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文学女性形象普遍倾向于雄化,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传统女性到新时代女性规范的一种转变。而这种带有雄化特质的新型女性规范正是革命所带来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解放的成绩,但也以牺牲女性特质为代价,同时也将女性推入了另一种审美局限之中。文章以王汶石小说《新结识的伙伴》为个案,分析了新时代女性雄化规范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部文人词选集.其中收录的作品是对我国文人早期词创作中的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部词集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是作品的主题,而且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也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与作者所运用书写特征与不同的角度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文章首先针对本部作品中女性特征的创作背景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川端康成在《伊豆舞女》、《雪国》中的少女形象的塑造上来分析她们的艺术特征。归纳出她们形象特质的相同与相异,从而总结出悲与美是她们共有的艺术特质,也是作家的审美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也是有所发展和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诗经》和《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诗经》女性外貌形体具有实用性审美色彩,性格上具有阳刚性特征,气质上属于世俗型风格;而《楚辞》女性具有纯审美色彩的外貌形体,阴柔型性格特征和浪漫性个性气质。二者作为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奠定了后世女性描写的不同基调。  相似文献   

6.
五四及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常被认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其实不然,从元明清时期便可见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本文试以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探讨好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深化,以此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相似境况的女子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塑造的女性文学形象,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不仅在总体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娱乐化的传媒语境下,网络文学女性形象“被观看”,“被消费”的弱势地位更为凸现;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出现狭窄化、片面化的倾向;博客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别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众多的女性形象丰富了文学的世界,但是受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格局的影响,大多数文学作品对于女性的描摹很简略,这和女性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符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虞姬仅在项羽兵败时才出现,所占笔墨极少,但却给后世的文人及艺术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本文试图从虞姬短暂的形象展示和《虞美人》词所展现的艺术世界来解读虞姬们的悲剧--其实也是"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是对其他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超越:她们除了德才兼备外,还具有丰富的情、正常的欲,却不流于粗鄙浅俗,而达到了情的日常化、欲的诗意化,因而具有全面而真实的人性,是有情有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真实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剐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2.
自《红楼梦》以贾府等为题材写封建家族的命运以来,我国家族文学遂成大宗。家族文学可分三种倾向:审丑批判型;审美歌颂型;审思观照型。这些倾向尤为表现在对家族里长辈人物的形象塑造上。这些倾向深沉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文学考古学强调对文学文本形象的物质还原,对深入探究文学如何整合虚拟与现实元素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与时代变化,文人显示出一种恋物情结,这种观念孕育了新的物的书写特色.大观园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基本环境,对其进行文学考古学考察,可以发现大观园形象系统中的园林格局、仪仗与人员设置、建筑形制细节透露出鲜明...  相似文献   

14.
张胜利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09-113,129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与《哈姆莱特》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文学理论主张:遵循真实、自然、创新的创作原则;批判流俗、引领高尚雅致的审美趣味;倡导张弛有致的篇章推进规律。比较《红楼梦》与《哈姆莱特》的文学理论,对建立文学的通则和模式具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伯兮》是《诗经》中思妇诗的名篇,它因描绘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和不同的创作视角而与《诗经》中其他的闺怨、思妇诗相区别。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批评中关于女性写作和女性阅读的一些理论来重新分析解读《伯兮》,并试图从中国上古伏羲女娲的神话和历代文人诗词中的女性形象中找寻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女性地位等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塑造孔明形象的文人审美倾向张金亮在蜀汉灭亡到《三国演义》成书前的千余年间,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便已不断出现于史传、章表、诗歌、话本、杂剧等文学样式之中。与这诸种文学并行发展着的民间艺术,也世代相传地演述着三国的故事,塑造着诸葛亮这一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里的已婚妇女形象,大多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小说中,曹雪芹有着明显的褒女儿贬妇人的倾向,这一方面反映了曹雪芹对男权社会伦理环境对妇女人格的扭曲及人性的异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传统文学的女性塑造模式对曹雪芹的影响,这使得他也在已婚女性(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形象塑造上。出现了一些类型化的倾向,缺少对已婚女性的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刻画。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凌力历史小说在对历史悲剧的深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的生活化和人情化描写方面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姜胜琦 《成才之路》2011,(18):35-3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南渡后的李清照均过着客居他乡的生活,因此她们比常人更加敏感。就连自然界的一些自然变化也会引起她们太多的感伤。笔者将李清照的一些词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些词句作一对比,从李清照词作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浅析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凝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