教人员资格与权益、相关法律责任等.今后我国中央及地方学前教育立法都应将儿童权益保障置于学前教育立法目的的首位;应明确中央政府职责,并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责的监督;应关注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领导、组织、协调、监控、保障、推动等重要作用,是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级政府与政府各部门间职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健全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政府是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理应依法承担起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文中结合学习贯彻国家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阐述了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运动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场政治社会化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也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新型政府,它坚持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和经济平等的原则,把反贪治吏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政权的真正主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廉洁、民主、平等、规范、高效著称,不仅为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进入活跃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女子受教育的权利。边区的女子教育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非正式的社会教育,这些措施使边区女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边区的生产建设中去,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她们的精神对现今的女大学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Middle-level education and citizen's education [see glossary] in the Border Region has in the past suffered from serious problems of dogmatism and old-fashioned orthodoxy, thus departing from and even opposing the needs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of the Border Region peoples. The senior cadre meeting of the year before last and the third meeting of the Government Committee in the spring of last year pointed out a clear and correct policy: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of service to the Border Region peoples, the education of cadres comes first, citizen's education second. That is, we must change those aspects of education that are not relevant to carrying 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not relevant to the Border Region and its people, thus making education fully compatible with revolutionary San-min chu-i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which is to say, the New Democracy) an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en Great Policies,* and suitable to the present needs for construction in the Border Region. The Conference on Rectification of Studies in Middle-Level School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last year and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n the various Middle School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generated criticism of old-fashioned orthodoxy and dogmatism; this is a great step forward and is a key transformation of middle-level education in the Border Reg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使边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吸收开明士绅参政议政,重视和采纳他们的提案,保证他们有职有权;与党外人士开展民主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予以高度尊重和照顾;实施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保障了地主豪绅的地权和财权。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Border Region culture has both progressive and regressive aspects: New Democratic culture is its progressive aspect, the remnants of feudal culture are its regressive aspect. The Border Region people have destroyed feudal control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ronts; in cultural life,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feudal control should also be destroyed; an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of government's new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work, the old kind of cultural control has indeed already been destroyed. In the army, factories, public schools, and in many mass organizations in the Border Region, the old kind of cultural control basically has ended as well. As far a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peasant ideological attitudes are concerned, feudal bondage also has already been broken. But as far as the general sphere of the majority of peasants' cultural life is concerned, remnants of feudal culture still exist, and in certain spheres, such as public health and art, they temporarily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clash with rather than conform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fe in the Border Region. Therefore, moving from old to new and destroying feudal remnants, opening up a broad route for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e, and making culture appropriately reflect the new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fe - these are still important historical tasks for Border Region educa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devote massive efforts to these tasks before we can succeed.  相似文献   

19.
羌族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较低,而且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小学化倾向明显。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各村寨设立教学点,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办学,提高幼儿入园率;政府还要采取对口实习、"特招"等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体现羌族教育特色,从而为羌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人文性表现为教育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两个方面。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宏观上表现为儿童文化的传统性缺失和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排挤;中观上表现为家庭教育的非理智化和学前机构教育事业的功利化;微观上表现为内容上的科学知识中心化和过程上的师幼关系的专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