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多钩垂钓,最烦脑线和脑线、脑线和主线互相缠绕。下面介绍一种拴法,不论是拴台钓用的双钩,拴上钩钓浮、下钩钓底的双钩,还是拴串钩,都可防止互相缠绕。  相似文献   

2.
本人1984年开始垂钓时,经别人指点使用的是软脑线,线长约4厘米左右,垂钓时坠落地钩卧底。后来开始学台钓,但不久却发现这种钓法除养鱼池外,不大适合垂钓流水的江河、杂草丛生的坑塘和波浪较大的水库。于是自己在一般情况下采取把双钩改为单钩,把长脑线改为短脑线(长约4-5厘米),主线细,悬空坠、钩落地的钓法。这样比较适合我们这一地区绝大多数钓友长年钓野鲫鱼的实际。开始自己使用的脑线比主线细或相同,其后,根据实验和垂钓实践,将脑线的直径改为稍粗于主线,一般为0.3毫米左右的硬线。这样,鱼吞食过程中动感比较明显,鱼…  相似文献   

3.
笋子  张铨 《钓鱼》2006,(17):14-14
双调目调钓法(见《钓鱼》2006年2期),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显露其优点和缺点。曾经介绍过的使用“有钩饵调目”和“无钩饵调目”两种调目。主要优点是钓目、子线钩饵状态、钓组灵钝状态相关性很强.钓目能够比较精确反映水下子线、钩饵状态。换句话说.看到钓目就能够知道水下子线、钩饵状态。这对于精确调钓和理论探讨。很有好处;主要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要把双子线、双钩饵挂上、取下。不符合平常的操作习惯。平常保存线组时。子线和主线、连接环是连接好了的。  相似文献   

4.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5.
双钩垂钓,子线经常缠绕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我的做法是,将定长的脑线端处系结,将线结一端穿过连接环或O形圈,而后将双钩从线结的双线环中相对穿过(见图1)。注意:双钩一定要从双线环中相对穿过,这是关键的一步。最后同时拉紧双钩。松开手,两条子线在线与线结的作用下,就会自行分开(见图2)。需要换钩时,只需捏住线结一晃一拉即可轻松的将构取下。此法用于休闲钓和竟技钓均可。防止双钩缠绕一法@刘志坤!辽宁朝阳  相似文献   

6.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垂钓都使用两只钩,两钩常常发生缠绕。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在两钩绑好后,将脑线绕一个环,用一根线脚在环上绕8圈,调整两只钩为一个半钩距,然后,在第四圈上将两线分开,把环的中间从第四圈的两线中  相似文献   

8.
春钓大胡鲶     
今年3月18日,星期天,天气晴朗,气温11~21℃。上午7时,我和两位钓友相约,前往距西安市25公里的长安县东大乡人工湖垂钓。去年我在此湖曾钓获数条重5千克左右的鲶鱼,所以这次专为钓鲶而来。我使用的是日本产矶钓竿,主线为“战神”4号强力线,脑线为“小矶”3号线,双钩,钓饵为臭羊肉。  相似文献   

9.
一、多竿双钩优于一竿单钩 多竿指一人看管3~5根手竿,每竿脑线拴同样大小两只鱼钩,一钩卧底,一钩悬空离水底3~4厘米。还可以同时随带3~5根海竿,挂炸弹钩垂钓。在垂钓时以看管手竿为主,兼管海竿。在非养殖水域野生鱼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还是采用一人一竿,又只拴单钩或双钩垂钓,相比之下,前者上鱼机会显然要比  相似文献   

10.
王玥 《中国钓鱼》2006,(4):31-31
垂钓时因中钩的鱼儿挣扎或其他原因经常会出现双钩脑线相互缠绕的情况,钓手经常因此而消耗时间去整理相互缠绕的鱼钩。笔者在垂钓实践中摸索出防止鱼钩脑线缠绕的几种方法,现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串钩脑线与主线的连接,一般用固定连接法。但一采用固定连接法,有时想将串钩钓法换成底钓法或将底钓法换成串钩钓法时,就必须换主线。这里介绍一种活动连接法,可随时根据需要实现这两种转换,将主线中的串钩挂上或取下。 这种方法就是在主线上结出几个线耳,将串钩用套结套在主线的线耳上,或用别针扣在线耳上就成。方法很简单,但问题是这个线耳不好结,很多种结线耳的方法都是两头一拉,就将线耳拉出。这里介绍一种结线耳的方法,结好后,拉线的两头,线耳绝对不会滑出;另外,结好后,主线也较平直。结法如下: 1.将主线上需要连接…  相似文献   

12.
管察 《钓鱼》2010,(23):8-9
2.50~60厘米对折的长子线主导了钓慢鱼 线组经历了丝、麻、棉线一线到钩,到坠钩卧底,主脑线连接,主线相、脑线细,再到“台钓”的子母线结构,郡是围绕着鱼的食相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郁文生 《钓鱼》2008,(1):33-33
冬季钓鲫在我们苏北这里通常是采用定点打窝钓与走动钓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水域水环境较复杂处垂钓时,原则上用单钩钓底,因双钩或多钩垂钓,若遇障碍物极易挂底,给你带来麻烦。单钩钓底以“小钩”为宜,最好是钩坠分离式的。  相似文献   

14.
长脑线双钩钓法(即所谓“台钓法),在鱼塘中垂钓优越性很突出,但在野水域就不大灵。在实际垂钓中,我在野水域采用如下改进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即:在钩锅上用焊锡焊个小疙瘩,整型成麦粒状大小,中间钻个孔,钓线从孔上穿下,在锡疙瘩下拴住,双钩采用一上一下,间距5~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多钓鱼和钓大鱼,我下了不知多少功夫,可谓“垂钓十多年,钓法换百回。”如今我摸索出了一种适合在大水面钓大鱼的方法,自诩为“大水面台钓法”。此法使用的钓具是:“飞鱼”牌6米硬调手竿,“富司达”3.5号强力线做主线,2.5号线做脑线,“狼王”12号浮漂,伊势尼8号钩。钓饵除用蚯蚓外,主要是“龙王恨”系列鱼饵、碎饼、碎米、玉米粉与面粉拌和而成。施钓时一般采用调四目钓三目。  相似文献   

16.
长脑线双钩悬坠钓,优点不少,不足之处是当鱼上钩拼命挣扎时,容易引起两钩脑线相互缠绞打结,难以解开。短脑线单钩悬坠钓鱼,就不存在这一问题,钓鱼效果与长脑线双钩悬坠钓鱼相比,毫不逊色。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台钓以它轻巧、灵敏和上鱼率高,受到了全国许多垂钓者的青睐。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钓场条件的限制姑且不论,就其操作麻烦、观漂吃力(尤其遇有风浪),就很令眼神差的老龄钓者头痛,在垂钓时往往看不准漂“向下一顿”或异常,错过提竿时机。为此,笔者把与钓友根据台钓原理稍加改动的短脑线双悬坠双钩钓组(在草多的钓场可改为短脑线双悬坠单钩钓组,如图),提供给对看送源情有独钟的老龄钓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台钓法钓鲢鳙,近年来逐渐在华南地区流传开来,成为一种热门的垂钓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一、钓具:钓具和辅助钓具均按台钓法的要求进行组合和配备,其中竿取3.6~4.5米软调手竿,钩选6号小钩,2号进口强力线作主线配1号线为脑线,或3号线为主线配2号线为脑线。  相似文献   

19.
张忠江 《钓鱼》2009,(5):49-49
以前使用海竿炸弹钩垂钓时,为防止因紧钱或风吹线造成炸弹钩饵产生位移,一般会增加配重,以便抛的远。我地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海竿主线±穿枚扁圆形通心铅坠,然后在主线端系一个套扣与炸弹钩的连接环连接。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10,(20):18-19
传统钓鱼三种线组:钓底层鱼,一钩一线,坠钩沉底,后受“台钓”影响有了扁担钩和三眼转环才有了两钩入水。钓上中层活动的草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