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瑾 《陕西教育》2010,(3):20-2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的良好情绪来自师生的友好情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汤姆士·哥顿在《教师职能训练》一书中指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生关系如何,即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相互热爱,互相感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所热爱和尊敬的教师的一切言行都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和模仿,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而师生的友好情感又取决于教师的优良素质。那么,作为一个物理教师,我认为应具备的优良素质是“一德”、“三术”。一“德”是指物理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物理教师要对物理专业和物理教学工作具有真诚的情感和高度的献身精神;要有…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者首先要领会教改精神,领会新课标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教得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师生交往中,  相似文献   

5.
朱圣宏 《教育》2012,(10):5
国家4%教育投入达标后,怎样当好一名教师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因为我们知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李平 《教学随笔》2007,(11):30-31
作为语文教师,我以快乐作为目标,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树立教师形象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是引起学生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让学生敬佩,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这样会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在其著名的传世之作《师说》中这一名句,在知识信息化、资源化的今天,尤其显出其蕴含的真理性。今天,教师已经不可能精通所有知识,也不可能具备很多技能,学生只要看到一个新的名词或学习了一门其他专业技能,就可以成为老师的“一词之师”或“一技之师”了。今天的学生有能力发现教师的错误,知道教师的知识不足和有限能力,不懂装懂的窘态会被学生敏锐发现。所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师道尊严”与“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观念已经过时,教师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起着直接的、关键的作用,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文章指出: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知识武装自己,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做一名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技校政治课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师生之间感情和谐对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政治课教学能否被学生所接受,往往取决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笔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通过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必须首先赢得学生的亲近、爱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足以让学生信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青年教师如何使学生信眼呢?笔者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爱孩子,爱学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奉献给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感…  相似文献   

11.
谈师德教育     
朱淑平 《教师》2013,(33):125-125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要坚持“爱护为本,身正为范,激励为上。学高为师”,服务于学生,默默无闻地把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这片沃土,让爱温暖学生的心扉。  相似文献   

12.
浅谈师爱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多给学生一些“爱”,才能用“爱”激发“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爱”学生要掌握好温和与严厉的尺度,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谓“道”,即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之“道”。从广义上来理解,“道”应涵盖道理、知识乃至技艺诸方面。《学记》上说:“师严然后道尊。”诚然,一个不尚师德、不重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尊严感和权威性的教师,其所传之道也很难为学生所尊重,正所谓“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道。”但是,倘若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威信和尊严看得比道更尊贵,甚至宁失“道尊”,但求“师严”,那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邓晓冬 《教师》2010,(31):64-65
孔子《学记》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总结了如下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心换心,从感情上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学生,这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北宋张载指出:“教之不受,强告而无益”。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与他对老师的感情是成正比的,而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陶行知先生恪守的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们教师应有的高尚品格。只要凭着一颗爱心,哪怕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我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作了一个《人是怎么不见了》的报告。其中有一节“教师主体的缺失”,谈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指出教改的关键,还在于改变教学的主体的现状。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一切所谓的方法、手段,都将是花里胡哨的摆设。  相似文献   

17.
陈绍山 《中学文科》2009,(18):117-117
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构建理想课堂。理想课堂绝不是教师精心布设的“圈套”,有效教学也绝不是学生的随“师”起舞,而是要看教师能否做好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的服务,把学生视作一个生命整体,将其内在蕴藏的思想、情感、欲求、智能等宝贵的东西作为激发点,实现真正的人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谓“道”,即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之“道”。从广义上来理解,“道”应涵盖道理、知识乃至技艺诸方面。《学记》上说:“师严然后道尊。”诚然,一个不尚师德、不重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尊严感和权威性的教师,其所传之道也很难为学生所尊重,正所谓“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道。”但是,倘若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威信和尊严看得比道更尊贵,甚至宁失“道尊”,但求“师严”,那又将如何呢? 记得宁鸿彬老师在谈到教学中的封闭现象时,曾举过一例。说是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是教和学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只重视教,而学生不愿学,则不能达到目的。所以作为教师需主动和学生接触,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对自己所带科目的意见。然后认真反思、正确对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是学生的部分建议以及我对其中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许多学校都实施了“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就是说教师的好坏优劣由学生评定。有人说,这样做,“道哪能尊?师哪敢严?”有人说,这是“大民主”、“一窝哄”,还有人说,这种制度“弊大于利,甚至会积弊成俗”,如此等等,不断责难。我是一名教师,在河南科技学院任教,我认为“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