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泽东与茅盾──摘自《作家文摘》1993年12月24日原作:马燕君1949年9月23日,正忙于筹办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创刊号的茅盾收到了一个牛皮纸的大信封。打开信封,从里面落下两张纸,那字迹正是茅盾已十分熟悉了的毛泽东的笔体。茅盾细细...  相似文献   

2.
茅盾是一个复杂的文人,说他“复杂”,是因为茅盾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与同时代其他文化人相比,茅盾的视阈显然要开阔得多。早年的茅盾,给人的感觉是他那理论家与社会活动家的精神气度。一方面,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所钟爱的文学编译事业;另一方面,他又投身革命,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尽管他的公开身份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一名普通职员,但另一身份则是党的一员,并曾一度担任党的秘密联络员,负责中央与地方党组织之间的联络工作。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他将主要精力公开转向直接参加实际革命活动方面,直至1927年后大革命失败与党失去联系,脱离党组织为止。关于茅盾的这段经历,以往知道的人并不多,茅盾本人也很少向外界透露,相关的史料记载更是十分有限。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茅盾是一位非党作家或党外民主人士,很少知道从建党之日起他就是一名老党员。直到晚年,茅盾在写作《回忆录》时才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7期刊登了王友枚同志介绍茅盾1937年8月28日发表的《对于时事播音的一点意见》一文。王文认定,茅盾此文是“中国作家最早评述广播节目的论文”.此说有待商榷。茅盾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初期,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之后十五天。文章既赞扬了当时上海广播电台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抗日宣传活动,也指出了它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茅盾这篇文章,在抗日战争宣传史和中国广播史上有其重要价值。拙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在正文中曾引述了茅盾文章的部分论述,并在附录中收录了全文。…  相似文献   

4.
李频 《编辑之友》1995,(4):27-28
要加强编辑学范畴史的研究李频[郑州]近年来,笔者在撰写《编辑学家茅盾评传》的过程中,通读了茅盾的有关著作,惊异地发现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杰出编辑家,而且是编辑学研究的先行者,颇有建树的编辑学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即预言:“将来要是有人能够把所有的杂志按其...  相似文献   

5.
茅盾一生经历了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兴衰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对20世纪中国文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茅盾研究,还有很多空间需要深化,如关于茅盾早期脱颖而出的环境研究、茅盾与中共组织的关系问题研究、茅盾创作黄金时期的总体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茅盾研究、共和国以后茅盾的复杂性研究、茅盾年谱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杰出文学家茅盾的著作总集《茅盾全集》,即将出版。《茅盾全集》出版工作,由周扬、巴金等30余人组成的“茅盾全集编委会”领导进行。中国作家协会组建的茅盾全集编辑室,进行工作已经一年多,目前正在编茅盾著作中的创作部分。这是我国首次编辑的一部较完备的茅盾著作总集。全集收作者65年来各类著述,按文体分类编年的原则进行编排,内容包括: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共9卷;  相似文献   

7.
贺伟 《档案天地》2007,(2):12-15
参加南昌起义的茅盾被困庐山 1927年7月25日上午.两个青年急匆匆地沿着陡峭的山道向牯岭山城攀登.其中一位便是后来成为中国文坛巨匠的茅盾。尽管汗如雨下,他们却没有停歇一下,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柏岭。  相似文献   

8.
韦韬 《出版史料》2011,(4):90-91
为纪念茅盾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茅盾故乡桐乡市政协文史委、桐乡市档案局(馆)编辑出版《茅盾墨迹》一书。本文是茅盾公子韦韬先生为该书写的序,本刊转载时用了现在的标题。谨向作者和《茅盾墨迹》编者表示真诚的谢意。——编者父亲茅盾,以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名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达十五年之久。他勤于著述,始终保持着使用毛笔书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桐乡市档案馆珍藏的1054件茅盾档案"中,有茅盾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书信、小说、诗词、文艺评论、读书笔记、译文等手稿原件610件14287页。茅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茅盾档案弥足珍贵。2010年,茅盾档案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春节后到桐乡蹲点调研期间,我有幸看到了部分茅盾档案。当我小心翻阅着一页页  相似文献   

10.
茅盾在新疆的一年多时间内为新疆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考察茅盾新疆之行的原因,其中杜重远之邀作为茅盾新疆之行的肇始之因,茅盾离疆后仍多次谈及此事,颇有总结经验教训之意。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因为韦韬先生(茅盾先生的儿子)所托,与黄山书社的新版《茅盾全集》的编辑高杨同志有了联系,其间我把我发现的茅盾从没有收进过人民文学版《茅盾全集》的文章和书信提供给出版社,使其全集更全.有一天,发现茅盾一封写于1946年给钱君匋先生的信,当时着实让我眼睛一亮,十分兴奋.因为我知道,茅盾与钱君匋虽然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而且从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并有了交往,作为装帧设计家的钱君匋还为茅盾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作品绘过封面,深得读者和作者的喜爱,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但是,在以往出版的茅盾书信集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茅盾写给钱君匋的信,所以看到茅盾这封写给钱君匋的信,我感到十分兴奋.然而,我读过这封信之后,发现茅盾与钱君匋的友谊竟然已经到熟不拘礼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茅盾一生钟爱和垂青于文学发展事业,并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一、茅盾的文学翻译启蒙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为成就茅盾日后精致细腻的笔锋和开阔宽广的胸怀提供  相似文献   

13.
李琳 《编辑之友》1997,(5):58-61
1949年10月25日,《人民文学》创刊,茅盾出任主编,自此直至1953年6月,共主编《人民文学》44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主编《人民文学》是茅盾众多重要社会工作中的一部分。《人民文学》是新中国第一本全国性大型文学期刊,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立、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考察其第一任主编的办刊编辑思想,有助于丰富对茅盾编辑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人民文学》在我国当代期刊史上及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对于找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守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促进当代期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姚明 《北京档案》2023,(6):47-51+62
茅盾眉批本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极具价值的稀见档案史料,是解读作家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茅盾眉批本的形成、发现、发掘历程,厘清了茅盾眉批本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数量;根据茅盾眉批本的批注内容长短与结构,划分为点评、批注、札记三种类型;从公藏背书、二重证据、字迹比对的视角对茅盾眉批本的真实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年初,我在赴京向茅盾的儿子韦韬先生征集茅盾档案时,向韦老问起了茅盾印章的相关事情。据我了解,伴随茅盾一生自用的印章约有三四十方,这些印章如能同时随茅盾档案完整地征集进馆,将为后人研究茅盾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韦老说:“父亲的印章前几年我已分别捐赠给了两个纪念馆和有关单位,现在自己只留着父亲最喜欢用、直到辞世前也不离身旁的那一方了,这也是父亲留给我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6.
茅盾研究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茅盾评传》是一部新的茅盾研究专著。伟大的文学巨匠茅盾,从他踏上文坛起到逝世止,在我国文坛上整整耕耘了65个年头,为我们树立了无数的丰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他的卓越贡献,过去只着重研究茅盾生活及文学成就的某一些方面,还没有一部比较全面而详细的传记或评传出版。邵伯周的《茅盾评传》则弥补了这一缺憾,成为我国目前茅盾研究著作中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专著。《茅盾评传》除书首的前言和书后的结语外,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又分为若干章,章下再分节,根据具体情况从纵的或横的方面,或纵横交错地用叙事和评论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阐述茅盾各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17.
因为研究茅盾的关系,与茅盾相关作家出版的书也有搜购的喜好,一本新中国成立前永祥印书馆刊印的小说集《昨日》就进了我的书柜。这部署名司徒宗的《昨日》,是茅盾内弟孔令杰的作品集。  相似文献   

18.
在翻看新中国的出版史料时,看到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茅盾)在1950年9月15日全国出版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从文风看,可以肯定是茅盾亲笔所为,语气也是茅盾的。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图书馆、上海作协、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茅盾生平图片展”3月5-9日在上海图书馆新馆第一展览厅隆重举行。展览采用编年形式,展出图片400余幅,全面反映了文学巨匠茅盾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和革命活动。展览还陈列茅盾部分手稿如《子夜》、《虹》、《锻炼》、《清明前后》,以及茅盾著作的早期版本和研究资料等。  相似文献   

20.
茅盾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家,他丰富的期刊编辑活动,是我国现代期刊发展史中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