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大量出现的。这种教育契机的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勤”。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才能避免因错过时机而空洞说教,减少教育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取得最佳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及时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呢 ?本人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   1.要善于抓住苗头。当个别学生或班集体中有好的苗头时,班主任应因势利导,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肯定,使其发扬光大;当个别学生或班集体有某种不良倾向“萌芽”时,要及时解决,防微杜渐,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使班级工作处处主动。   2.要善于抓住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不能失去开头这个良机。新学期和新学年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控制的过程,在其运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望”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闻”学生的发言;向学生“问”或由学生“问”,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审时度势,仔细把握时机,找寻最佳“切”点,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和谐优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控制的过程,在其运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望”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闻”学生的发言;向学生“问”或由学生“问”,及时收集信息;审时度势,仔细把握时机,找寻最佳“切”点,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和谐优化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范群 《伊犁教育》2006,(1):20-21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运用心理学管理教育学生.班主任自己要有预见性.要有健康心理,要做有心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善于疏导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丁泳 《中学文科》2006,(3):88-88
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启发学生自我认识,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善于把握时机,采取相应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使其行为朝向班级目标,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更足的干劲,更新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学生要善于捕捉时机,选择场合。什么时候教育学生,什么地方教育学生,是大有讲究的。这好比是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只有不早不晚,不偏不倚,恰到时机,才能射球入门。如果教师捕捉到有利的教育时机,在适宜的场合进行教育,便能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破窗理论”值得教育管理者认真思考,给班级管理带来许多启示。诸如要把握开端,奠定良好基础;要营造氛围,创设健康环境;要及时纠错,抓好教育时机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问题学生,需要从五方面入手: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合力,要有耐心。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一定要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细节决定成败”绝非虚言。  相似文献   

11.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在工作时还要处处细心,时时留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教育契机。如果我们抓住了,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建立。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善于鼓励,善于欣赏学生,抓住更多的教育契机,让学生知识自己的存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相互帮助中体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孙芳英 《中学文科》2006,(11):101-101
一、教学做合一。构建班级管理氛围 1.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虽称不上是名人,但也应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其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身先垂范,如见到地上有纸屑,教师要先拾起来;其二,要抓住各种时机f如集会、班会课),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其三,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其四,找个别学生谈心,以爱心、热心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相似文献   

13.
树立和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整个教育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因此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实践证明。班主任善于利用“心理学效应”能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一种有效的激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颜林忠 《现代教学》2014,(10):52-5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样教,还要“蹲下来看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摘掉“有色眼镜”,有一双“慧眼”,善于用放大镜去欣赏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基于儿童视角,用显微镜来细瞧学生;一视同仁,用平面镜来看待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优化班级建设的各个要素,使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达到最优整合,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培养基础;其次要充分运用组织的“流动性”,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再次要以多样化的评价为活动导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后要营造张弛有度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李春荣 《承德师专学报》1999,19(3):94-94,F003
奖励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受教育者的肯定,具有激励作用。在应用中要注意方法。要坚持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掌握好奖励的尺度和准确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确定奖励,做到公平、准确、适度;要注意奖励的时效性,掌握好时机和场所,做到及时有利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使用奖励这种手段,能在学生中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发现学生     
徐晓华 《湖北教育》2003,(12):62-63
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波尔诺夫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善于教学,更要善于去发现学生,从学生身上寻找教育的契机和生长点,这些教育的时机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偶然”、“遭遇”和“危机”之中。 在偶然中认识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讲到这样一个故事:米哈依尔是一个作文常得2分的学生,因而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是21世纪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特征的要求;强调体现这种教育管理理念的现实必然性;从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技校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树立班级管理应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从心灵入手,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要落实量化管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谢开好 《学子》2014,(4):58-58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一种人学。"所以,教育的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作为班主任,要有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习惯。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需要班主任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