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问你最有学问的朋友,下列妙语警句出于何人手笔: “结局好,一切好。”(莎士比亚,理所当然。) “人以三事见性格:赏钱、酒量和脾气”(王尔德?伏尔泰?) “罪证不足莫先罪。”(西塞罗?霍尔姆斯?) “不解的梦,犹如未拆的信。”(弗洛伊德?) 当你知道上述格言无不出自《犹太法典》时,你也许会大吃一惊。我敢打赌,受过最好教育的美国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说不上《犹太法典》是啥样的。然而,这部法典却是我们了解纪元前犹太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中引出基本道德  相似文献   

2.
将《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与艺术》译为中文,是一个充满了愉悦的过程。赏读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页页饶有兴味的文字,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曾在耶路撒冷生活的日日夜夜。1994至1995年间,我作为中国教育部派往以色列的访问学者,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研习。在紧张的学习和研究之余,  相似文献   

3.
所罗门是犹太历史上一位盛世君主。他在位期间(公元前973年-前930年),用7年时间在耶路撒冷为犹太教神主耶和华建造了辉煌的圣殿,史称犹太历史上第一圣殿。《圣经》对所罗门圣殿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希伯来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其中蕴涵着希伯来民族的情感和艺术审美,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亚科夫·阿加姆(Yaacov Agam,1928~):以色列当代极少数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位艺术家,惟一入选大卫·派柏(David Piper)编辑的《艺术与艺术家辞典》的以色列艺术家。阿加姆1928年生于以色列的雄莱锡安,1946-1948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贝扎莱尔美术学校学习,1950-1951年在苏黎土学习。1952年,他创作了第一幅可变换作品。次年,  相似文献   

5.
果戈里焚稿     
一个旅游者去以色列旅游,一路上都像平日那样清醒自然,并无任何疾病的征兆.但是当他最后来到圣地耶路撒冷的时候,他突然一本正经地向旁人宣称,说自己即是《圣经》中所说的古以色列英雄参孙,曾赤手空拳杀死一只狮子,搬走迦萨的城门;现在他就是奉上帝的旨意来拯救以色列人的,他要将哭墙(Western Wall)旁的一座座墙推倒.  相似文献   

6.
据《圣经·旧约》记载:古希伯来统一王国的第3代王所罗门在位期间(公元前977~937年),在耶路撒冷修建了一座宏伟的耶和华圣殿(简称圣殿),作为犹太教宗教活动中心。所罗门死后不久,统一王国分裂为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北方的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人灭亡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被巴比伦所灭。犹大王国境内的耶路撒冷落于巴比伦人之手,圣殿为大火所焚。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巴比伦,统治了巴勒斯坦地区,波斯统治者对犹太民族实行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允许被虏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回国重建圣殿。公元前516年,在耶路…  相似文献   

7.
以《凯恩兵变》、《战争风云》及《马乔里晨星》而饮誉文坛的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偕夫人贝蒂从北京载誉归国途中,在香港逗留期间受到热烈的欢迎。赫尔曼·沃克1915年5月21日出生在纽约,祖父是沙皇俄国犹太教区的拉比,父母是俄裔犹太移民。沃克小时候受过犹太教的正统教育,长大以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一度替广播喜剧演员撰稿,虽然待遇比较丰厚,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他对这种工作及工作环境并不满意。1937年,他到美国财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的北部城市海法是其第三大城市。以色列民谚有“在耶路撒冷祈祷,在特拉维夫游玩,在海法居住”的说法。海法市是一个民族和信仰多元化的山城,全城背依卡梅尔山,面向地中海,是以色列最重要而繁忙的港口。在希伯莱语中“卡梅尔”意为“上帝的葡萄园”;在《圣经》中有“你的头颅俊美像卡梅尔山”的诗句。据载,约3000年前,先知以赛亚和以利亚曾在卡梅尔山居住。1891年,巴哈伊教的创始人巴哈欧拉来到荒凉空旷的卡梅尔山,宣布此山将出现上帝之方舟,并指着一丛柏树告诉他的儿子阿博都·巴哈,先驱者巴孛的陵墓应建在这里。巴哈伊教是独立的一神…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来,一批又一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拥来;以色列政府鼓励移民政策,凡能证明自己拥有犹太血统的人,都欢迎到以色列定居。  相似文献   

10.
去年夏季,在巴以冲突日趋升级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国土博物馆雕塑公园里,一个名为“中国康氏绢人彩灯展“的活动隆重开幕,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利数千当地观众出席了开幕式这是继1999年“中国彩灯展”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和特拉维夫国土博物馆成功举办后,中国在以色列举办的又一次大型民间化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元月6日,以色列总统卡察夫携夫人在潘占林大使陪同下,参观了正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百件文物珍宝展》。这是卡察夫总统于百忙之中赶在该展闭幕前的专程参观。以色列汉学家、展览策划人比特曼夫人向卡察夫总统介绍了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卡察夫总统仔细观看兵马俑后问,中国皇帝死后大规模陪葬的习俗与中国的古代哲学有何联系?比特曼夫人略加思索后说,这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与哲学没有什么联系;“来世”、“轮回”等观念要到几个世纪以后,佛教传到中国才有。随着文明的发展,皇帝的陪葬由原来的真人发展到仿制的人和祭品。在介绍西汉画像砖时,卡察夫总统对1000多年前居住在四川的中国古人当时就能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这种不污染环境的工业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问道,当时我们处于什么年代?随行人告诉,大概是古代罗马统治以色列的时代。参观结束时,卡察夫总统对潘大使说,犹太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民族。可惜,多年的战乱和流散,以色列保存下来的实物化的文物不是很多。犹太民族对中国文化素有景仰之情,甚至在《圣经》中都提到过中国。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将这么珍贵的文物借给以色列展览,使以色列民众有机会接触古老的中国文明。200...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以色列博物馆日前展出53件无人认领的艺术品,是纳粹德国二战期间从法国掠夺的。由于许多艺术品的所有者是死于大屠杀的犹太收藏家,故至今无人认领。据报道,该展名为《寻找失主》,由法国政府主办。这些艺术品从法国的多家博物馆租借而来,首次在以色列展出。组织者希望借助此展寻找合法所有者的亲属。二战期间,约有10万件绘画或其他艺术作品从法国流入德国。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2日,当今以色列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阿摩斯·奥兹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再度来华访问交流,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题为"在梦想与故事之间"的主题演讲,参加了新书《乡村生活图景》中文版首发式。以此为契机再一次引发国内阅读奥兹的高潮。1939年阿摩斯·奥兹(Amos Oz)出生在当年英国管辖的耶路撒冷,其父母亲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从俄罗斯辗转到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父亲博学多才,通晓十多种欧洲语言;母亲也很有文艺气质,喜欢文学和音乐。  相似文献   

14.
编者 《世界文化》2002,(3):46-46
李红松同学:你好对于来信所提本刊2001年第1期《耶路撤冷的“哭墙”与“苦路”》一文中的“犹大王国”,是否是(犹太的)误写,希望给以说明。现结合有关史料简要回复如下,供参考。一、关于“犹大”犹大是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国名:公元前13世纪(约前1250年),希伯来人(古以色列人)进入了巴勒斯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的舞蹈艺术历史不长,但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舞蹈的发展最快,成绩也最大。在以色列这个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550多万的小国家里,有6个大型专业舞蹈团和100余个民间舞蹈团;舞蹈还是普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国有30多万人定期参加民间舞蹈活动和各类社交舞会。作为一门艺术,舞蹈在以色列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以色列出现一批舞蹈开拓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年代从莫斯科来的女芭蕾舞演员丽娜·尼柯娃。为纪念她对以色列舞蹈的贡献,耶路撒冷至今还保留着丽娜·尼柯娃故居。尼柯娃创建了“也门歌唱芭蕾舞蹈团”,曾于30年…  相似文献   

16.
基督在三十岁左右时,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各各地山刑场被处磔刑。留传后世的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像,不仅是传教用的《圣经》故事画的主要题材,也是一般美术作品的主要题材。格吕内瓦尔德、鲁本斯、凡·代克等许多绘画大师,都采用各种不同的构图描绘这一题材,留下了不少不朽的杰作。在许多圣经故事画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无疑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像一画。以它为中心,基督死前的故事画有:《受胎告知》、《清净受胎》、《圣母子像》,再就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相似文献   

17.
正14岁的男孩儿约瑟夫·乔正在去学校的路上,他胸前佩戴的那颗黄色大卫星异常刺眼。经过一家游乐场时,他羡慕地注视着那些在其中肆意玩耍的人,却因"犹太人禁止入内"的标志而只能在一旁看着。法国电影《围捕》便由此拉开帷幕。犹太男孩儿乔和他的父母、姐姐们生活在巴黎的蒙马特高地,他们和周围的很多犹太居民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随着纳粹德国的一步步逼近,一切平静都将会被打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著名的成文法典□范世忠法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据说夏代建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镇压奴隶们的反抗斗争曾正式制定了奴隶制的法典《禹刑》,商代制定了《汤刑》,周代制定了《九刑》。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几个主要诸候...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来说,在以色列首演他的最新影片就象在演唱他心爱的歌剧里的歌曲。在他开始婚后生活并使他成为歌剧明星的几英里远的地方,多明戈观看他自己在银幕上演唱威尔第的歌剧《奥瑟罗》中的著名角色。在耶路撒冷的剧院,多明戈告诉观众说:“我妻子和我来到这儿,这使我们回忆起我们所有的经历。我们共同的艺术生活和个人生活都是从这儿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谁是犹太人?     
阿瑟 《世界文化》2007,(5):51-52
犹太人最初被称为希伯莱人,以后才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这种称呼本身便是化变迁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一部犹太化史,也就是犹太人的名称和内涵演变的历史。犹太化史的开端是伴随着“犹太人的定义”这样一个问题而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